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思政课课堂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实际教学质量有待提高。思政课“坐后排”现象逐渐成为大学生逃避、反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表达方式,严重制约了思政课教师的教学创新,成为影响思政课实效性提高的主要因素。深刻剖析后,可发现其核心原因在于高校对思政课缺乏重视,思政课教师的主导性发挥不够,大学生参与思政课的主体性不强以及多元思潮对大学生价值认同的冲击。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以教学实效性为抓手来重塑高校思政课堂。  相似文献   

2.
由于网络文化的盛行,网络文化在大学生思政教育过程的影响力也在不断加强,本文正是考虑到这一现象,对网络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作用进行探究观察,分析大学生思政教育在网络文化背景下的发展路径。本文通过文献查阅及实证调查等方式,发现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政教育领域的影响日益加强。且网络文化对整个大学生思政工作带来的影响是双面的,辅导员可借助网络平台建设、组织大学生参与宣传活动等途径,丰富思政宣传渠道,更新思政宣传理念,建设更为全面的思政教学内容,吸引更广泛的大学生群体,培养其思政意识的同时,协助其提升自身思政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3.
冯忆 《文教资料》2020,(2):166-168
改革和创新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和方法,增强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十分重要。本文以新媒体时代为视角,在考察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当代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不足的原因,揭示新媒体时代下推进思政课改革,对于增强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幸福感,改变思政课“低头族”现象具有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地位之高不言自明,但近年来作为高校思政课教育的主要对象,大学生却出现了对思想政治课产生逆反心理的现象。究其原因,包括除自身原因外的许多其他因素:教材难易是否得当,教材内容与现实是否脱节,教师教学素质是否过硬,对学生认知心理是否有正确的把握等。长期对思政课逆反心理的大学生,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培育产生消极影响。探讨这一问题,既有利于大学生思政领域的学术研究,也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大学生思政课逆反心理现象的分析,提出建议对策,以深化学界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思政课堂大学生手机控现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机深受大学生青睐,日常使用,有时还带进课堂随意摆弄,已经成为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思政课堂,大学生手机控现象也比较严重.这种行为严重影响了思政课的教育信度和授课质量,有悖于课堂教学的宗旨,更不利于大学生全面发展.分析高校思政课堂学生手机控现象的现状、原因及改进建议,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进思政课课堂教学效果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浅析大学生恋爱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80年代以来,国家对大学生恋爱问题由明文禁止转向“不提倡,不反对”,在校大学生恋爱是不可回避的客观现实,探究大学生恋爱现象发展的背景和趋势,了解大学生恋爱观及其心理,分析恋爱现象对大学生的不良影响,并探究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提高学生思政工作效果的对策,是高校思政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高校思政课对激发大学生爱国热情,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目前,高校一直都在积极采取措施推进思政课堂教学效果,虽然取得了显著效果,但是课堂沉默现象一直都是日常教学的常态,积极的课堂沉默是学生真正融入课堂的一种优质表现,有助于思政内容的传播,而消极的课堂沉默则是学生以无声的表现方式应对课堂教学的消极被动状态,会阻碍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教师作为思政课堂主导者,应积极探寻学生消极沉默背后的原因,并采取合适的措施消除思政课教学中的消极沉默现象,努力改善思政课堂的教育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的广泛使用给人类带来巨大进步,同时也产生了不少负面作用。大学生是互联网使用的主力军,大学生"宅"现象就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这一现象对网络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挑战。在分析"宅"现象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教育者应从创新教育模式、完善思政工作者素质结构、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丰富校园文化等方面深入思考并正确对待大学生的"宅"现象。  相似文献   

9.
高校思政教育是党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大学生思政素养直接影响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引发拜金主义等不良风气蔓延,使部分大学生出现了道德观念扭曲等现象,从而增加了思政教育的复杂性.高校思政教育中,倡导立德树人理念,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助力实现中国梦具有现实意义.在阐述立德树人理念,概述高校思政教育...  相似文献   

10.
学生自我管理的新观念正是试图营造、创设一种民主环境,以实现“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高质量的人才。大学生自我管理是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生命力所在,离开了大学生自我管理,大学生思政教育就失去了应有的生机和存在的价值。鉴于大学生自我管理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重要性,本文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意义入手,对当前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必要性进行了较全面和系统的分析,并就如何进行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大学生自我管理提出了一些的看法和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