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硕士生自然辩证法课教学改革新探索张金钟自然辩证法是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理工农医类)的一门必修课。这门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辩证法理论,帮助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自然科学观和自然科学研究方法论。讲好自然辩证法课,提高这门课...  相似文献   

2.
关于哲学与自然科学的问题,是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手稿思想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哲学不能包办自然科学;自然科学离不开哲学指导;哲学与自然科学互相联系,互为补偿,势必建立同盟。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自然科学的同盟。这是人们长期关心的问题,为  相似文献   

3.
恩格斯为确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所作的贡献──纪念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发表70周年冯元均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恩格斯在19世纪70年代以后,专门从事自然科学和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的研究,为系统...  相似文献   

4.
王、张、江、姚“四人邦”出于反革命、反科学的本性,全面篡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其罪恶行径之一,是肆意地歪曲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关系,虚伪地兜售哲学“代替”自然科学的理论,无耻地诽谤恩格斯的伟大著作《自然辩证法》过时,甚至狂言要贴恩格斯的“大字报”,妄图以其反动腐朽的所谓“新”自然哲学体系代替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辩证法。为了粉碎“四人邦”的无耻谰言,捍卫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科学观和方法论,澄清并恢复被“四人邦”严重糟踏了的恩格斯关于自然科学和哲学相互关系的理论,认真读一读恩格斯的光辉巨著《自然辩证法》,从中获得战斗的武器,汲取科学的力量,促进我们的科学发展和哲学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自然辩证法作为一门科学,它起源于恩格斯的一部著作《自然辩证法》。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生都非常重视关于自然界的唯物辩证理论,非常关心自然科学的发展。《自然辩证法》一书是恩格斯在与马克思的密切接触下写的,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科学及其所反映的整个自然界的辩证理论的结晶。在这部光辉著作中,恩格斯考察了自然科学发展史和哲学发展  相似文献   

6.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是关于自然科学和自然界辩证理论的结晶,在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中占据着特别重要的地位。如果说马克思的《资本论》是辩证唯物论在社会科学上的完整体现,那么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则是辩证唯物论在理  相似文献   

7.
试论自然辩证法课程的教学改革寇世琪自然辩证法课程是指在我国高校理工农医硕士生中开设的一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它的教学目标是很明确的: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探讨自然界、自然科学、技术的性质,发展规律和科学技术方法论问题,在教学中还要用建设有中国...  相似文献   

8.
在毛泽东同志的理论研究生涯中,一贯重视对自然科学成果的哲学概括。他不仅具体地分析了一些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而且又从哲学的高度总结和概括了自然科学的发展规律及其社会作用。这些重要论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成为指导自然科学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一毛泽东同志在他的一些著作中,运用唯物辩证法原理,分析和论述了许多自然科学  相似文献   

9.
关于哲学与自然科学的问题,是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手稿思想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哲学不能包办自然科学;自然科学离不开哲学指导;哲学与自然科学互相联系,互为补偿,势必建立同盟。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自然科学的同盟。这是人们长期关心的问题,为了进一步完学、准确、全面地理解恩格斯的这些思想,更好地开创新的历史时期哲学与自然科学的理论研究工作,以促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本文拟结合人类认识史的事实加以分析,提出粗浅见解。一、哲学代管自然科学,站不住脚古代自然科学,由于生产力低而处于萌芽…  相似文献   

10.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因此,“自然辩证法概论”课教师应面向自然科学、技术工程、社会科学等领域培养研究生的哲学思维,积极推动理论与实践创新,通过思想启迪和实践引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意识形态和科学技术观,并提升其在科研实践和价值判断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基于这些定位和导向,文章结合时代背景,探讨了“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的理论核心和发展内涵,并就其所具有的创新引导价值和培育要点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主要包括自然观和历史观。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中,《自然辩证法》比较全面、系统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资本论》则比较全面、系统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就要把自然观放在应有的地位,并且要把自然观和历史观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与自然科学的发展分不开的。从认识的过程来看,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产生了自然科学,对自然科学进一  相似文献   

12.
<正> 哲学对自然科学研究的指导作用,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理,是自然辩证法研究中必须坚持的一条重要原则。这个为人们所熟悉,为无数科学史实所证明了的真理。近年来方励之一而再、再而三地提出异议,到处演讲、写文章宣扬其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指导思想的错误观点。  相似文献   

13.
“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华.”自然辩证法的时代精神.实质上就在于自然科学和哲学的当代研究水平。自然辩证法的创立,意味着人类的哲学思想进入一个完全崭新的阶段。20世纪自然科学的划时代发展,极大地推动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科学观和方法论的结合,自然辩证法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这就是自然辩证法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关系,这本来是一个由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早已作出了明确结论的问题。一九七二年,随着“四人帮”篡党夺权步伐的加快,继“两个估计”之后,他们又掀起了“反自然科学基础理论风”的恶浪,矛头直接指向敬爱的周总理。为了给这股“反理论风”提供“依据”,惯于玩文弄墨的反动文痞姚文元,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理论”、“自然科学的基础理论就是自然辩证法”的荒谬命题,公开鼓吹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代替自然科学。姚文元的这个谬论出笼不久,“四人帮”在上海的帮刊《自然辩证法杂志》,经过一番紧张的策划,也宣布“开张营业”。这个帮刊中的御用文人,按照姚文元“代替论”的模式,炮制了一篇篇言之无物、笑话连篇、只要符合他们的反革命政  相似文献   

15.
一、要善于揭示自然辩证法理论观点的来龙去脉在如何阐发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问题上,通常认为教师在课堂上只需把要求学生了解的基本思想观点讲清楚即可,并不要求揭示这些观点的来龙去脉。然而,我以为与这种既成式地介绍现有结论的做法相比,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放在历史过程中阐发更能够揭示这些思想的真谛,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兴趣。这一点对于理性思维较高的研究生来说显得特别重要。在自然辩证法课堂教学中如何尽可能地结合历史过程讲马克思主义,笔者认为可以有这样一些做法:(1)追溯基本观点的历史发展过程。例如追溯自然辩证法的某一具体原理是怎样从当时自然科学实践  相似文献   

16.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开放理论体系。本文仅就自然辩证法中几种常用的系统科学方法为例,谈谈它们在计算机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自然辩证法是哲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对自然界和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进行哲学概括所形成的学科,是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自然辩证法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本文从自然科学与哲学的关系出发,探讨一下自然辩证法对自然科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把人的学问、知识分为八大部类。这八大部类各自通过概括总结,最后都汇总到马克思主义哲学,而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是通过这样的桥梁来指导影响各个部类的发展。 这八大部类是:一、自然科学。自然科学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桥梁是自然辩证法。二、社会科学。社会科学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桥梁是历史唯物主义。三、数学科学。从前把数学归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4个方面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与自然科学的结合:(一)坚持和发展自然辩证法的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的传统,我们虽然有过曲折,但是在吸引自然科学家和哲学社会科学家进行革命、建设和研究方面,取得了成果。(二)这种结合有多方面的生长点,从社会各个方面来考察自然科学的发展,尤其是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这个现代概念,提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极重要的位置上来。(三)科学方法论的研究是辩证唯物主义同自然科学结合的最重要的生长点;吸取苏联批判摩尔根遗传学的教训,坚持“百家争鸣”,历史证明科学方法的研究有多么重要的意义.(四)科学方法论的研究,一个是社会科学从自然科学吸取研究方法,一个是自然科学从社会科学吸取研究方法,为此,笔者对所谓反对“科学主义”、“唯科学主义”论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20.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理论武器。园林设计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性活动,自然辩证法所研究的对自然界以及自然科学的总体看法与发展规律等对我国园林景观设计及园林艺术的健康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能让人们在园林休闲中充分感受"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有助于提升人精神生活的境界和层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