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生具有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是其有效进行学习的可靠保证,是提升学习效率的关键环节,其重要性显而易见。学生通过有效的预习可以大大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同时,学生自身的学习质量也会得到提高。课前预习既可以约束学生学习的自觉行为,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又能为学生充分准备参与学习所需要的技能,使其能够有效地参与到学习中。基于小学生年龄小,学生理解能力较弱,再加上小学语文教学涉及众多的知识与材料,倘若学生没有提前预习,势必会对语文教师课上所讲的知识不能透彻地理解掌握,大大影响学习效率。所以,必须抓好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课前预习习惯的有效培养。  相似文献   

2.
高中物理教师普遍不重视课前预习,严重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课前预习可以使学生建立对基础知识的初步认识,提升课堂学习的效果。高中物理教师可以通过投放有效的预习资源、训练有用的预习技能、渗入适当的预习指导、收集精准的预习信息等预习干预策略帮助学生进行高效的课前预习。  相似文献   

3.
小学语文秉持新课改教学理念,不断引导学生加强自主学习,为了提升学生学习的针对性和目的性,课前预习成为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状况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课前预习,学生通过逐渐内化课前预习的学习习惯,自主学习课程内容,发现和探索课程重难点知识。有效的课前预习可以有效提升语文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4.
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我们一直倡导学生课前预习,搞好课前预习,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又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基于此,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我们就要在了解任教班级学生的预习水平的基础上,积极寻求提高学生预习效果的方法,不断促进高中生语文水平和语文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课前预习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一个重要措施,是学生通过回顾旧知识来认知新知识的一个重要的自主学习环节。预习能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具有积极的作用。本文从为什么进行课前预习,学生怎样进行课前预习以及教师如何对学生的预习进行有效的干预这三个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6.
俗话说:"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学习尤其如此。学生的课前预习有利于课堂学习,可以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很多教师都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但是课前预习究竟预习什么,怎样预习才能有效促进课堂学习,还需要进一步思考。一、学生预习现状分析和问题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7.
在学习过程中,课前预习是不可忽视的。学生可以通过课前预习来了解新知识的内容,分析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做好学习准备。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并没有形成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教师也没有有效监控,没有落实预习要求。而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若要打造高效课堂,教师需要由细节问题入手,关注课前预习,指导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来选择适宜的预习  相似文献   

8.
冯建梅 《甘肃教育》2014,(24):50-50
正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质的逐步养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开发学生的个体潜能,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下面,笔者就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数学学习的习惯,谈几点体会和看法。一、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预则立,不预则废。学习也是如此。有效的预习,能加强学习新知识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可以提高学习的质量。因此,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的课前预习,还要让学生明白课前预习的重要性。除此之外,还要  相似文献   

9.
孙冬景  马白雪 《考试周刊》2011,(86):136-137
所谓课前预习,就是在教师讲授新课之前,学生预先自主学习。课前预习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到将要学习的新内容.为学习新知识做好准备,而且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成绩、培养自学能力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有效的课前预习往往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课前预习,注重对学生预习能力的培养,优选策略,有效引导学生自主预习,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