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世纪50年代,中国选择运用计划经济体制来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是基于经典社会主义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资源配置方式的思想,苏联模式的示范效应,当时资本主义社会市场经济带来的社会危机,中国革命战争年代采用计划经济的历史经验以及中国当时重工业战略选择对计划经济的需要,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
建国初期,国家教育十分落后,80%的人口属于文盲。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国家开始向文化大进军,于是在全国掀起了一场扫盲教育运动。20世纪50年代的这场扫盲教育是在文教领域展开的一场运动,对当时乃至当代教育的发展都有着深远影响,对当代教育改革及农村文化建设有着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20世纪80年代,人们运用中、西逻辑比较研究的方法,对中国古代名辩思想中的逻辑思想进行了系统的发掘。研究的结果以及研究中出现的失误,使人们认识到,中国古代逻辑思想与中国古代名辩思想,虽然在很多情况下,前者包含于后者,但二者并不是同一个东西,从而为中国逻辑史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高中生》2009,(19):34-35
  相似文献   

5.
本以历史辩证法的观点为指导,对计划经济体制进行客观的评价,并力图揭示该经济体制对人们的启示及其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在几乎一个世纪从未间断的论争中,中国的逻辑科学诸研究领域或者从隐到显或者由无到有,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传统逻辑、现代逻辑,形式逻辑、辩证逻辑,演绎逻辑、归纳逻辑,西方的逻辑学、中国古代的逻辑学,逐步进入中国学者的视野。由世纪初的一元逻辑观到世纪末一元、多元并存的逻辑观,中国学者的逻辑观逐步丰富。  相似文献   

7.
政治社会化是影响政权稳定和政权持久性的重要因素。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通过经济上动员、政治上保障、文化上宣传,初步完成了无产阶级政治文化的社会化,为即将到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8.
中国国家社会党所主张的国家社会主义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经济民主与政治民主、机器化大生产的愿景与小农经济的社会现实有效结合起来,这是一套安排国家、社会、个人关系的国家哲学.国家社会主义以“反苏俄不反计划经济”为基本态度.从其实质来看,国家社会主义所主张的计划经济不是苏俄式的计划经济,而是英美式的统制经济,强调国家和社会团体的经济调控职能.  相似文献   

9.
20世纪初期,学者们运用西方逻辑理论和因明阐释中国古代名辩思想资料,虽然有种种缺陷,但发现中国古代有丰富的逻辑理论,开创了中国逻辑史研究之先河。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历史起源之一是对计划经济体制在中国最初实践经验的思考和结合中国实际进行改革的初步尝试。1950年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社会主义改造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同时,就提出、探讨了将苏联计划经济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立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这样一个历史课题。在实践中,中共提出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性与多样性和灵活性的统一、三个主体与三个补充相结合等一系列思想,取得了丰富的经验。这些思想和经验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兴起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50、60年代,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他对如何立法、怎样实施法律、何为宪政、法制经济和审判管理等提出了一系列思想,尤其是法制经济中的合同和融资等思想在中国第一代领导人中是较为鲜见的,这些法制思想对于推进我国依法治国方略实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对西北的开发建设,始终是一个事关全局的战略问题。从20世纪50年代初至70年代,西北出现了两次开发的高潮。第一次是50年代以“一五”计划为中心的新工业基地建设,第二次是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进行的三线建设。这两次经济开发以“有计划、按比例发展”作为社会主义的重要经济规律,在强调国民经济综合平衡、部门平衡的同时,贯穿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主导思想:区域均衡发展战略。两次西北开发成就斐然,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50年代初期及60年代初期,中国农村私人借贷的突出特点是实物借贷比较活跃.农村实物借贷经历了从主角到逐渐退居配角、由配角再度成为主角的过程.这一时期,农村实物借贷之所以成为私人借贷的主要信用形式,是在社会动荡、通货膨胀、自然灾害严重或者某些特殊情况下,借贷双方出于规避通货膨胀风险、降低交易成本的需要而共同选择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15.
我国50年代院系调整及其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50年代的院系调整不仅是高等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新中国成立后整个社会革的一部分。其深层的影响在于它动摇了中国化中重大伦事理,轻实用技艺之传统的根基,这次院系调整给予我们以重要启示:高等教育的改革尤其要注意处理好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深刻领会综合性大学的内涵,挖掘大学合并和拆分的原动力,要充分考虑本国的国情和化传统。  相似文献   

16.
17.
20世纪50年代汉语、文学教科书是我国中学汉语、文学分科教学实验的产物,它们具有体系完整、内容丰富、选材经典、插图精美等特点,对当时及后来我国中学语文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中国开展了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文化批判运动,随着运动深入,又开展了对胡适"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思想的批判,接着,又发动了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运动,最终发展成对胡风"反革命集团"的斗争。这三次文化批判运动构成了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文化界政治生活的主题,对于此后文化事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教育部社政司组编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两课”示范教材之一《毛泽东思想概论》(本科本)已经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新版教材在章节与内容安排以及形式上都作了较大的调整和改进。现就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原则与经验总结”,谈谈我们的编写体会,提出一些教学建议,供一线教师参考。 一、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及其向 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共党史、毛泽东思想研究领域的大多数学者认同了这样一种观点:由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而创立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应该包括关于新…  相似文献   

20.
切实解决词汇体系性问题,对词汇学的进一步研究很重要,本全面回顾了我国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对词汇体系性问题进行的探讨,认为这场讨论基本局限于理论方面,所提出的观点还值得人们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