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曾鸣 《教师博览》2012,(5):37-40
马小平是个好老师吗?深圳中学学生李舒扬记得一个细节:家长会结束以后,马老师被很多家长围住,责问他为什么不教课本上的内容。马老师显得很疲惫,甚至有些手足无措。“后来马老师回到自己的办公室,我去到办公室的时候就看到他在那里泣不成声,非常难过。”  相似文献   

2.
吾爱吾师     
马淑冬老师是我们的英语老师,资历深厚,年过半百。她热爱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是我最敬爱的老师之一。本学期我由英语B4班转入了马老师所教的A2班。我听说A班的学生都很怕马老师.几乎”谈马色变”。我非常好奇,问他们:“你们究竟怕马老师什么呢?”他们说:“只要你上课回答不出她的问题,她就会和你过不去.弄得你‘名誉扫地’、‘狼狈不堪’。“听了他们的话,心想:今后可得留神儿.别在“马先生”的课上“丢人现眼”。  相似文献   

3.
师魂四镜头     
一、师志——“不忙,不忙,你把算式说给我听听。”1951年,新中国如旭日东升,湖北武汉市第二中学。清晨,马老师背着一袋米走进校园,迎面走来几位学生。第一位:“老师,您早!”“同学早。”马老师笑了笑。第二位忙上前去抢着帮老师背米。“谢谢,我背得动。”正在抢让,传来第三位的惊喜:“马老师,我把您昨天布置的最难一道题解出来了,sin等于91°!”“啊,你真是一位好学生!”马老师的眼睛注满了兴奋,一不小心,米“哗”地泻了下来,三位同学立即帮  相似文献   

4.
媚媚聪明漂亮又任性。第一天来幼儿园,她大哭着被妈妈抱进小一班。马老师从妈妈手里接过媚媚,笑着说:“媚媚长得这么漂亮,一哭就把小脸弄脏了,高高兴兴地和妈妈说再见好吗?”她很快就停止了哭声,自己搬小椅子坐好了。可是没过多久,她又大哭起来:“老师,我是好孩子。”马老师对她点点头:“对,媚媚是个好孩子,好孩子很坚强,可不能哭鼻子呀。”于是她也点着头渐渐平息了哭声,独自去玩了。但这种情况坚持不了多久,她就又故技重演,哭喊着“我是好孩子”。如果老师对她冷处理,她便跑到老师面前,踩着双脚把哭声放得更大,弄得班…  相似文献   

5.
喷嚏王     
马老师今天来上课的时候,带了许多口罩。他把口罩发下去“:一人一个,马上戴起来!”大家问“:为什么要戴口罩?”马老师说“:为了防止感冒的传染。”“可我们没人感冒呀。”“是我得了感冒。”马老师解释道“,但我要是戴上口罩,你们就听不清我讲的话了。所以让你们戴口罩。都戴好了没有?我……我要打喷嚏了,我要开始传染了,一,二……”“等一等!”是大个子老鼠在叫。他对小个子猫说“:你个子小,抵抗力不如我强,你多戴一个口罩吧。”于是小个子猫戴上了两个口罩,而大个子老鼠一个口罩也不戴。马老师的喷嚏打出来了——“阿嚏!”马老师的喷嚏真…  相似文献   

6.
前一段时间,马老师被班上的几名差生搞得愁眉不展。别的不说,单就课堂作业本上那么多“红叉叉”,就够他受得了。这不,昨天的作业,小红、小佳又几乎全错。一气之下,马老师将他们的座位后移了几排。至此座位不可能再后移了,可作业本上的“红叉叉”却一直居高不下。对此马老师陷入沉思……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成绩差的同学本来就很自卑,与成绩好的学生相比心理上有距离,不平衡。特别是当自己的成绩下降时,这位马老师并没有给予及时的关心和帮助,而是采用座位后移的简单方法对差生加以惩罚,期望他们以此为戒,成绩有所提高,但这样做的结果,更拉大…  相似文献   

7.
马老师: 您好!我是一名中学生,有一个心病一直困扰着我。情况是这样的:一旦我的身边坐了一个不能安静地学习的“多动”同学,我就会心烦,注意力就会被旁边的同学吸引,  相似文献   

8.
玩具风波     
一天早上.我像往常一样去上班,刚进教室,就听到有学生叫:“我的橡皮丢了!”“我的胶带丢了!”我想毕竟孩子小.可能东西掉哪里了或者被别人借走了没有归还.这也很正常.就没当一回事,只是让他们好好找找。可是.下午做完操后又有学生说:“我的玩具丢了。”我这才警觉起来:难道是有人偷东西?这可是我最不愿意见到的。  相似文献   

9.
一堂生动的“音乐欣赏课”郭春国(河南省孟县教委):我刚上中学时的一次班会,至今记忆犹新。那天,新调来的马老师把录音机往讲台上一放,说:“今天的班会,我自作主张改成音乐欣赏课……”“好!”同学们鼓掌欢呼。“先听听《森林交响曲》吧!”马老师按动了按键。优...  相似文献   

10.
娄小明 《辽宁教育》2009,(12):52-54
“学生在教养、教育和发展任务方面.可能取得最高效率”.“可能”是建立在学生与以往基础相比较的基础上的,学生可能会产生“我没有花多大精力就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或者“我花了五分的努力却得到了三分的成绩”的不同现象,造成“可能”与现实的差距,对“可能”的准确定位是教学最优化的前提。其实,这种能力的内隐只有通过协商才能外化为明确的存在,才能公开为合理的信息,成为“可能”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语文学习》2010年第11期“镜头”栏目发表了马艳林老师的《“我”眼中的孔乙己》一文.如果单纯从课堂教学设计层面看这一教学片段,确实如马老师所说,她“选择了一个比较巧妙的小的切入口”,抓住作品中的“我”引导学生研习文本,不枝不蔓,重点突出,且操作性较强,教学的即时效果也很好.但如果从现代小说叙事学理论层面来观察,马老师和她的学生对文本所进行的解读,却存在着一些明显的错误.笔者为此广泛收集有关《孔乙己》的教学设计,惊讶地发现,不少语文教师对文本中的一些核心概念如小说中的叙述者以及第一人称“我”的阅读意义与价值尚存在着很多误读的现象,实有匡正的必要.笔者试图运用现代叙事学理论从两个方面对其加以阐释,以此求教于方家,并与马老师商榷.  相似文献   

12.
马老师:您好!我是一名初中女孩,我活得好压抑!以前,我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可自从上了中学,成绩一落千丈,我非常苦恼。后来我开始有压抑、孤独、害怕、心烦意乱的感觉。我觉得同学们不喜欢我,瞧不起我。我担心被孤立!现在,我内心的压抑更强烈了。一走进学校大门,我就胆战心惊,呼吸都觉得困难;而出了学校大门,我就会比较快乐。比如,放假时我能和新朋友开心地在一起;但是一开学,我又感觉很压抑,担心新朋友不喜欢我,整天提心吊胆!马老师,您帮帮我吧!迷茫的女孩丽影丽影同学:你好!马老师理解你的心情。但是马老师要告诉你,瞧不起你的人只有一…  相似文献   

13.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首句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对它的理解,我认为,无论是从内容,从情理,还是从语法角度看,马老师的看法都难以成立。从语法角度看。按照马老师的“表述”,原句就成了“大江东去,浪淘尽(沉渣式人物),风流人物(显出千古不朽)。”原来的“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1个分句变成2个分句;“淘”(马老师认为是“淘尽”)的宾语变成“沉渣式人物”,被省略;“千古风流人物”成了另一分句的主语,它的谓语是“显出千古不朽”,也被省略。这,符不符合文言语法规则?不符合。文言有宾语省略现…  相似文献   

14.
周凡 《宁夏教育》2008,(9):59-59
这个故事发生在前不久的一次五年级语文统一测评中,当时,校长提出让我和马老师改作文。于是我们便定出了统一的标准,开始了各自的工作,而马老师边改边生气,气学生的粗心,气学生笔下乱生情。其中有一考生把“男娃子”写成“男儿子”,他说:“我改了这么多年的作文,还是第一次看到写‘男儿子’的?”他不停的自问,也带有愤怒。  相似文献   

15.
师恩到永远     
每当忆起学生时代,我就禁不住想起小学时的启蒙老师马明山老师。马老师是我所有老师中最令我崇敬、钦佩和感激的一个。他给我的启蒙和培育,当时我并没有多少更深的体会和感受。现在想来,如果没有当初马老师的谆谆教诲,恐怕就不会有我的今天。现在的我也不知会是什么样。  相似文献   

16.
一天,学生王金金的妈妈拿着一条旧裤来到学校。她见了我就说:“马老师,请你看看,这条裤子只在屁股上缝了一块补钉,可是我那金金这孩子就不愿意穿了,俺在家里好说歹说,也不中用,你得帮助教育教育啊!”  相似文献   

17.
向老师挑战     
学习如果具有思想、感情、创造、美和游戏的鲜艳色彩,那它就能成为孩子深感兴趣和富有吸引力的事情。 ──[苏]苏霍姆林斯基   为了在冬季更好地锻炼幼儿的体质,我们组织幼儿进行了跳绳活动。部分幼儿虽然已经会跳,但速度总是很慢,达不到锻炼的目的。于是,我们想了一个办法。 户外活动时,我对小朋友们说:“这一次马老师来跳,请小朋友当裁判,看看马老师半分钟能跳几个。”这一提议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第一次我跳了40个,这时有的小朋友说:“马老师,我半分钟能跳35个了。”有的说:“我能跳37个,如果再练练,就能超…  相似文献   

18.
马老师:您好!我是一名中学女生。对于中学生来说,考试应该是经常的事儿,但它给我带来的总是痛苦。因为每次考试过后,我都会品尝到“马虎”给我带来的恶果。每次考完试,我都发现一些本来会做的题.却因为“马虎”而白白丢了几分甚至十几分。这直接影响了我在班里的名次。  相似文献   

19.
马老师: 您好!我是一名中学生.我总是怕别人比我学得好。我的数学一直都很不错,但是.不知不觉中形戍了一种习惯——在做题的时候.我总要看看别人做出来了没有。如果我做出了一道题,别人也做出来了。我就感到很不是滋味。如果别人做出来了,我还没有做出来,就十分烦躁,感到丢脸,很久不能静下心来做题。我特别怕不如我的同学做出了我没有做出的习题。我感到那位同学要超过我.因而非常嫉妒那位同学。以至现在我很怕老师给我们出题。我知道做什么事都要有“自信”。而我缺少的就是这两个字。您说我该怎么改掉这个毛病?  相似文献   

20.
任晓娟 《学语文》2009,(5):50-50
当前,大部分学生写作文时文体不合.立意不深,没有明确的观点,被我们称为“四不像”作文。针对这一现实情况,我想就读后感的一般写法.谈一谈我个人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