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质量是报纸的生命。对地市党报来说尤其如此。近年来,《忻州日报》牢记宗旨,把握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精心策划、精心采编、精心排印、精心发行、努力当好党的喉舌和人民的知音,得到了各级领导与广大群众的认可,初步达到了我们所追求的“领导满意,读者满意,自...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报纸的特色?我认为,所谓报纸的特色,就是报纸的个性和风格的集中体现,它受报纸性质、时代背景、读者对象等制约。我们努力办出党委机关报的特色,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它的“喉舌”的作用,使之更加适应新时期新任务的需要,更好地为  相似文献   

3.
改进会议报道,是近几年新闻媒介努力解决的一个问题,但就目前情况来看,效果并不十分明显,群众不满意,记者编辑不满意,一些单位和领导也不满意。那么,怎样让会议报道既让领导满意,又让群众满意呢?我的体会是:新闻记 者要在满足领导机关指导工作和使群众喜闻乐见的结合点上下功夫。 新闻要抓人,就得研究读者的要求,读者的情绪,从中找到列宁所说的:“政治上重要的、为大众所注意的、涉及最迫切的问题。”只有反映群众的情况,触及人们切身利益有关的问题,把话说到群众的心里去,才能引起共鸣。可是眼下打开电视机、收音机和报纸,不少时间和版面被会议所占有,有的报纸整版刊登领导同志在会议上的讲话,读者拿起报纸看一眼标题就被丢在一边,这样的会议尽管很重要也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报纸的特色?我认为,所谓报纸的特色,就是报纸的个性和风格的集中体现,它受报纸性质、时代背景、读者对象等制约。我们努力办出党委机关报的特色,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它的“喉舌”的作用,使之更加适应新时期新任务的需要,更好地为促进两个文明建设服务,更好地满足广大读者要求。离开这样的目的去办出报纸的特色,必  相似文献   

5.
电视新闻媒体同其他新闻媒体一样,是党和政府的喉舌,这是由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性质决定的。作为电视新闻工作者牢固树立喉舌意识,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不能含糊。 然而,一说喉舌作用,不少同志就会想到会议,想到领导活动,想到怎样报道才能让领导满意,让领导部门没有意见。于是在节目编排上也是逢领导出席的会议、参加的活动必往前排,必上头题。似乎只有这样,才算发挥了喉舌作用。显然,对喉舌作用的认识进入了一个误区。究竟应该用什么样的视点报道会议?用什么样的视点报道领导活动?在此试谈一下自己的粗浅看法,以期引玉之效。 心中装着观众,用百姓视点报道会议,不信会议新闻没人爱看。  相似文献   

6.
《北京日报》是中共北京市委机关报,又是北京市人民的报纸。怎样把这张报纸办得让领导和群众都比较满意,通俗的说法叫“二老都满意”,这是读者经常提出的一个问题,也是我们办报人经常想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中国青年报怎样更好地适应四化建设和青年成长的需要?这是近几年来读者经常向我们提出的问题,也是我们一直在思索的问题。在整党中,为了搞好报纸工作改革,我们多次研究了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最近又认真学习了胡耀邦同志《关于党的新闻工作》的讲话。我们感到,中国青年报要充分发挥党的喉舌、共青团中央的喉舌的作用,加强党同广大青年的  相似文献   

8.
报纸是办给广大读者看的,没有读者,就起不到宣传作用。要想赢得更多的读者,办报人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要围绕可读性做文章。只有讲究可读性,增强吸引力,才能使报纸的质量得到提升。让可读性强的新闻上头版去年,我们把让可读性强的稿子上头版,作为增强报纸可读性的措施之一。一版是报纸的“脸面”。读者看报,往往是先看一版。而一版往往又是报道党委、政府和领导活动的“要闻版”。如果在安排稿件时,不考虑广大读者的需求和可读性,全都安排的是会议报道和领导活动内容,那么读者势必会“一目十行”,这样做其实并没有真正发挥一版的作…  相似文献   

9.
正地方报纸要办成一张什么样的报纸,如何服务地方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践行报纸"三贴近"的原则,办成让领导满意、读者满意的报纸,其定位至关重要。它既是衡量报纸质量的"风向标",又是赢得读者青睐的"名片"。  相似文献   

10.
唱响主旋律,是办好各类媒体(包括城市类报纸)的基本要求,是提高报纸品位,实现以正确舆论引导人的必由之路。城市类报纸同党委机关报一样,也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是党的舆论工具,同样肩负着以正确舆论引导人的重任。唱响主旋律,机关报责无旁贷,城市类报纸也义不容辞。何谓主旋律?根据中央领导同志讲话精神,可以概括为四句话:1.一面旗帜,就是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旗帜;2.一条道路,就是坚定走有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1.
企业报是办给企业的广大职工看的,因此报纸理应面向职工群众,然而,我们往往做不到达一点。为什么?原因很多。其中一条主要原因,是我们办报人员的思想,还自觉不自觉地受着一些陈旧观念的束缚。例如,我们有的同志认为,企业报是企业里的生产小报,它只能报道企业的生产情况,传达企业领导的指示和要求,还有的同志认为,企业报是企业党政领导的“喉舌”,领导让昨办就咋办。这些看法显然是不全面的。企业报必须受企业党政的领导,这是没有疑问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同志1950年5月16日《在西南区新闻工作会议上的报告》(见《邓小平文选》第一卷)中指出,要“逐步解决领导机关、领导同志运用报纸、领导报纸的问题”。今天我们结合学习江泽民同志1996年9月26日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的讲话》,以及毛泽东同志关于新闻工作的部分论述,重新学习邓小平同志的这段讲话,感到十分亲切,引发我们关于领导机关、领导同志对一张省报如何运用、领导方式的思考。 需要正视的问题 从各省区党委机关报的现状看,如何运用、领导报纸,领导机关、领导同志大多是非常重视的。一种情况是,举凡党和国…  相似文献   

13.
我们的党向来是重视新闻工作的。一张省报对于我们的工作和对于全省人民来说,正如毛泽东同志指出的“有极大的组织、鼓舞、激励、批判、推动的作用”。因此,我们在解放贵州的同时,就立即创办了自己的机关报。几年来,贵州日报(1956年以前是新黔日报)在协助党委指导工作,宣传党的政策、路线、组织、鼓舞人民群众勇敢地向社会主义迈进等方面,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同时,我们体会到,要办好自己的机关报,重要的是在于党委密切关注报纸工作,从政治上思想上加强对于它的领导。党委对于报纸的领导,我们认为主要的是,关心报纸的言论和报道方针。在言论工作上,要及时给作报纸工作的同志出题目,提供重要言论的要点,使执笔的同志有所遵循。我们省委书记  相似文献   

14.
由"喉舌论"引发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一、"喉舌论"的由来和发展 在中国,最早提出喉舌论断的人当属梁启超,他最早把报纸性质概括为"耳目喉舌",在实践中真正把报刊当作政治活动的武器.正是他明确提出了政党报纸的概念.可以说,"喉舌论"最初的提出便早已具有了浓厚的政治色彩,突出强调了新闻传媒的政治宣传功能.在这之后,政党报纸的理论在孙中山那里成为真正的办报指导原则.新中国成立后,我党提出的以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新闻学说为核心的关于新闻事业性质的观点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毛泽东根据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指出报纸属于意识形态范畴,是一种上层建筑,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通过新闻手段的反映.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和发展,终于,胡耀帮同志在<新闻工作的性质问题>中指出:"我们党的新闻事业,究竟是一种什么性质的事业呢?就它最重要的意义来说,用一句话来概括,我想可以说党的新闻事业是党的喉舌,自然也是党所领导的人民政府的喉舌,同时也是人民自己的喉舌."江泽民同志在<关于党的新闻工作的几个问题>中也指出:"我们国家的报纸、广播、电视等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所以,党和政府、人民的喉舌,这种对新闻传媒性质的界定成为我们新闻传播观念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地方党委是否善于领导和运用报纸,的确反映了党委领导水平的高低。党委领导对报纸应在抓紧的前提之下,辩证地处理好抓紧与放手的关系。这是党委应该学会的领导艺术。办好一张报纸,是党委工作中具有重大原则意义的问题。只能高度重视,抓得很紧很紧,而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和放任。到底如何抓紧、紧在何时何处? 要“紧”在关键处。党委能否抓住报纸和运用好报纸,关键是用好“报入”,首先是选好用好报纸的主持者。毛泽东同志曾提出“要政治家办报”,这正好指  相似文献   

16.
晚报是进入市场、主要靠渎者自费订阅的报纸。领导希望报纸能更好地指导工作,读者希望报纸可读性更强、信息量更大,这似乎是一对矛盾,但从根本上讲,两者是一致的,因为市领导和市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另一方面,只有读者爱看,才能把党的方针、政策、决定宣传得更好。因此,办好晚报,要努力寻找领导和普通读者都满意的结合点。一家地市级晚报,应该努力争取让市领导和市民都满意,不断扩大市场份额。几年来,《唐山晚报》对此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赵辉 《青年记者》2020,(11):50-51
报纸舆论导向的作用,首先体现在评论的导向上;报纸是党和人民的喉舌,这种喉舌作用最直接、最重要的表现方式是评论.尤其在新媒体环境下,好评论是报纸吸引读者的“卖点”,特色评论专栏更是报纸安身立命的“利器”.如何让评论的旗帜树起来、影响大起来?本文将从提升评论的价值、品质和表达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党委机关报要不要改革,如何改革?这是新闻战线的同志和广大读者共同关心的问题。当然,对这个问题作出令人满意的回答,不是一个早上就能办到的。这是因为党委机关报的改革,需要和我们国家的整个改革同步进行,需要在实践中摸索、探讨和完善。但是,有一点是必须明确的,那就是党委机关报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地提高宣传效益。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党和人民的喉舌的作用。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南方日报近一年来在报纸改革方面作了进一步的探索。我们的力气没有白费。现在,南方日报已成为全国省委机关报中发行量最大的一张报纸。如果考虑到广州市有3张大型报纸的情况,那么就愈加感到这个收获来之不易。  相似文献   

19.
地方党委是否善于领导和运用报纸,的确反映了党委领导水平的高低。党委领导对报纸应在抓紧的前提之下,辩证地处理好抓紧与放手的关系。这是党委应该学会的领导艺术。办好一张报纸,是党委工作中具有重大原则意义的问题。只能高度重视,抓得很紧很紧,而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和放任。到底如何抓紧、紧在何时何处? 要“紧”在关键处。党委能否抓住报纸和运用好报纸,关键是用好“报人”,首先是选好用好报纸的主持者。毛泽东同志曾提出“要政治家办报”这正好指明了报社负责人最重要的素质。他们必须忠于马克思主义,具有较强的政治敏感性,党性强,业务素质好。一经选准配好之后,党委就应给  相似文献   

20.
今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纪念日,也是《华商报》改版4周年的日子。党的80年风雨历程告诉我们,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建党宗旨,党的事业才能无往不胜、长盛不衰。《华商报》改版再创业的实践也证明:坚定不移地做党和人民的喉舌,办党和人民都满意的报纸,才能真正为党和人民造福。《华商报》不是党委机关报,但是从主管单位省侨联到报社领导及全体员工,都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华商报》同样是党的新闻事业的组成部分,同样负有贯彻、执行党的新闻工作的方针和政策,自觉做党和人民喉舌的义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