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问三不知     
古文是中华民族的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巨大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可惜我们从中学一开始接触古文就是"之乎者也",弄得一头雾水,以致望而生畏。其实,好多古文是很明白的,很有趣的。如果从这些明白有趣的古文读起,我们就会觉得古文并不是很难懂。等读了相当数量的这一类古文,再去读深奥一点的,也就觉得不难了。那时,你就步入了我国古代文化的殿堂,你会情不自禁地说:古文,我没有理由不爱你!  相似文献   

2.
要想教好古文,功夫还应用到教材之外,多从学生身上找到趣味点,多从社会上找到结合点。有趣方可使学生想读,有用方能让学生明白必须读好。  相似文献   

3.
一、创设情景,激发情趣 上课开始,我先播放了一段视频:旧式的学堂里,几个身着古代服饰的学童正在摇头晃脑地吟诵古文.学生们被吸引住了,迫不及待地说:"我知道他们读的是古文,他们读书的样子多有趣啊!"我告诉学生:"他们读的古文也叫文言文,今天我们也要学一篇小古文."学生兴趣盎然.  相似文献   

4.
波波同学小学已经可以读懂古人写的诗了,那么中学就要读古人写的文章、读古人更多的诗歌啦。很多同学都觉得阅读中最头痛的是古诗文,好像又学了一门外语一样。来试一试下面这位老师支的高招,"读"古文、"读"古诗就会变成一件有意思的事。【古文"一招鲜"】进入初中后,课本上的古文明显增多。可怎样才能轻松读懂  相似文献   

5.
<正>两个问题:1、你讨厌背诵教材里的古诗词、古文吗?有没有觉得很痛苦?为什么会讨厌或者喜欢呢?2、你觉得背诵古诗词有用吗?你认为背诵对于我们的意义是什么呢?less is more:四五岁的时候,妈妈就教我背唐诗。那时不觉得痛苦,诗词押韵,和儿歌差不多,"粒粒皆辛苦","上山打老虎",也分不出高下,背着玩就是了。慢慢地,就长大了。春天,看到了盛开的桃花,突然明白了什么是"桃之  相似文献   

6.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板书课题),大家把课题先读一下。(生读课题) 师:读了课题,你知道课文可能写什么呢? 生:可能写春天下雨的情景。 师:课前我们带大家到大自然中去看了春雨,你觉得春雨有趣吗? 生:我认为春雨很有趣,那细细的雨丝,一根一根的,是那么长。 生:我觉得春雨很有趣,那声音沙沙地响,真有意思。 生:我也觉得春雨有趣,下雨后,整个大地像洒了油一样。 师:不错。春雨给大地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呢? 生:春雨以后,大地上的一切都变得精神了。 生:春雨以后,小树长出了嫩嫩的叶子,麦子一下子长…  相似文献   

7.
吹泡泡     
我读了冰心奶奶写的<吹泡泡>这篇课文,觉得吹泡泡很有趣,就决定自己也来试试.  相似文献   

8.
读了这篇作文,同学们一定觉得很有意思吧!为什么呢?因为作者是紧紧围绕了“逮知了很有趣”这一个中心思想写的。他抓住了有趣的细节,把它再现了出来。比如第一段中最后一句话,把人和知了都写了出来:“我们一个劲地跑着,人还没有到,就听见知了的叫声了:‘吱——吱——’‘叶四  相似文献   

9.
一、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现状1.一些高职大学语文教材内容与现实脱节有些版本教材篇目大部分是古文,学生学来觉得深奥难懂,读都读不通,更不用说感兴趣;而觉得较有意思的现当代文章又非常有限,尤其是与我们  相似文献   

10.
吹泡泡     
我读了冰心奶奶写的《吹泡泡》这篇课文,觉得吹泡泡很有趣,就决定自己也来试试。首先,我找来一根铁丝和一个小胶圈,用铁丝扳住胶圈,就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更多、更完整和更原生态地保留在文言文中。要想让我们的下一代能够传承民族文化的基因,从小学开始就学一点浅易文言文显得十分必要而迫切。进入小学课程视野的浅易短小的文言文,或故事有趣,或情调健康,我们都通俗地称之为情趣小古文。这类小古文,我们定位于"经典启蒙",要选择最好读、最有趣的内容,用最好玩、最轻松的方式引领学生学习。选文是第一位的。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选什么来读?到哪里去选?情趣小古文  相似文献   

12.
《杨氏之子》是一篇古文。很多时候,我们感到古文没什么好教,除了一些实词虚词意思要注意,每句话的意思要让学生搞明白之外,就没什么可教给学生的了,因此往往感到古文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更多、更完整和更原生态地保留在文言文中。要想让我们的下一代能够传承民族文化的基因,从小学开始就学一点浅易文言文显得十分必要而迫切。进入小学课程视野的浅易短小的文言文,或故事有趣,或情调健康,我们都通俗地称之为情趣小古文。这类小古文,我们定位于"经典启蒙",要选择最好读、最有趣的内容,用最好玩、最轻松的方式引领学生学习。选文是第一位的。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选什么来读?到哪里去选?  相似文献   

14.
同学们都喜欢听故事,读童话,要是我们的数学课本都用故事的方式来编写,一个个枯燥的数字变得有思想、有感情,她们也经历各种奇遇,也和我们一样会说话,会思考,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情感,可以成为我们的朋友,可以成为我们说话的对象,你会觉得数学是很好玩的。有一套书就叫《好玩的数学》,都是数学教授写的,书中讲了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数学小故事,大家—读就被吸引住了,一些高深的数学问题一看就明白了,  相似文献   

15.
认识自己     
【鉴赏引路】 《世说新语》是一部很有意思的古书。这本书是宋朝的刘义庆带着一些文人收集了一千多则有趣的小故事编撰而成的。今天,我们就从其中挑选一则有趣的小古文和大家分享。传说总是有几分神奇的色彩。精彩的情节中蕴藏着深刻的道理,人们爱听传说也许就是这个原因。  相似文献   

16.
李敖秀     
李敖来了。57年之后,他又回到了大陆。我们很有趣地听着他的一路吆喝。他不像一个七十几岁的老头,倒像是一个牵着母亲衣襟撒娇调皮的孩子。我个人并不喜欢李敖。他号称白话文第一,但他没有任何一篇文章有让我再读一遍的兴趣,问题是他所有文章我都忍不住要读上一遍,这就是李敖的魅力。我从不认为李敖是大师,但我觉得他实在是个很有趣的人,这种“趣”在洋洋洒洒的中国文化中极为少见。李敖狂得毫无道理,有时甚至是典型的“无知者无畏”。但李敖的无知是装的,他学富五车,心里头再明白不过,装出无知是为了死缠烂打地战斗。正是这种死缠烂打,使那…  相似文献   

17.
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大体上是当代"读书人"的写照——将读书一事更多寄托在买书上,跟着书单买,有用的或有趣的,买了便约莫是读了.偶尔翻开书,读了起来,却可能看不下去、看不明白,也可能将其作为任务,读完后无所收获,只觉得浪费了时间……  相似文献   

18.
近日翻阅《中国电视报》,在上面读到了《人要活得有趣》一文,其中有这样一句话:今天我们读《论语》,也许会觉得孔老夫子是一个无趣的人,可是,你若知道他和他的学生讲话是那样幽默,见到美人南子时竟俯下身子去吻伊的鞋,就会明白所谓圣人者,却也是一个性情中人,一个有趣的人。这话让人诧异,因为从来没有听说过古人有吻足的礼节。查阅《史记·孔子世  相似文献   

19.
波波同学小学已经可以读懂古人写的诗了,那么中学就要读古人写的文章、读古人更多的诗歌啦。很多同学都觉得阅读中最头痛的是古诗文,好像又学了一门外语一样。来试一试下面这位老师支的高招,"读"古文、"读"古诗就会变成一件有意思的事。  相似文献   

20.
对于我,一个初一学生,有趣的事莫过于上英语课了。记得上第一节英语课的时候,老师教我们一些“早上好”、“你叫什么名字”等日常用语。虽说我那一节课没怎么学会读,但我听着老师读,觉得很有意思。而且那些英文字母,写法也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