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称赞     
时间:清晨地点:小路边角色:小刺猬、小獾(huān)[幕开时,小刺猬在小路上走着,小獾在路边做小板凳(dèng)。]小刺猬:小獾,你早!小獾:小刺猬早!小刺猬:大清早的,你在忙什么呀?小獾:我在学木工,做小板凳呢。[根据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材改写]小刺猬:(走到小獾边,拿起已经做好的板凳仔细看了看)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小獾:(高兴极了)真的吗?谢谢!谢谢你的称(chēng)赞(zàn)。这么早你要去哪里啊?小刺猬:我要到森林里采果子,再见了。小獾:再见。时间:傍晚[幕开时,小刺猬背着几个红红的大苹果,往家走。]小獾:(高兴地迎上去)小刺猬,这是我…  相似文献   

2.
称赞     
对称赞加以怀疑是有道理的,因为以虚誉钓人的事实在太多了。假如称颂你的人只是一个平庸的谄媚者,那么他对你说的就不过是他常对任何人说的一番套话。  相似文献   

3.
称赞     
王艳红 《宁夏教育》2010,(7):133-133
称赞不是恭维,更不是奉承。教师在教育中称赞学生,是教育“问题学生”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称赞     
我称赞妈妈:她漂亮、能干。除了上班还要在家洗衣服、做饭,给我织毛衣。把家里收拾得干  相似文献   

5.
孙大林 《教育文汇》2009,(2):34-34,33
听了一节公开课,上的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五组中的第一篇讲读课文——《称赞》。课文写的是小刺猬与小獾在一天的劳动中,两人相互称赞,分别使两人得到极大鼓舞,产生非常大的动力:小獾产生了自信心,做出了漂亮的椅子;小刺猬消除了一天摘苹果劳动的疲劳,有使不完的劲儿。  相似文献   

6.
称赞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言语行为,它可以分为直接称赞和间接称赞两种。研究将从语用学的角度对直接称赞与间接称赞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两者之间的定义、实现方式、回应策略等方面的描述,分析目前研究中的局限性,从而深化称赞言语行为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学会称赞     
下午第二节课,我准备带领学生学习《称赞》(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这篇课文。走进教室,里面闹哄哄的。第一节课,学生们被一位参加授课竞赛的教师借去在电教室上了一堂课。这不,正  相似文献   

8.
称赞别人     
佚名 《高中生》2012,(10):61-61
不要随意指责他人,称赞就如同阳光一样,人类性情中最强烈的渴望就是得到他人的认同。  相似文献   

9.
学会称赞     
女儿的老师真了不起,给学生留的作文是“称赞爸爸妈妈”。一向对作业发怵的女儿,完成这篇作文时却无比快乐,临睡前还念念不忘爸爸妈妈的种种优点,言语之间分明充满敬佩和热爱。因为女儿不停地叨念,并且认认真真地将平时不曾被人注意的优点写在纸上,我们着实开心了好一阵子。其实,女儿所称赞的长处再平常不过,比如,爸爸力气很大,能用一只手把她提起来;爸爸本领很大,会翻跟头、会武术;再比如,妈妈很聪明,写的文章能上报纸;妈妈做的饭很好吃……都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散落于日积月累的点滴生活中,这些其实无时无刻不伴随着她。可是,在这之前,没…  相似文献   

10.
学会称赞     
下午第二节课,我准备带领学生学习《称赞》(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这篇课文。  相似文献   

11.
称赞别人     
  相似文献   

12.
称赞一朵花     
小狐狸上山去看舅舅。路边长满了青草和野花. 这些野花好漂亮呀!小狐狸不禁边走边看。 啊,那株长一在石头旁一边的野花好丑哟,花瓣小小的,颜色灰不溜秋,还耷拉着脑袋,一副没精打采的样子。  相似文献   

13.
自私自利可耻,服务他人为乐人人皆师,处处有学问,让子女做到的,自已首先要做到,积极的暗示胜于消极的命令  相似文献   

14.
陈鹤琴———我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家庭教育家,191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接着留学美国,获哥伦比亚大学教育硕士学位。回国后,他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育科教授,讲授《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学》等课程。1920年,他以长子一鸣为观察对象,撰写了《家庭教育》一书。此书一问世就引起轰动,再版20多次。  相似文献   

15.
陈鹤琴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幼儿教育专家。三十年代我曾在他创办的南京鼓楼幼稚园工作多年,这位可敬的学者和长辈留给我深刻的印象。今天,在他逝世三周年的前夕,我写下点滴的记忆,以表示对他的深切怀念。初识陈鹤琴先生是在二十年代。一九二二年冬,陈先生在家里创办了幼稚园,我由甘梦丹老师介绍去该园工作,当了甘老师的助手。那时我是一个师范毕业不久的年轻教师。陈先生当时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担任儿童心理学教授,同时对自己的子女进行心  相似文献   

16.
17.
33.陈鹤琴     
一、生平介绍
  陈鹤琴(1892—1982),中国近现代教育家。浙江省上虞县百官镇人。6岁丧父,8岁入私塾,15岁由姐夫资助入杭州蕙兰中学。1911年2月(清宣统三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同年秋转入北京清华学堂(1928年改名清华大学)。1914年8月毕业。同年考取公费(“庚款”)留学美国,就读于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获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教育学硕士学位,1919年8月回国。回国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1928年至1939年任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华人教育处处长,创办多所小学、幼稚园和中学。1939年任中华儿童教育社主席。1940年创办江西省立幼稚师范学校,并任校长。  相似文献   

18.
下面这组文章,是根据一九八六年十二月在杭州举行的纪念陈鹤琴先生逝世四周年座谈会和浙江省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组成立会上的发言稿编发的。一九八七年三月,恰逢陈鹤琴先生诞辰九十五周年,因此,这组文章在此时与读者见面,又是对陈鹤琴先生诞辰九十五周年的一个很好的纪念。  相似文献   

19.
称赞的原则     
刘爱萍 《山东教育》2004,(36):35-35
相信世上的每位父母亲都会褒奖或责骂自己的小孩。当然是小孩的所作所为值得称赞或责骂的时候,父母亲才会加以夸奖或斥责。如果说这些话的时候,达不到应该具有的效果时,那就失去做这一件事的意义了。所谓有效的称赞法、责备法究竟是指什么呢?  相似文献   

20.
苏刚  庄云旭 《上海教育》2009,(15):12-13
【主要贡献和实践】 陈鹤琴一生致力于幼儿教育研究与教学,是我国现代幼儿教育事业的开拓者,著名的儿童教育家。他是我国第一个运用近代科学方法研究儿童心理、进行教育实验的教育家。他建立并完善了中国化、科学化的儿童教育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