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品德与生活》的课程主旨是要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社会活动,参与身边的活动,在活动中学习有关《品德与生活》的知识,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学会正确待人处事方法,正确认识到自身在社会中价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在《品德与生活》的课堂学习中,一些教师过于重视形式,设计许多教学活动,这样反而会影响教学的效果。一些教师在课堂中一味讲解课本知识,不关心学生是否理解吸收了这些知识,这样的教学也是没有意义的。本文认为,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必须要把握教学的一个"度",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2.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良好品德、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旨在引导儿童“学会生活”。学生学习兴趣的浓淡,学习积极性的高低,是品德与生活课教学活动成败的决定因素。这种兴趣的激起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教师所创设的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3.
严宝军 《学周刊C版》2014,(12):144-145
《品德与生活》的课程主旨是要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社会活动,参与身边的活动,在活动中学习有关《品德与生活》的知识,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学会正确待人处事方法,正确认识到自身在社会中价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在《品德与生活》的课堂学习中,一些教师过于重视形式,设计许多教学活动,这样反而会影响教学的效果.一些教师在课堂中一味讲解课本知识,不关心学生是否理解吸收了这些知识,这样的教学也是没有意义的.本文认为,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必须要把握教学的一个“度”,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4.
《品德与生活》新课标提出:“合理地使用多媒体,广泛地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在活动中灵活利用.”品德与生活课是一门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品德与生活课要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运用多媒体教学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引起学生情感共鸣,指导学生行为,培养学生主体参与意识,从而有效地优化教学.  相似文献   

5.
陆文奇 《中国教师》2014,(23):40-43
<正>《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建议30条》指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资源是多样、开放的,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根据教学需要,可利用学生的经验、兴趣等生活资源,利用学校、学生家庭、社区中的各种物质设施资源,利用学校周围的社会教育机构、自然环境资源,利用学生、教师、家长、社会人士等人力资源。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时,要注意因地制宜,注重教学实效,并在课堂教学中引入鲜活的、丰富的教学资源,关注学生的生活,才  相似文献   

6.
王丽君 《考试周刊》2012,(20):130-130
信息技术与《品德与生活》课的整合,为课堂教学注入生机和活力,凸显了《品德与生活》课程的生活性、开放性和活动性:信息技术以其特有的功能,开发利用课程资源,让教材鲜活起来;现代信息技术以其强大的模拟和实拍功能,较好地再现了学生生活场景,使《品德与生活》课堂更富有生活情趣,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在多媒体计算机这样交互式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在这种开放式的学习空间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有了自主学习的天地;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更生动、逼真的问题情境,学生入情入境就会思维敏捷,适时地留有一定的空间,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7.
翻开《品德与生活(社会)》教材,我们会发现,在精美的彩页和插图之外,几乎一半是文字,一半是空白,这些空白也就是教材中所谓的“留白”。诸多空白,有着许多意犹未尽之处.它体现了教材的开放性、引领性和生成性。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关注留白,理解它的内涵,更应该善于借助这些特定的空间,  相似文献   

8.
在品德与社会课擞学中,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学生多种学习渠道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根据内容,把握信息技术和品德与社会课的结合点,实现信息技术与《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机整合,优化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9.
《品德与社会》是开设于儿童启蒙学习阶段的一门重要的综合学科,其核心理念是关注并回归儿童现实生活,培养儿童形成健全品格。插图在品德教材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本文就人教版品德教材中插图所呈现的内容、插图所蕴含的教学意义以及如何充分发挥插图的教育功效进行了相应探讨。  相似文献   

10.
<正>学生品德的培养离不开他们的生活,学生的生活空间有多大,品德与生活的内涵就有多大。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现行教学的热门话题,也是《品德与生活》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那么,如何提高《品德与生活》课教学的有效性呢?就是要让品德与生活同行。一、教学内容"生活化"《品德与生活》教材在贴近学生生活方面有明显的特点。教材都是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按照学生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家乡(社区)生活,以及  相似文献   

11.
在《品德与生活》的教学中,教师要做个有心人,精心设计学生的探究活动,让学生产生迫切获取新知识的情感,使品德与生活课成为学生求知的天地、成长的乐园,使学生乐于探究、勇于探究,获得知识和能力,真正让学生拥有学习主动权。  相似文献   

12.
“土肥料”具有促进农作物生长的针对性作用,将这个原理引入到小学品德教学中,其寓意同样令人深思。《浙江省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建议》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资源是多样、开放的,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根据教学需要,可利用学生的经验、兴趣等生活资源;利用学校、学生家庭、社区中的各种物质设施资源;利用学校周围的社会教育机构、自然环境资源;利用学生、教师、家长、社会人士等人力资源。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要注意因地制宜,注重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3.
鲜活的生活素材,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而传统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教师以教材为主,很少注重捕捉和运用生活素材,因而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非常有限。这样的教学难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课堂教学也因缺乏生活素材的注入而失去活力与动力。为此,作为新课改下的教师,要注重全方位捕捉生活素材,丰富品德与社会教学,为教学活动添彩。  相似文献   

14.
华军 《小学生》2013,(8):77-77
多媒体技术为实现新课标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在《品德与生活》的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学能拓展教学空间,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充分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有效地优化品德与生活课的课堂教学,较好地理解道德观点,促进小学生思想素质的提高。下面就多媒体技术如何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更好地发挥作用作些探究。一、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直观生动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  相似文献   

15.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强调生活的教育价值,倡导让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努力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完整生命投入的过程,成为完整心理结构参与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品德与生活教师要开发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有效的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多种的学习空间,也为学生明确道理。  相似文献   

16.
根据小学《品德与生活》的行为培养目标要求,本人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一言一行”的培养,让学生在明白道理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一、利用教材范例,让学生模仿比较低年级学生对道德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处在直观、具体的水平上,他们的道德情感具有较强的直觉性和模仿性,是与具体的道德形象相联的。因此,在教学中让学生仿照图中人物的言行,是强化养成教育的有效途径。如学习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的一天》中的《好孩子,爱整洁》时,我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情景,演示给同学们观看。让同伴指出其优点和不足,并说明理由。这样可直观地让学生认识生活中的一些习惯,然后再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同桌之间把图中的小红和小明是怎样做的进行模仿,并引导学生与平时自己在家的做法进行比较,说一说自己哪些地方是这样做的,还有哪些地方  相似文献   

17.
周秀峰 《考试周刊》2014,(49):179-179
在《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中注入情感教育,有利于学生领悟思想品德的精神实质。《品德与生活》课程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要做到以下方面:将德育观注入学生生活中;尊重学生权利和童年生活价值;提倡广义的课堂学习价值观;构建动态进步的学习知识观;加强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  相似文献   

18.
丁然 《黑河教育》2012,(3):54-54
作为《品德与社会》课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还要挖掘教材的思想品德教育功能,让学生在学习、欣赏课文中更加珍爱生命,关爱他人,正视并且克服人生的困难与挫折,提高自身品德修养。从这个意义上讲,《品德与社会》课便是沟通学生学习与生活的桥梁。  相似文献   

19.
学生是具有完整生命表现的人,面对自己参与的生活世界,他们的生命表现既有认知,也有情感、意志和行为;在现实生活中,这种种因素总是在交互作用中同时发生、同时作用于生活。只有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才能真正有效地实施教育《,品德与生活》从儿童自己的世界出发,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方式研究生活。本人在使用《品德与生活》这本教材中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20.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可见,生活对于教育具有重大价值。尤其是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师更要注重将生活素材运用到教学中,化解枯燥的理论学习,让学生快速理解和消化知识。为此,教师要深入研究,将生活素材融合到品德与社会教学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