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1925年,正是中国军阀混战之时,民不聊生,国力凋敝。不少青少年看不到国家的希望,一腔热血不知洒向何处,心里十分迷惘,更有一些人提倡用乱刀斩麻的决心,向中国的落后、贫穷宣战。陶行知说,在任何环境中做事,不可急于求成。比如园丁栽花木,倘只知执一利斧,乱砍荆棘,花木亦必随之受伤;何况有的虽是棘荆,却可防虫防鸟,也有益处。改造社会也一样,如不问三七二十一,挥刀一路砍去,必引起民众畏惧之心。民众对人存有疑虑,你的话便没有人听,如何还讲社会改造?要改造社会,需要有委婉的精神,走到民众前头,慢慢地领他们向前走,还要告诉他们向前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人类活动的创造本性及其在当代的凸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是靠自己的创造活动去满足自身需要的主体性存在 ,创造性是人类活动的本质特征。这种创造本性集中体现在改造自然的物质生产实践、改造社会处理人与人关系的交往实践、改造主观世界的精神生产实践中 ,其积极成果便凝结为社会的物质文明、制度文明、精神文明。创新精神的凸显 ,有其深刻的根由 ,它是当代科技革命的精神体现、是当代社会发展和两种社会制度竞争的内在要求 ,也是知识经济的呼唤。由一般意义的创造进到“创新” ,反映了工业经济与知识经济两个前后相继时代核心理念的变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一、深刻认识办好农村教育的重要意义农村是社会的基础,改造社会必须从改造农村着手,而改造广大农村,必须从发展农村教育入手。任何一个国家要实现现代化,农村教育都具有基础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农村人口众多,他们受教育的程度决定着一个国家教育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4.
脑科学简介     
研究对象转向人脑本身脑科学是一门年青的科学,只是在本世纪这门科学才得到真正的发展。而脑作为控制人们的活动、调节人体内的各种功能,并作为一个产生意识的高级器官存在,可能已是几十万年以至几百万年以前的事了。人类运用自己的脑,通过双手的劳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改造自己,使社会的物质生活和文明达到了巨大的发展。史学家们总是认为社会的进步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但是,从神经生理学的角度看来,也可以把这一切成就归之于人脑组织和功能的发展所给予人类伟大创造力的结果。没有人脑的发展就谈不到人类社会  相似文献   

5.
王晓建 《中国德育》2014,(13):67-70
正杜威认为:"教育是社会进步及社会改革的基本方法。"改造教育就是改造社会。我们的学生是民族的未来,是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如何在民主教育的实践中将公民的种子撒入他们的内心,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是我们今天必须关注的问题。因为教育是一种理想,一种追求,尤其在高考成绩备受瞩目的今天,教育变得越来越功利化的当下,我们更应  相似文献   

6.
青年知识分子的社会化要求青年知识分子重新认识自我、改造自我,并且在改造自我的同时改造社会,完成从"主观自我"到"客观自我"的转化,这是一个能动的实践过程.社会实践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既是青年知识分子认知社会的基本路径,又是青年知识分子融入社会的必然选择,更是青年知识分子改造社会的主要渠道.  相似文献   

7.
来君 《青海教育》2005,(6):16-16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对象的特殊性,预防主体的多样性和预防内容的双重性,决定了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方法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学校是未成年人的第二家庭,是他们学习知识、步入社会交往的中间地带。学校通过各种教育活动使未成年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掌握做人的行为规范.获得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人类自身的知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8.
清朝晚期,面对内忧外患的社会现实,许多仁人志士提出了以变法图强为目的的改造社会方案。法学大家沈家本的法学教育理念独树一帜,其法学教育主张主要体现在学习西方先进理念、尊重中国法律传统、多层次办学和重视监狱的教育作用等四个方面。沈家本的法学教育理念虽然对晚清中国的社会改造并没有起到实质性作用,但却蕴藏着许多智慧的思想火花,为后人留下了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9.
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建了一个在党的领导下,以各级苏维埃政权为核心,辅以各类武装或非武装的群团组织围绕其外的苏维埃政权体系。从社会改造的视域下观察,这个苏维埃政权体系是工农群众在中共领导下改造社会的工具。中央苏区依靠苏维埃政权体系赢得了革命战争的胜利,为社会改造创造条件,开展了社会改造的各项建设事业,培养了改造社会事业的人力资源,实现了苏区社会全面而深刻的变革,并为今天一以贯之推进的伟大社会革命提供了丰厚的历史镜鉴。  相似文献   

10.
陶行知的乡村教师社会改造观认为,乡村教师社会改造角色应定位于大众文化的促进者和独立性的民主促进者,乡村教师改造社会应具备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改造社会的精神三方面素质,乡村教师改造社会应通过宣传农业科技、弘扬先进文化、参与农村治理的途径来实现。在我国三农问题突出的形势下,陶行知的乡村教师社会改造观的启示意义在于:乡村教育应以农业为本,乡村教师应与农民为友,乡村教育要为农村服务。  相似文献   

11.
道德教育直接指向的是儿童作为成长者、行动者的完整生活,它是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基础的.道德教育对儿童生活的这种强调,并非为了摒弃教育的社会改造功能,而是藉由儿童的社会生活而正视由成人所主导的社会环境,并通过增强儿童对社会生活的自觉意识,提高他们对社会环境的价值敏感性,培养他们在社会实践中的行动能力,从而达到改造社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课程。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阵地,不可避免地与社会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教育者去开发和设计课程时,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怎样处理课程开发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纵观课程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人们在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时,总是在适应和改造之间摇摆不定:当社会处于稳定状态时,课程倾向于维护现存社会秩序,表现出适应社会的一面;当社会处于剧烈的动荡和变革时期,课程往往被革命者用来作为社会改造的重要手段,表现出改造社会的一面。课程究竟是应该适应社会,还是改造社会?对于这个问题,历来众说纷纭。适应论者因强调社会的稳定而主张课程应忠实于既定的社会秩序,改造论者因强调社会的变革而主张课程应具有改造社会的精神。我们比较倾向于改造论者的主张,于本文提出一个较为激进的观点:课程应当以改造社会作为自己的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13.
艺术创作与社会紧密联系,艺术家担负着时代赋予的责任,弘扬真善美、揭露假恶丑,是艺术家的责任.让更多的人通过艺术了解社会,教育他们认识社会,改造社会,使我们的社会更美好,是艺术的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社会的发展包括人类改造自然界和改造社会两个方面的进步。在实践中,人类每取得一个胜利都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科学地把握代价这一范畴,在实践中妥善地处理代价的问题,给哲学研究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鲁迅与徐讦都是肩负启蒙使命的作家,他们以不同的方式体现出相同的启蒙目的。鲁迅的痛苦是“梦醒了无路可走”,进而进发的是改造社会的强烈愿望,因而他要彻底改造这不合理的社会进而达到改造人性,是一种融合了文化、社会、政治、思想等话语的综合启蒙。而徐讦则更多的是站在普通的、共通的人性和个人的立场上,主张从人性的深处着手,剔除人性的痼疾。鲁迅以对抗的方式进行启蒙,而徐讦则以更加宽容的方式进行启蒙。他们采用不同的启蒙策略,达到了共同的启蒙目的。  相似文献   

16.
一、关于人才的概念 (一)人才的定义。有的同志下了这样一个定义,与会不少同志表示赞同:“人才,是在认识与改造自然界、认识与改造社会的实践中,用自己的创造性劳动,为社会和人类的进步作出较大贡献的人。” (二)人才的内涵。人才的内涵应该包括五个“性”: 实践性。即在实践中成才,在实践中鉴别人才。根据这一内涵,大学毕业生中除少数  相似文献   

17.
试论大学生家庭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家庭教育是人类教育实践的主要形式,是家庭互动过程中父母对子女有意识、有目的的施加的教育影响。教育实践是以人的活动为中介,将人的本质力量内化于教育活动之中,以真善美为尺度,形塑理想的人。通过塑造新人改造社会、建构理想,而改造了的社会又为人的培养提供了...  相似文献   

18.
杜威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论述了人的社会价值,他要求教育要尊重人性,以儿童为中心,培养人的科学精神和道德素养,形成建设社会和改造社会的有用才干,通过教育培养有知识、有道德、有技术、有创造精神的、各种能力和谐发展的社会化的人,改造并创建自由、民主、平等的民主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19.
探索课堂教学管理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江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立达中学是一所今年转制的普通中学,又是一所有着近八十年历史的中学,“五·四”运动中火烧赵家湾的前驱匡互生是这所学校的主要创始者之一。它以“注重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改造文化、改造社会”为办学目标铸造了学校昔日的辉煌,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办学经验,成为一所颇具地区特色的学校。因而“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办学方针自然而然应运而生,将“以人为本,立己达人”的校训铸入更深广的含义。  相似文献   

20.
鲍宇 《宁夏教育》2006,(5):21-22
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创造性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反映了人自身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反映了社会对人的发展的需要。教育只有激发人的主体意识,促进人的个性发展,提高人的内在价值,增进个体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能力,才能成为推动社会变革和发展的积极力量,实现它的社会价值。因此,教育价值是主体需要与社会需要、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