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邓曼娜 《高教研究》2005,21(1):41-45
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基本上是一种文化和社会的产品,因此它必须从文化和社会的角度去理解”。(Sapir,1988,188)“文化与语言是密不可分的”。其关系可从三个方面来表述。1、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是通过社会习得的知识,而语言则是人类特殊的语言能力通过后天社会语言环境的触发而习得的一套知识体系。2、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  相似文献   

2.
如今,大多数学者认为宿舍文化可以被定义为在大学生宿舍这一特定的环境中,宿舍的所有成员在宿舍客观条件的作用下,进行多样化、可允许的活动时所产生的物质环境与文化气氛。它涵盖两个层面,即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这两个层面互为表里、相互渗透、相互转换,最终完成高校宿舍文化体系的建设。由此可见,宿舍文化建设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1]:物质环境建设与精神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3.
关于中央民族大学日语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课程设置是否合理,直接影响教学质量以及所培养的人才是否符合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对专门人才的需求;中央民族大学日语专业课程体系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建立专业课与选修课相互补充、语言基础课与语言强化课相互衔接、语言课与社会文化课相互交叉的具有基础性、实用性、学术性、前瞻性和系统性的课程群.以这种课程设置, 最终实现所培养的人才除具有坚实的日本语言文化基础外,还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宽泛的人文知识以及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4.
人类文明发展到20世纪,出现许多不同以往的变化,其中引人注目的是文化学被提到一个显赫的高度,它不仅成为许多学科向深广领域开拓的引桥,也成为人类了解自身,了解人所栖身的这个广袤深邃的宇宙的明镜。 80年代中期出现在中国语言学舞台的文化语言学就是在国内学人对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作出重议和整体评价时应运而生的,同时由于现代汉语理论的依据基本上是引自外国,这种不正常情况和它越来越明显的裂缝也促使语言学家转向新的视角。所以文化语言学派以大胆的否定,富有想象力的推论而轰动一时,前几年曾在冷寂、沉闷的国内乃至国际语言学界掀起不小的浪潮。本人认为,从文化视角去寻求语言真谛是符合汉民族语言的整体实际的,语言与文化,人类的生存工具和生存背景,两者在原初时代就有不解之缘,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两者在相互矛盾、相互顺应又相互协调中更结下难解的情结,特别是汉民族这一独特个体,语言现象与文化现象的联系千丝万缕,其中或许蕴藏着化解我们民族文化奥秘的钥匙,尤其吸引我们的,是通过艰难的探求能够寻找到现代汉民族语言理论的真正归宿  相似文献   

5.
语言教学的目的是什么?这是很多语言研究者一直在关注的问题。因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因此对语言的学习过程也可以认为是对文化进行学习的过程。在各种研究中,人们逐渐达成共识,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语言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其实是文化教育。语言的使用与其所属的社会环境密不可分,尤其社会环境中的历史地理因素对语言教学更是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在探讨英语教学中融入历史地理知识的意义前,首先应对语言与历史地理等文化知识的关系有一定的了解。一、英语教学与历史地理等文化知识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知识分类教学论是现代认知心理学与现代教育相结合的产物。心理学教授皮连生根据现代信息加工心理学的研究,把广义上的知识定义为“主体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并认为它储存在个体内即为个体知识;储存于个体之外,乃是人类知识。  相似文献   

7.
文化背景知识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约定俗成的。每一种语言都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每一种语言都反映出使用该语言的国家和民族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所特有的文化现象。因此,教师应加强文化背景知识在英语教学中的传授,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掌握的策略:重视差异比较、随机讲授与寓教于乐。  相似文献   

8.
实践是社会的存在方式。本文首先依据人们的实践方式与社会矛盾相关性道理,提出了实践方式的发展必然导致社会矛盾变化的观点。其次,认为仅从政治实践的角度只能直观社会矛盾的表象,只有从经济实践的视野才能剖析社会矛盾的本质,因为经济实践是当今社会矛盾的动力。这种动力来自经济实践内部的“主体创造社会财富的共同性和享受社会财富的个别性的矛盾”。再次,认为经济实践又一定会走向文化实践,文化实践最终会超越经济实践。但我国现阶段还处于经济实践和文化实践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阶段。我们应该在经济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孕育、设计新的文化实践,用新的文化实践的雏型来解决经济实践所引发的各种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9.
人们对“文化”一词的理解通常有广义和狭义之说。一般大众所理解的狭义文化是指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看得见的语言、文学、艺术等活动,而作为文化研究领域里所指的文化则是广泛意义上的大文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给文化下的定义:文化在今天应被视为一个社会和社会集团的精神和物质、知识和情感的所有与众不同显著特色的集合总体,除了艺术和文学,它还包括生活方式、人权、  相似文献   

10.
潜山县地名具有丰富的特点,既反映在语言方面,也反映在文化上。地名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它的结构方式与其他语言单位的构造基本一致。同时,地名的文化特征又通过其特定的语言结构反映出来。其地名与文化的相互联系,也充分体现出当地人民与所居环境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尼采早期认为艺术具有至高无上之价值;中期彻底否定了前期艺术价值观,认为艺术有害清醒的、自立自主的人生,提出科学将取代艺术;而后期重新肯定艺术具有至高无上之价值.尼采艺术价值观的变迁与他对理想人生、真理、文化、人类未来等重大问题的思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实体是亚里士多德所提出的十个范畴的中心,他的哲学体系是以实体为中心进行建构的。亚里士多德一生对于实体是什么的界定几经变化,最后没有定论,问题的症结在于他是根据自己对实体的定义去寻找客观世界中存在的与实体相对应的存在物,但客观世界没有任何存在物可以满足他的定义。尼采从语言学的角度对实体概念进行批判,认为实体是由于语言中的主谓结果过于发达而导致的,真正满足实体要求的只能是主谓结构中的主语,是语言结构的问题导致了实体问题的出现,从而从语言学的角度消解了实体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以达尔文论生物为了逃避天敌而"伪装"的自我保护行为为理论出发点来建立尼采与福柯之间的联系。在对真理、知识、社会体制的"伪装"的批判性分析上,米歇尔·福柯既继承了尼采,又在社会批判领域延续和深化了尼采。  相似文献   

14.
情感的复制十分复杂,从个人情感体验和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论述了情感复制的难度。同时。从人类情感体验的共性和语言所体现的情感风格的直观性、可模仿性说明情感是可以复制的。在此理论前提下分析了从艺术和美学的角度对情感予以准确复制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求知是人类的本性,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属性,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原动力。知识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产物,人类文明的进步源于其具有的认知能力,人类文明的每一进步都表现为知识的进步和发展。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在现代社会中,是知识创造了价值,是知识推动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当然,人的认知是有限度的,但是人类本能地具有认识无限的冲动,这种冲动同样源于人的求知本性。知识在人类发展历程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具有主宰的作用。正是鉴于知识在现代世界中具有的这一越来越巨大的作用,我们可以断言,未来的社会就是知识社会。知识更是中国社会未来发展和繁荣的新的原动力。为了促进中国社会不断走向繁荣和富强,我们要加强知识的研究,要积极提倡知识。  相似文献   

16.
教授一门外语的过程同时也是传授异国文化知识的过程,本文首先论证了语言和文化渊源的关系,着重从社会历史、语义学和语用学三个方面阐述了外语教学中异国语文化背景知识导入的必要性。同时认为外语教学应为学习者提供更多的机会来了解异国文化知识,使学习者的语言知识真正变为跨文化交际能力。文章最后提出了教学中文化导入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以传播学的视角展开对电视文化的认识,探讨电视这一媒介及其所承载的文化的特性:本文认为电视创造了人与外界交流的全新方式,它以视听语言的形式发展了人类新的语言平台;电视文化具有高度综合性和兼容性、即时性和普及性、巨大的社会教育效果与示范性导向性。  相似文献   

18.
福柯在反思前人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上,立足知识考古学、思想史、话语规律,利用语言分析法和后结构主义对人类文化史、知识史、科学史,及有关社会结构、话语背景、概念形成和权力性质进行了透彻分析;并从各个方面对长期统治人类历史的理性、主体性和现代性进行了激烈否定;将以理性和科学为根基的结构主义推到一个历史学和解释学层面,形成一种独到的批判理性主义、逻辑主义和当代仍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的后结构主义;确立了一种具有颠覆性认识价值和多元论特质的知识考古学及其认识论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19.
尼采作为后现代身体反叛的开端,他把身体从沉重的灵魂中解放出来。承接尼采的思想,福柯在理论和实践上进一步丰富完善了尼采的身体观。尼采使用谱系学方法主要分析了道德的起源问题,福柯运用此方法,以身体为参照,重新梳理了有关人的历史;尼采把权力界定为身体的内部支配力,而福柯则忽视了这种源自身体本身的能量,更多关注外部权力对身体的影响;与福柯一系列"反常"的身体体验不同,尼采的身体则缺乏实际行动,更多"形而上学"意味。  相似文献   

20.
“化”概念有广和狭义之分,化素质教育中的化不是狭义化,不只是各种知识的总称,不只是人社会科学,不只是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它是指广义化,大化,是指人类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之中,关于人的内在尺度,即人自身的需要,能力,意志信念的反映,以及体现人的内在尺度的物质成果。因此,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作为精神现象的各种观念的总和-精神化;二是体现人的精神或说在精神指导下改造世界的物质成果-物质化。化的基本特点:属人性,客观性,社会历史性和主体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