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坤 《科技风》2011,(3):188-189
无锡地铁1号线土建工程03标市民广场站为1、4号线的换乘站,该站1、4号线换乘节点及周边物业开发范围内采用盖挖法施工,本文主要对该站深、大钻孔灌注桩自平衡法桩基检测做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
以深圳地铁9号线人民南站工程实例为背景,详细介绍该站工程概况、施工工法及结构型式选择、盖挖逆作法施工工序及结构设计要点分析,为以后此类地铁车站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盖挖逆作法施工地下结构,在基础大底板浇捣之前,全部的结构、施工荷载主要靠中间桩柱和地下连续墙来承担。基坑土方开挖过程中,中间桩柱、墙摩擦力逐步减小,坑底隆起带动墙柱一同向上位移,在向下荷载和向上隆起共同作用下,使立柱竖向下沉或上升,柱之间、柱墙之间差异沉降会导致地下已完工主体结构的内力重分布,严重的会导致结构开裂,对结构造成永久伤害。尤其在天津地质条件下,由于受到多层地下承压水影响,采用盖挖逆作法施工时类似隆起表现得更为明显。本文通过工程实例,对盖挖逆作法施工地下结构隆沉规律进行初步分析,对施工过程中监测报警值、安全控制提出个人意见,以供类似工程施工时参考。  相似文献   

4.
杨云 《大众科技》2013,(9):44-45
首先阐述了项目"凯旋一号"工程概况,然后对筏板基础及旋挖桩与长螺旋压灌桩的优缺点的进行对比,最后得出了对于该项目采用筏板基础较好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北京地铁十号线十一标段亮马河车站主体结构明挖段、盖挖段基础底板、侧墙防水施工采用的是一种新型防水材料——钠基膨润土防水毯。文章就具体工程实例,分析了膨润土防水毯的特点,以及在施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雷挺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3):182+247-182,247
城市地下结构受施工条件限制,已越来越多地采用盖挖逆作法施工。盖挖逆作法施工时中间桩柱施工方法有多种,本文是作者通过参与城市地铁逆作施工实践,主要从技术、经济性方面对比分析了目前国内三种中间桩柱施工方法优缺点,得出的一些个人观点。  相似文献   

7.
结合地铁中间立柱桩施工实践,介绍自平衡测桩法的试验目的、试桩依据、原理及方法,从设备的安装、测试程序、测试数据整理与分析三个部分,阐述自平衡测桩法在AM工法旋挖扩底灌注桩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建筑的多层地下室、轨道交通地下车站和交通枢纽等多层地下结构的施工,广泛采用逆作法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而深基坑工程也越来越多的采用钢立柱,其垂直度要求常常要达到1/500以上。常规的采用静压法地面调垂架调垂方法施工费时、费力、垂直度控制效果不佳,且钢立柱偏位,立柱的垂直度达标率较低。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钢立柱静压桩机,采用全液压控制,桩位定位、钢立柱垂直度等精度高,为深基坑逆作法施工提供了一套先进的压入钢立柱施工设备。  相似文献   

9.
咬合桩技术已相当成熟,但当遇到岩层时如何施工国内还未见相关报道,文章结合昆明地铁三号线石咀站明挖段嵌岩钻孔咬合桩支护结构施工介绍嵌岩钻孔咬合桩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0.
福建仙游抽水蓄能电站进场公路上有一座107m的预应力T型梁桥,设计有4根钻孔灌注桩,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全部采用了人工挖孔桩施工,人工挖孔桩施工具有经济、便捷、减少环境污染等优点。主要介绍人工挖孔桩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1.
绥芬河市澳普尔广场及酒店改扩建工程位于低山丘陵地区,基坑挖深12M~21.8M属于深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的土层第三和四层为强风化安山玢岩和中风化安山玢岩,岩块坚硬,机掘不易;基坑东、南侧与原有4层和9层建筑最小距离分别为2.4m和3.5m,位于凸入基坑的阳角处,属不利位置,施工和支护监测难度较大。依据本场地岩土工程地质条件、场地条件、基坑开挖深度,边坡在无相邻建筑采用土钉墙结构支护体系;在有相邻建筑采用悬臂桩结构支护体系即人工挖孔桩和土层锚杆相结合的支护方式,人工挖孔桩施工遇安山玢岩配合风镐进行施工,土层锚杆采用ф150螺旋钻成孔。岩石采用地质钻机与风动潜孔锤成孔。监测结果显示,基坑关键部位变形各项指标均未达到预警值。  相似文献   

12.
旋挖钻具有工作效率高、环境污染小、成孔质量高等特点,在施工应用越来越多。文中结合在南京地铁十二号线二期工程钻孔桩施工经验,阐述了旋挖钻钻孔施工工艺、提出旋挖钴成孔施工注意事项,以提高其成孔质量。  相似文献   

13.
立柱桩的隆沉使基坑的支撑结构受力处在压(拉)、扭、弯和剪的复杂应力状态。为方便计算立柱桩的竖向位移,在前人关于立柱桩隆沉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土体回弹影响深度下立柱桩的受力特性,考虑立柱桩与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立柱桩的分步压缩技术,提出了立柱桩隆沉的计算模型;运用工程实例,对某软土地区地铁深基坑的立柱桩隆沉进行了计算,并与实际工程的监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处在基坑中间的立柱隆沉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基坑边缘处立柱桩的隆沉结果偏大;与其它立柱桩隆沉的计算方法相比,文中计算方法的参数具有明确的物理含义,获取较为简便,可直接使用。文中得到的立柱桩隆沉计算方法和理论可用来预测深基坑开挖过程中立柱桩的隆沉,为相似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人工挖孔桩施工方便、速度较快、不需要大型机械设备,挖孔桩要比桩、混凝土打入桩抗震能力强,造价相对机械成孔降低。但挖孔桩井下作业条件差、环境恶劣、劳动强度大,采用切实可行的人工成孔灌注桩井桩护壁施工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汾阳至邢台高速公路平遥~榆社段AS3合同段施工沟2号大桥下部人工爆破挖孔桩的质量控制,详细论述了爆破挖孔桩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6.
人工挖孔桩具有容易操作、施工过程直观、工程质量容易控制、工程造价较低,特别是能够适应山区陡峭钻孔设备无法施工地段的施工等特点。因而在山区公路、铁路项目中采用较多,但由于受地质条件、桩孔深度、直径、地下水等的影响,人工挖孔桩施工还是比较受限制,施工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风险。一般人工挖孔桩施工深度不超过40米,石会大桥施工中,在崩坡积体中进行了50~60米的超深大孔径人工挖孔桩施工,通过工程实践总结该地质条件下人工挖孔桩的施工工艺及安全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7.
浅谈人工挖孔桩的适用范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人工挖孔桩的成桩过程、施工工艺和工序要求作了简要介绍,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合理选择。通过重点论述人工挖孔桩的特性及优缺点,介绍人工挖孔桩的承力特征和正确使用方法,并通过实例论证了人工挖孔桩的施工特点和局限性,对人工挖孔桩的适用性范围进行了详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8.
盖挖逆筑法是一种快速发展中的地下结构施工方法,相对于明挖顺筑法施工具有减少对地面交通的影响、缩短工期、施工质量控制度高、施工安全性大、结构沉降小等特最,在地下工程建设中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对采用盖挖逆筑法设计施工的地铁车站所涉及到的关键问题进行了讨论,从而从一定程度上完善盖挖逆筑法。  相似文献   

19.
以深圳地铁7号线石厦地铁换乘车站结构设计为工程实例,详细阐述了原有设计方案,进而通过提出挖孔桩施工方案、底纵梁处增设横通道优化方案、换乘节点电缆夹层板补强优化方案、换乘节点开挖优化方案,优化了换乘车站结构设计,对今后的同类型设计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余辉 《科技风》2012,(11):175-176
人工挖孔桩一直以来在重庆地区有着比较广泛的应用,但由于安全隐患突出,因此,重庆市建设委员会明确规定从2012年7月1日起由机械成孔代替人工挖孔灌注桩技术.旋挖桩施工技术作由于施工效率高、环境污染小和适用于大多数地质情况等优点,在重庆地区大有逐渐取代人工挖孔桩成为主流成孔工艺的趋势.但由于在重庆地区现有的旋挖桩应用比例还不高,使用的技术条件还需不断提高,因此,了解和掌握旋挖桩施工技术将是建设参与单位还需要解决的课题,本文结合重庆地区旋挖桩的施工经验,浅谈施工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