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言说     
我那刚读小学二年级的孙女说,别人都补课,我不补课就跟不上!我就吓唬她说你瘦成这样,再天天补课就要累死了!谁知她高兴地跳起来说,死了才好呢!就永远不用补课了!——全国政协委员冯世良用自己孙女的例子表达对现今教育体制的忧心。现在“减负“的重大阻力首先不是来自学校,而是来自家长。  相似文献   

2.
向孩子学习"的提法,是有利于孩子们健康成长的,特别是在许多家长不尊重孩子、不了解孩子的今天,更有其现实意义。我有个小孙女,在小学六年级,她对我这个作家爷爷是很尊敬的,这就使我养成一种家长式的架子,或者说是"一切比孩子高超"的盲目特权思想。记得有一次,孙女去补课,很晚还没回来。我不放心,等得十分疲劳,就嘱咐老伴:"等孙女到家,叫她跟我打个招呼。"我就先睡下了。我睡醒一觉,一看已经夜里12点。我惦念孙女,急忙起来去询问老伴。老伴说:"早回来了,已经睡了!""你没说叫她给我打个招呼吗?'我说。"说了,你快去睡吧!…  相似文献   

3.
邻居家的小姑娘邀请我的小孙女“:王天怡,我们一起玩儿,好吗?“”不!我不跟你玩儿!”小孙女毫不客气地拒绝了人家。有客人带小朋友来我家,小孙女虽然能和来的小朋友一块儿玩儿,但只要她不高兴了,就大叫着让人家走。她和小朋友一起玩时,只要人家碰一下她的玩具,她就会和人家吵起  相似文献   

4.
我的小孙女叫天怡,她很小的时候就习惯用左手做事。这引起了我们全家人的注意。这孩子是左撇子吧?要不要强制她改用右手呢?经过讨论,我们全家人达成共识:不能强制她改用右手,而要因势利导,鼓励她“左右开弓”。于是,在小孙女剪纸时,我就会鼓励她说“:你真棒!你会用左手剪纸了,用右手试试,好吗?你一定行的,如果右手也会用剪刀,你就能‘左右开弓’了,你的小手就更灵巧、更能干了!”在我的鼓励下,她开始学着用右手做一些事情了。剪纸时,她左手累了就换右手。如果把勺子递到她的右手上,她就用右手拿勺儿吃饭。画画儿时如果鼓励她,她就会在涂红色…  相似文献   

5.
著名特级教师斯霞老师曾谈到这样一件事情:她读二年级的孙女向她请教:"钊"字怎么组词?斯霞老师就问:课文中是怎么讲的?孙女回答:是"李大钊"的"钊".她略一思索就说:你就组"王大钊"吧.可是孙女还是皱着眉头说:老师要求用"钊"字组三个词呢!"笔者在此暂且不论这啼笑皆非的结果,也不谈这位教师的做法是否正确.  相似文献   

6.
孙女的话     
《老年教育》2010,(6):42-42
孙女今年3岁了,抱着她上电梯或去市场,只要遇到年长者,她就主动喊爷爷、奶奶,大家都夸她,她也很得意。回到家里,她神秘地对我说:“外边那么多爷爷,可真爷爷只有你一个。”我故意逗她:“为什么?”她鼓着小嘴说:“只有您肯花钱给我买好东西吃,他们都不给我买!”  相似文献   

7.
王爱红 《班主任》2012,(5):54-54
正邻居老大妈是个机智、能干的老人,在儿子家里帮忙照应孙女。她虽然大字不识一个,可经常面不改色地与孙女斗智。一次,孙女作业做好了。她怕孙女写得不认真,就决定装样子检查一下。她故意一本正经地对孙女说:"你把本子拿给我看看作业做得怎么样。"并不知情的孙女  相似文献   

8.
微笑的魅力     
陈杉 《老年教育》2007,(7):19-19
法国作家雨果说过:“微笑就是阳光,能消除人们脸上的冬色。”这话真有道理。我每当心情郁闷时,只要看到我那小孙女的微笑,就宛如一缕春风拂过心扉,驱走了心中的阴霾,荡起欢乐的涟漪。感谢小孙女,用她的微笑给我的退休生活平添了无尽的愉悦和乐趣!  相似文献   

9.
林语堂的孙女李雪人缘很好,这点没错,可她说她认识林语堂的孙女,这我一直不相信。林语堂可是当代著名文学家呢!星期天我到她家玩电脑,她指着窗外的一群孩子说:“认识那个穿红色衣服的孩子吗?”我问:“哪个?”她说:“现在那个蹲在路边流一把鼻涕的女孩,她的爷爷就叫林语堂,是我们村委会主任。”“啊!”我半天也说不出话来。班干部的难题彬彬是学生会的干部,有一天他在宿舍楼捡到一块钱,随手就把它放在口袋里,准备忙完事再把钱交到内宿办公室。背后两个女生对他指指点点:“还说是学生会的干部,我看准是个大贪官。”“没错。连一块钱也放在口袋…  相似文献   

10.
巧遇     
这天下午,我的同桌张红因为生病而没来上课。我想放学后到她家给她补课,所以,放学铃声刚响,我就连忙收拾好书包往校门走去。刚出校门,我就碰见了常和我一起回家的玲玲。我可不想让玲玲知道我是去给张红补课,因为我是班干部,给同学补课是应该的,不必让人知道。所以我便随意找个借口,对她说:“我去奶奶家,不能和你一起回家了。”于是,我俩就分开走了。来到张红家楼下,我又遇见了玲玲。她微笑着对我说:“你奶奶家在这儿吗?”是的,就在前面呢。”我回答。我又瞒住了玲玲。我还问她:你家可不是住这儿呀!你来这儿干什么?”她笑了笑说:我给妈妈买东…  相似文献   

11.
高延萍 《老年教育》2014,(10):38-38
<正>我一直喜欢音乐,所以当我的小孙女婷婷尚在襁褓中时,我便总是轻声哼着儿歌哄她入睡。想不到,我这无心的自娱自乐,居然浇灌出一朵兴趣小花!我那小孙女从半岁起,只要听到电视里播出音乐,就会随着音乐节拍扭动起来,谁见了都会大呼可爱!我这个当奶奶的更是喜上眉梢,爱在心头,决定继续发扬我的业余爱好,等孙女一学会说话,就教她学唱歌!一转眼,小孙女已经快两岁了。见到我,她会把小脸蛋贴到我的脸上,甜甜地  相似文献   

12.
"老师,你帮我补补课吧!" 这是我班的一个女生,拿着书和作业本风风火火地来到了我的面前.我先是一惊:她开始要学习了!然后长舒一口气:功夫总算没白费! 曾经的她,扬起高高的头颅,谁也不理不睬,就连父母也很难跟她说上一句话,何况老师!放假回到家,几乎不跟父母讲话,这让她的父母伤透了脑筋,不知如何是好…… 刚开始接触她时,也令我非常尴尬.一次提问让她回答,她一动也不动,一句话都不说,就连象征性地站起来摇一下头都不愿意.我顿时感觉到问题来了,责任也来了!于是我开始从外围了解她——她的家庭,她交往的同学:父母知识水平都很高,她的智力应该不差,行为习惯也很好,为什么不说话、不学习?说明有心结.  相似文献   

13.
泥娃娃可可     
泥爷爷用泥捏出了泥娃娃可可:“你就做我的孙女吧!”于是,可可就住在泥爷爷的小布袋里.泥爷爷到哪儿都带着她。  相似文献   

14.
蒋英姿 《家长》2008,(7):1-1
到了六年级,女儿的学习紧张多了。每天放学后要补一节课,语数外轮流上,到家时就已经接近六点了。进了家门,把书包放下来,马上就得掏书本做作业。看得我直心疼。那天女儿进门时已经六点半了。我问她干什么去了,她说补课的时候有同学不遵守纪律,老师一气之下就把全班同学都留了下来抄课文。然后她撅着嘴撒娇:"妈妈,抄得我手都疼了!"我摸了摸她的脸  相似文献   

15.
由于我天生视力残疾,父母都在城里上班,所以我很小就被送到乡下奶奶家.奶奶总是用无尽的爱关心着我.不管我要买什么,奶奶总是想尽办法满足我.看到我脸上不高兴时,她总是仔细询问、耐心开导.别人看她那么宠我,就劝她别惯坏孩子,她总是说:"我这孙女,已经和别人不一样了,我不想再让她受什么委屈,凡事能满足的,我一定尽力."  相似文献   

16.
他·她·他     
韩寒这个叛逆得如此彻底的人;这个敢与教育制度对抗的人;这个用一支犀利的笔抨击着他所厌恶的一切的人;这个敢于做我们不敢做的事情的人!他写着他内心最真实的想法,那也是我们所想的。他敢于写出来,还洋洋得意地说“:就是我说的,咋了?”我们却只能暗地里说。记得一次学校补课,我们每个人都充满了反感,同桌的小小气呼呼地对我说:“你老姐我明天不来了,小妹你就自个儿在这地狱里耗着吧!”我知道她明天一定得来。第二天,她果然来了,冲着我无奈地笑,我理解她。的确,我们又能怎样?我们不可能像他那样,在考试卷上写下大大的几个字“:我不考了。”…  相似文献   

17.
天空湛蓝湛蓝的,一丝淡淡的云在空中轻轻地飘游,碧绿的草坪展示着青春的色彩。我和小孙女琳超在蓝天和碧草间尽情地观赏着花丛上空飞舞的蜻蜒。忽然,一只小蜻蜓落在花上,三岁的琳超迈出一只小脚,俯下身,用小手捏住了蜻蜓的翅膀,她兴冲冲地跑到我的面前喊:“奶奶,我捉住了一只小蜻蜓!”我说:“咱们把它放了,好吗?”她说:“不,我  相似文献   

18.
温暖     
孙女放假了,儿媳决定带她去四川旅游。我好羡慕啊!儿媳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亲昵地说:“妈,您也一起去吧!”早就想出去开开眼界,可看看这老胳膊老腿,又有些犹豫,孙女搂着我的肩膀,撒起娇来:“去嘛去嘛,我就是您的小拐棍!”  相似文献   

19.
“你看看。这孩子真的令我担心。我原来打算去你家家访的,可惜路实在太远了。我们的校车也要开20分钟呢!晚上留她补课吧,她五点得准时乘车,乘不上车,我还得送她回家,这样也不方便,我就对她说,回家后请父母看看作业,辅导辅导,这样会好一些。可是你们父母好像并不着急,现在倒好,综合测试了,连及格也做不到了……唉!”对着小玲的妈妈,我低着头看着数学期末练习卷,一古脑儿地说着这一大堆的话,也不知她听进去了没有?  相似文献   

20.
他·她·他     
这个叛逆得如此彻底的人:这个敢与应试教育制度作对的人:这个用一支犀利的笔抨击着他所厌恶的一切的人:这个做着我们不敢做的事的人:他写他真实的想法,也是我们所想的,他敢于写出来,还洋洋得意地说:“就是我说的,咋了?”我们却只能暗地里说。记得一次补课,深不得人心,小小说:“你老姐我不来了,小妹你就白个儿在这地狱里耗着吧!”我知道她明天一定来,第二天,她来了,冲着我无奈地笑。我理解她,的确,我们又能怎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