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 毫秒
1.
中华民族的近代史,是一部浸透着血与泪的曲折历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反抗侵略追寻民族独立与解放的历史。近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无数为民族解放与独立不惜牺牲的革命先烈。这些革命英雄如一颗颗璀璨的星星,闪亮在中华民族的天空,也照亮着我们前进的道路!革命传统题材类课文真实地记录着我国人民反抗侵略、追求民族解放的悲壮历史。这类课文内容取材真实广泛,人文精神丰富突出,洋溢着为崇高理想而献身的英雄主义气息。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革命传统题材课文。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摆正心态,正确认识革命传统教材;师生齐收集相关背景资料;激发兴趣,找学生的情感体验与教材的结合点;利用文本语言文字,实现学生和教材间对话。  相似文献   

3.
小学《语文》中革命题材的课文涉及的时代与现代社会存在较大差距,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严重脱节,被一些教师看成是“假”“媚”“俗”即“伪圣化”的东西,是教学中的“鸡肋”。其实,教材不过是个“例子”。只要我们着眼于语文教学的本位,关注语言文字的运用,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字中接受思想的启迪、情感的熏陶,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渗透到语言文字的运用中,就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周明环 《天津教育》2020,(5):121-122
革命传统教育题材是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选文的一大特色,随着思想教育的重视度不断提高,语文教材中革命传统题材的教学也受到很大的关注。这类文章不仅能带领学生了解近代中国的革命历史,而且还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国家信念感,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使命。革命传统教育题材是值得挖掘的教学领域,同样也是充满挑战性的,本文结合部编版小学语文选材和语文日常教学实际,简谈如何将这类题材在课堂上更好地传授给学生。  相似文献   

5.
革命文化题材课文的教学是落实语文要素和发挥学科育人的重要路径。结合此类文本特点,本文对统编教材中革命文化题材课文进行梳理,并以此为抓手,探索了一条兼顾时代性和人文性,把握语文学科特点,立足学生本位,实现言意兼得的教学路径。  相似文献   

6.
为了能够培养小学生爱国情怀及国家认同感,语文教材中融入了大量革命文化题材课文。学生在学习这些课文的过程中,不仅能够牢记那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更能够实现文化自信。因此,本文以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对教材内革命文化题材课文的编排方式进行详细地分析与阐述,并提出统编版教材革命文化题材课文的两种教学模式,旨在从根源处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感。  相似文献   

7.
翻开当前人教版语文教材,我们会发现不少革命传统教育题材的课文。这些课文取材真实,人文内涵丰富。有描写战争年代浴血奋战、不畏牺牲、可歌可泣的英雄的文章,像《小英雄雨来》《飞夺泸定桥》《金色的鱼钩》《十六年前的回忆》等,人物描写生动形象,故事性强,符合儿童的阅读心理,是教材中的传统课文;有描写和平时期继承和  相似文献   

8.
学习革命文化题材课文有助于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精神。在革命文化题材课文教学中,教师要关注认知差异、教学过程、文本表达,充分发挥革命文化题材课文的教学优势,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爱国精神的滋养,从而弘扬革命精神、传承革命文化。  相似文献   

9.
由于工作的关系,我有经常与一些年轻的语文老师接触的机会。他们常常就语文教材、教学提出一些让人深思的问题,如,革命传统题材的课文,老师和学生不太喜欢,为什么教材中还要编排;如何才能教好革命传统题材的课文。年轻的老师有如此疑问是情有可原的。目前,我国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在普通小学占到了45%,这表明他们大多数出生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成长环境的差异,他们或多或少地受到市场经济和外来文化的影响,从而也影响着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现在有些人一提革命传统教育,就戴上有色眼镜,认为教材中选编这类课文有些媚俗,不合时宜。就这个问题,我想谈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革命传统教育类课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补充背景资料、品析人物细节、对比阅读、讲述故事、辨析思考等形式引领学生真正走进文本,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中蕴含的革命精神以及革命人物的优秀品质,可以把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1.
县晓晴 《小学语文》2007,(12):40-42
小学语文课本中总有这样一类课文:教学目的在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学习者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通过歌颂革命者英勇不屈的英雄事迹,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青少年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在本文中将此类课文暂称为“革命题材课文”。  相似文献   

12.
孙涵 《小学语文》2023,(7):43-46+61
革命文化是语文课程内容的重要主题,承载着立德树人的时代使命。教师在教学中,易落入双线分离、偏废其一,时空局限、难感其意,学过即止、未承其志,缺乏开发、资源浪费,缺乏整合、知识零散等误区。教师可以通过双线并行、文道统一,打破局限、创设情境,联系现实、继承弘扬,有效开发、资源整合,专项学习、全面提升等策略,有效开展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的教学,落实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3.
革命传统教育题材类课文在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它以主题单元的形式出现在高年段的课文中后,更是成为当下语文课堂关注的热点。教学中,教师应立足教科书整体,从找寻语言文字、思想价值的融合点出发,从多角度调动学生的认知与情感体验,进而落实语文要素,渗透传统文化,涵养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14.
苏教版语文教材有很多革命故事,如一年级的《吃水不忘挖井人》,二年级的《朱德的扁担》、《歌唱二小放牛郎》,三年级的《军神》、《菩萨兵》,五六年级更是专门安排了一组革命题材的课文,如五年级下册的"八一壮歌"和六年级下册的"正义必胜"。这些课文一般既有精要生动的语言,也有生动曲折的故事,更有崇高伟大的人物,因此,在教学时,要做到"三品":品文、品事、品人。  相似文献   

15.
我们总在说语文学科为工具学科,而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它的人文性。其实,汉语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一个统一体中不可分割的两个侧面。没有人文,就没有语言这个工具;舍弃人文,就无法掌握语言工具。”就是说,离开人文性就无从谈工具性,工具性必然通过具体的人文性表现,没有什么抽象的工具性。  相似文献   

16.
统编语文教材选编了不少的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这类课文承载着传承革命精神文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使命。冲突是学生思想认知上的一种情感表现。教学中,教师要发掘学生与教材文本之间的冲突,或者结合课文特点人为设计一些冲突,引导学生阅读学习;要通过还原情境、品析语言、阅读实践等途径,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获得对文本深刻的理解与认识。这样,能达到提高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教学质量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论文是继90年代人文精神讨论之后,在前人研完成果基础上,对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教育同题进行的新探索,全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人文精神及人文精神教育的概念及其内涵进行研究,为后文的论述奠定一定的基础。第二部分,主要从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原因入手,从当前语文教学现状及学生缺失人文素养两个方面,论述了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原因及意义。第三部分,主要结合语文教学实践,从理论及实践两个方面探讨了进行人文精神渗透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是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关注学生的情感、内涵。它的目标是通过在教学中对人文精神的具体诠释,使学生的语文能力有质的飞跃,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相似文献   

19.
中学语文教学中为体现“新课标”的要求.必须把人文精神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为此,教师应实施民主方式,形成学生健全人格;创设教学情境,建构学生完善的心理;注重教学创新,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社会转型期间,社会公众呈现出较强的功利性,中小学目标高考,大学目标就业,从而,我们的教育培养出了一批有知识没思想的"空白"人。然而,一个民族的独立、自强,必须要有一群"有脊梁"的接班人。语文,中国传统、经典文化传承的重要科目,也必须担起传承精神的重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