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师范专科学校是我国现行师范教育体系三个层次院校(中师、师专、高师本科)中的重要部分,在师范教育优先发展的今天,师专如何改革与发展?本文从两方面进行了探讨:一是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关系,二是正确处理好“师范性”和“非师范性”的关系,不断增强师专发展的“后颈”。  相似文献   

2.
师范院校培养师范生的师范性素质,是培养教师有别于其他职业即教师职业的不可替代性的关键性所在,师范教师的师范性是培养师范生具有师范性素质的大前提,集中体现在教师与师范生共同参与的教育教学活动的师范性劳动中,它包括师范教师的思想观念、人格情意、教学内容处理、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组织和选择、教育科研以及从教能力及艺术的师范性.  相似文献   

3.
师范高专学校的师范性特点决定了师范高专学报的师范性特点。师范高专学报的师范性特点主要表现在:教育专业的内容占有重要地位;要为促进师范高专教育与当地基础教育“对接”尽职责;重视学报与当地中小学交流。  相似文献   

4.
师范传习所是清末正规师范学堂创办完善之前的师范人才培育机构.通过对《岭东日报》的报道等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出清末粤东地区先后创办了23所师范传习所.师范传习所与地方新式教育得到较好的融合,不少学堂创设了附设师范传习所.师范传习所在清末地方师资培养方面的作用并不亚于正规的师范学堂,不能单纯将师范传习所视为师范学堂的过渡性机...  相似文献   

5.
师范精神是师范教育的精魂。东汉洛阳太学的治学理念和行为准则中蕴含着"德行高妙、志节清白、精明行修、经师人师同求"的师范精神,这一精神伴着洛阳师范学院的成长,形成了优良的师范传统,坚定了学校师生忠贞不渝的师范信念;以"敬业奉献,为人师表"的师范品格作为校训,彰显了专业院校的办学特色,展示了意蕴深厚的师范文化;师范精神的凝练、师范信念的确立和师范文化的发展,对现代师范教育乃至高等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师范英语专业的学科特点、优势,以及在新的教改形势下师范英语专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通过分析其现状和问题,提出如何突出师范特点的几点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非师范专业已经成为当前地方师范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方师范院校中如何认识和处理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的关系已上升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就师范专业和非师范专业的关系展开论述,并就如何加强师范专业和非师范专业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当代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由于受美术学院培养美术专业人才教育模式的影响很深,导致了教育实践中的工具技能倾向和文化性的缺失,脱离了师范性的本质。就当代师范美术教育现状入手,分析文化在师范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并提出应该对这种意识技术化的教育现象引起警觉并进行及时的纠正。  相似文献   

9.
10.
通过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发展演变历史,根据师范认证的三个核心理念对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该研究确立师范认证背景下的人才培养原则为"产品导向",基于此进一步构建师范认证要求下的英语师范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思路和框架,为广大师范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提供借鉴,为广大师范专业认证过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徽州师范赋     
苍苍黄岳,汤汤渐江。星交牛斗,水入四方。鸟度明镜,人行画廊。五百里黄山,耸翠向北;数千年新安,汇碧而南。轩辕炼丹,留痕三天子都;“东南邹鲁”,汪王程朱阙里。望族避乱,鸿蒙开辟儒风淳;大姓累积,演绎无徽不成镇。深山有师有学,十里而四翰林;  相似文献   

12.
《教育与职业》2005,(30):F0002-F0002,I0001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一所与共和国同龄的高等院校,位于豫北名城新乡市,坐落在广袤的牧野大地,美丽的卫水之滨,其前身是始建于1949年7月的太行公立新乡师范学校,新中国成立后,学校先后更名为平原省立师范学校、河南省新乡师范专科学校、河南省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相似文献   

13.
14.
师范专科学校处于我国师范教育系统的中间层次。目前,师专的发展受到了市场经济和新一轮科技革命的严重冲击和巨大挑战,随着社会对人才素质需求的不断提高,师专必然要向更高的层次发展,这是教育受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制约的必然现象,也是国际师范教育发展历程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80、90年代对教师形象的设计多局限于一种师范人格,这种"师范人格"的特点是:完美,"目中无人",抹杀个人的特点,笼统的理论探讨替代局部的具体情境的探讨.这种"师范人格"的实现是不可能的,设计也是不合理的,它反射出教育理论工作者深层的保守心态.本文试图在借鉴相关理论、实践和适应社会生活、文化思想、教育实践的新变化的基础上,提出以"非师范人格"来替代"师范人格".  相似文献   

16.
"师范性"是高师院校教育的基本属性。在学科(课程)教学中,"师范性"体现为学科的学术性追求与高师院校特殊的职业培养要求协调统一。高师院校文艺学的"学术性"必须具体落实到"师范性"上;只有真正做到二者的协调统一,高师院校文艺学课程教学才可能实现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师范性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本质和核心,声乐课又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如何突出高师声乐课的师范性,是新世纪高师声乐教学的重要目标。本文从“唱”、“讲”、“教”、“导”四个方面培养入手,力求突出高师声乐课的“师范性”。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关于教育“三个面向”的重要指示对于师范专科教育的教育教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以“三个面向”为指导方针,具体论述了师范专科教育如何面向现代化、现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9.
《教师教育研究》2005,17(4):F002-F002
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坐落在历史化名城保定市,其前身是创建于1904年的保定师范学校,始称“保定初级师范学堂”,创始人是我国近代名教育家严修,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  相似文献   

20.
师范院校在培养师范专业和非师范专业人才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两种人才培养模式的碰撞和交流。比较两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区别与联系,找到各自的发展方向,突出自身的专业特色,实现师范专业和非师范专业的补充交流,才能发挥师范院校在师范专业发展上的优势,加速非师范专业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