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文山 《天中学刊》2006,21(3):64-66
在《论语》的自我管理思想中,主要涉及自我修养管理、自我形象管理和人际关系管理等三个层面,而与此相对应的思想基础则是《论语》的重自省、正己身和讲诚信三种主张。透视《论语》的自我管理思想,可以看出它极力主张个体通过自我管理,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自觉地按照社会的要求去实现个人的发展,以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2.
周满伟 《德州学院学报》2004,20(1):68-70,82
对先秦汉语语气词连用这一现象,历来的看法是语气词连用表达了较为复杂的语气,语气重点往往放在最后一个语气词上.对这一现象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本文通过对<论语>中语气词连用的分析,发现事实并非都是如此,进而尝试对这一现象做出自己的解释.  相似文献   

3.
管理学的发展在不断促进管理的科学性的同时,管理中的人文精神也越来越被人们重视.作为传统文化中的一颗明珠,<论语>为我们今天的管理者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文章用管理学的眼光去重读<论语>,通过对其管理目标、管理的理论基础、管理的内容和手段、管理中的用人艺术等几个方面进行新的阐述,以期对今天的管理者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4.
《论语》这部曾经主导中国社会思想2500多年的儒家经典,内容相当广泛,集中了孔子学说的精华,其思想内容包括道德、教育、哲学、历史、政治、艺术、宗教等诸多方面。文章仅从如何做人和做学问两方面去解读《论语》的思想精华,从而为我们现代人做人为学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都市报从异军突起到发展壮大,目前已经进入白热化竞争的"战国时代".如何在竞争中取胜?本文通过对<海峡都市报>和<新民晚报>的信息量之对比研究,认为注重信息的优化已成为未来都市类报纸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6.
《论语》把知耻作为树立荣辱观的起点,把处理义利关系作为荣辱观的基础,把人格作为传统荣辱观的一个核心,把尊严作为传统荣辱观始终强调的一个基本点,始终把整体观念和人伦关系和谐作为传统荣辱现的根本,始终强调奋发有为、自强不息这一荣辱观的人生动力作用.《论语》之荣辱观中涉及的一些伦理理想,与构建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一定的渊源关系,深入研究中国传统荣辱观特别是《论语》之荣辱现对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史基宏 《文教资料》2007,(32):84-86
《论语》,凝结着中国人民的性灵智慧和才情气概,蕴蓄着意味深长的品格教育内容,即立志有恒、和谐统一的价值取向,克己内省、就道正己的主观心态,执着追求、自强不息的生命理念,身体力行、改过迁善的实践精神。其思想认识,其内涵外延,其方向途径,其方式方法,对我们今天振兴民族文化、抵御歪风邪气,倡导"八荣八耻"、构建和谐社会,提扬个性品质、打造人生价值,贯彻课程理念、注重以人为本等,均不无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论语》中的“乎”是一个常见的虚词,它的作用主要有三:其一、作语气词,主要用于句子末尾或句中,表示各种不同的语气。其二、作介词,主要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或者与其它事物进行比较,相当于“于”。其三、作语素,与其它语素合起来构词。  相似文献   

9.
在《论语》英译当中,Thomas Cleary与Arthur Waley两位译家都对孔子的思想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对译文的表达也精益求精,力求忠实通顺,并尽力保留原文的风格,译文许多地方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但并不是说,他们对孔子思想的理解就很到家。基于此,选取《论语》的部分选段,就两位大家的两个译本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散文作为常见的文学体裁,其翻译的最高境界就是再现原文的意境,“形”与“神”相融合。散文《野草》的两个英译文本(张培基译和刘士聪译)均是脍炙人口的佳作,本文将从语义选择和语篇风格这两个层面对这两个英译文本进行对比赏析,并提出笔者的见解。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傲慢与偏见》的原文与两中译本进行科学合理的对比分析,从而更深层次地了解到英汉词语中的差异性,使人们更加了解到英汉对比方面研究的重要意义与其自身的价值。《傲慢与偏见》的原作者简·奥斯丁用生动形象的文字描述出了自己对婚姻的看法,并且从一定程度上揭露了金钱和人际关系之间的相互影响,及金钱在婚姻中起到的决定性作用。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所要表达的含义用另外一种语言转述出来的过程,是不同国家的人们顺利交流与沟通的纽带,对原著进行翻译的主要目标是为了让更多的读者明白原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  相似文献   

12.
基于现代语料库技术,本文从词汇和句法两个角度对许地山经典散文《落花生》的两个英译本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这种新的翻译研究方式很大程度上克服了研究者个人的主观局限性,使翻译研究的科学性和审美评价更趋于统一。  相似文献   

13.
何蕾 《海外英语》2014,(18):123+128
目的论是功能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它认为翻译是有明确目的的跨文化交际行为。该文基于翻译目的论的角度,对《皇帝内经》的Veith女士和李照国译本进行对比探究,得出在不同时代背景下被外译的原因以及译者所采取的翻译策略,两译文各有特色。  相似文献   

14.
目的:论是功能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它认为翻译是有明确目的的跨文化交际行为。该文基于翻译目的论的角度,对《皇帝内经》的Veith女士和李照国译本进行对比探究,得出在不同时代背景下被外译的原因以及译者所采取的翻译策略,两译文各有特色。  相似文献   

15.
16.
图里的翻译规范论属于描述性翻译理论范畴,它从社会文化的视角对翻译进行研究。通过对图里理论的介绍以及其在《简·爱》三个中译本(李霁野、祝庆英、黄源深的译本)的比较分析中的应用,可以发现这三个中译本的产生都是受翻译规范控制的。不同的规范在不同的阶段影响着翻译,进而产生不同的译作。  相似文献   

17.
《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已被译成各种文字。勒菲弗尔认为译本主要受到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三个因素的操控。本文以《论语》辜鸿铭和韦利两个英译本为例,从改写理论的角度,分析两个英译本背后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以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及其二个英译本为研究对象,以红楼梦汉英平行语料库为资源,探讨对比汉语源语中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色俗语的不同英译,为典籍汉英翻译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诗词歌赋在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中具有重要的传播意义和文化价值.生态翻译学的兴起丰富了中国本土翻译理论,为翻译实践及理论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该文从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视角对《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许渊冲译本(简称许译本),杨宪益、戴乃迭译本(简称杨译本)进行对比研究,以期为今后中国古诗英译研究提供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0.
罗伯特.李.弗罗斯特是美国二十世纪最重要的诗人,他的诗作以语言朴素、立意深邃而著称。短诗《金色从来不常驻》是弗罗斯特的一首典型的富有哲理的格律诗,表达了美好事物不长在的叹惋之情。这首诗最具特色的一点是语言和韵律结合之巧妙,这也是诗歌翻译的难点。三个中译本分别出自翻译界颇有威望的著名学者朱墨和翻译家曹明伦和方平之笔,而且各译本所用的译法不尽相同。对比研究这三个中译本在韵律节奏和措辞方面的翻译手段,旨在探讨英语格律诗汉译的策略,从而为诗歌翻译批评事业奉献一份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