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相传远古时期洪水泛滥,黄帝的玄孙夏禹和相爱的姑娘涂山氏结婚才四天,就离开家进行治水事业,以后十几年间没有回过家.甚至三次过家  相似文献   

2.
禹治水和涂山庙会是花鼓灯起源的神话和民俗事项;印度佛教文化是花鼓灯起源的并文化来源。“无支祁”神话传说则是禹治水和源于梵文化的关节点,也是导致错误认识的关键。结合花鼓灯艺术要素和文化内核考察其神话民俗和异文化认识,可以发现傩才是其始源。  相似文献   

3.
高扬 《语文新圃》2009,(12):45-46
“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左传·哀公七年》大禹的故事可谓是家喻户晓了。各地的人们都纷纷传诵着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传说,大禹成功疏导了河流洪灾后,可谓是万众归心,于是他便大会诸侯于涂山。在各种史料上都记载着这件事情。可是,涂山究竟在哪里呢?这个问题一直以来就成为了学术界争论不休的疑点。  相似文献   

4.
神话(神奇故事)的起源往往与远古的宗教事件或者神圣事件有关,在"女娲补天"故事里,无论是娲,还是五色石,还是淫水,均贯穿着一个共同的主题,即人类的生育,而生育又与人类的婚姻密切相连。"女娲补天"其实就是"女娲治水",而"女娲治水"就是治理当时人类的婚姻状态——由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群婚制转为一夫一妻制。这个神话曲折地记载了发生在远古时代的这一神圣事件。  相似文献   

5.
正自从有了人类,也便有了信息传递的需要。人类为了生存下去,就需要共同抵御洪水、野兽等灾害和天敌,这时就少不了彼此沟通和协作。在远古时期,由于没有文字,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主要是靠声音和肢体语言,后来又出现了在绳子上打结(称为"结绳记事")或在木头上刻道等记事方式。在我国的殷商时期,出现了"击鼓传声"的通信方式;在西周时期,人们开始兴建烽火台,兴起了用火光和烟雾传递信息的办法。这种用烽火报警的通信方式一直延续了多个朝代,直至清末才逐渐消失。  相似文献   

6.
狐女的传说自古有之,最早的可溯及到大禹的妻子、夏启的母亲——涂山氏。相传,禹三十未娶,途经涂山,有九尾白狐来见,涂山民谣:“娶白狐者可为帝王。”禹遂娶之,即为涂山氏。涂山以下而声名显赫者,当属妲己无疑,不过与涂山氏的正面形象相比,这却是一反面的狐女典型,商朝因之灭亡,其人也被钉在千古红颜祸水之首的耻辱柱上。  相似文献   

7.
一、对比治水方法,领悟禹的智慧 课文主要是讲禹是怎样治水的,同时也讲了他的父亲鲧是怎样治水的.教学中,学生在老师的提示下,很快就勾画出了写禹和鲧怎样治水的语句: 见到人们受苦,鲧心里很着急,就把天上的土偷下来,去堵塞洪水. 禹改变了父亲的做法,带领人们开凿龙门,挖通了九条河,垒起堤坝,把洪水引到东边的大海里. 大多数教师的做法是,让学生读一读这两个句子,简单、笼统地说说他们治水方法的不同就进行下一个环节了.然而,我并未浅尝辄止,而是趁机提问: 比较一下,禹和鲧的治水方法有什么不同? 如果分别用一个四字词概括他们的治水方法,可以怎么说?  相似文献   

8.
狐女的传说自古有之,最早的可溯及到大禹的妻子、夏启的母亲——涂山氏。相传,禹三十未娶,途经涂山,有九尾白狐来见,涂山民谣:“娶白狐者可为帝王。”禹遂娶之,即为涂山氏。涂山以下而声名显赫者,当属妲己无疑,不过与涂山氏的正面形象相比,这却是一反面的狐女典型,商朝因之灭亡,其人也被钉在千古红颜祸水之首的耻辱柱上。  相似文献   

9.
“禹会涂山”与“禹会会稽”实为一事,大禹会盟万国诸侯祭祀群神的涂山即是今巢湖涂山。涂山会盟是万国盛会,是大联盟时代前所未有的一次政治盛会,它以会盟的形式,确定了大禹的政治威权,重构与强化了以帝舜与大禹为核心的大联盟的政治秩序,扩大了大联盟长的权力疆域,实际上以划九州、朝万国、贡方物的方式在中国历史上真正建立起一个统一的政治联合体,由此奠定了中华民族大一统的政治心理基础,此可谓发大一统国家之滥觞。  相似文献   

10.
女娲补天神话的表象是"补天"和"治水",但从某种意义上则暗示了人类在文明进程中对社会人伦秩序的认识。人们通常把女娲补天理解为女娲修补因共工触不周山而导致倾斜的天地。从传世文献留下的信息来看,女娲补天与共工触山两则神话反映的时代内容不在一个平面上,这两则神话的粘连时间最迟不晚于东汉。  相似文献   

11.
建立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人类新文明,已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人们从无环境意识到开始治理污染是一种进步;从治理污染到积极预防污染,从而实现绿色生产与消费又是一种划时代的进步。当今人类社会发展水平已不是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时期的状况了,而是进入绿色文明时期。因此,梅州的发展要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崛起"的科学发展新路,注重提升绿色竞争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2.
人类反复折腾,不断与自己制造的"毒"做斗争,那些被添加入奶粉、饲料的三聚氰胺就是如此。而人类使用铅的历史,则仿佛一部更长、更丰富的中毒史。古罗马时期,铅被作为葡萄酒添加剂,带来特殊的酸甜味;20世纪,人类则将四乙基铅加入汽油,以防止发动机爆震。铅为人们带来便利,人类却也被它潜滋暗长的毒性"暗算"。  相似文献   

13.
舞蹈是人类"艺术之母",在人类还没有语言的时期,人们用于传授劳动过程与劳动动作所用的形式我们追溯它是舞蹈的起源。从舞蹈起源的解释中可以看出,舞蹈是人类最原始的表达方式,也是人类最初的艺术形式。人类社会进入了21世纪,开展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养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关注热点,在众多素质教育途径中,舞蹈教育是不可忽略的。而舞蹈鉴赏课更是为学生更好的理解和关注舞蹈艺术架起了一座心与心交流的桥梁。  相似文献   

14.
有一句古老的格言:"学海无涯苦作舟",它强调了学习是无止境的。可"苦"的事情,人们又大多是不太愿意去做的。就人类所有的科学文化知识而言,的确可以说是"无涯"的,而且我们又处于"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知识以比以前任何时期都快的速度扩展着……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就更需要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15.
远古时期的中国神话如夸父追日、后羿射日、精卫填海、鲧禹治水、愚公移山等体现了人类征服自然、控制自然的欲望.这类神话以人类中心主义和征服自然为特征,从中体现出的非生态思想,或从文化根源上影响了中国人对待自然的态度.为此,我们应该认真反思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非生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特殊儿童观是人们对特殊儿童的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特殊儿童是人类群体生命中的一部分,所以说,特殊儿童观问题实质也是一种关于人的观念的问题。与人类对自身的认识相伴随,人类对特殊儿童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演进过程。在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受当时社会思想、文化、科学的发展和人类自我意识发展水平的制约,人们表现出对特殊儿童的不同认识水平,即不同的特殊儿童观。  相似文献   

17.
禹文化是展现华夏统一、热爱和平、崇尚安乐的民族精神,是涂山独有的文化,重建禹王宫,就是要打造禹文化振兴中华的精神.通过对这一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的分析,进行营销策划、旅游宣传等方案.再现他"造福子民,崇尚安乐"的特质,传承及弘扬以"热爱祖国"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使其成为"涂山禹王宫"标志性名片.策划主要注重目前风景区的现状并做出自己的定位及特色,重修建设禹王宫.策划主要包括:项目的建设、演出的策划、文化节的定位、具体预算,长期固定项目、短期固定项目等内容,具有很强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前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以科学技术为先导的飞速发展时期,人们的工作方式和手段处于不断变化中,这要求人们的工作能力和知识储备必须不断的提高。在此情况下,终身教育理论被提出来,并迅速普及。社区作为人们生活的基本单位,成为了终身教育理念的重要载体与基础,是贯彻终身教育的有效途径。同样终身教育也成为了社区教育的理论指导和归宿。创建"品牌"就是二者结合后创造的有价值的精神财富,受到了人们的日益关注。本文阐述了终身教育、社区教育和品牌的基本概念,对如何创建终身教育理念下的社区教育品牌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9.
杨玉娟 《山东教育》2013,(Z3):34-35
"大禹治水"是一个童叟皆知的故事。大禹的父亲鲧采用"堙",即"堵"的办法,治水九年而不息,而禹则通过"疏",即因势疏导的办法,终于治水成功,为民谋福,万代颂仰。而"大禹治水"的故事,也给予现在的管理工作者深深的思考。管理是一个古老的话题,科学规范的管理过程,是实现好的管理结果的直接决定因素。作为幼儿园的一名管理者,  相似文献   

20.
上古三代时期,人类文化经历了由巫觋文化向祭祀文化、再向礼乐文化的转型和过渡.由原始的巫觋文化到文明社会初期(夏殷)的祭祀文化的过渡,对历史观念的重要影响在于开启了"上古神话历史化"之端倪.殷周之际,祭祀文化向礼乐文化转型,与原始氏族阶段的神灵史观和夏殷时期纯粹的神意史观截然不同的以"敬德"、"保民"为基本内涵的天命史观逐渐形成.这种具有忧患意识特征的历史观,是人类历史意识增强和历史理性觉醒的表现;而在这种背景下更加深入的神话历史化,也促使人们从现世的"人"自身的角度总结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从中国史学思想的发展来看,它促进了"殷鉴"思想--中国史鉴传统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