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前,我国高校科研能力评价存在评审指标过多、工作复杂、主观性强、准确性低等缺点,难以对高校科研能力正确评价。为了提高高校科研能力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在分析影响高校科研能力因素的基础上,利用概率神经网络建立高校科研能力评价模型。Matlab仿真实验表明,该模型提高了高校科研能力评价的准确率,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公正,对高校科研能力评价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基于高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培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洋  庞海燕 《大众科技》2011,(4):148-149
高校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中的新生力量,他们的科研能力直接决定着一所学校未来发展的动力和社会影响力。文章阐述了高校青年教师在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的必要性,分析了当前高校青年教师在开展科研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就如何培养和提高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出了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探索激发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的内生动力,有助于推动高校辅导员走向更加专业化、职业化的发展道路。以“广西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获得者工作先进事迹为样本数据,运用ROST-CM文本挖掘分析,结合访谈研究发现,通过认真履行职能,强化职业认同,掌握通用能力;明确岗位职责,提升职业获得感,提高专业能力;提高思想认识,感增强职业成就感,提升特定能力。由此,激活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的内生动力,不断提高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和立德树人成效。  相似文献   

4.
目前,随着体育教育的发展和普通高校体育改革的出现,对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的科研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分析河北省高校体育教师科研现状,依据现状存在的不足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高校上市公司的赢利能力以及高校科研实力之间的关系,发现二者之间相关关系很小,即科研实力较强的高校上市公司的赢利能力和成长性并不是很高,说明高校企业在加速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换代、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等方面没有起到应该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孟兰 《科教文汇》2021,(11):18-19
在高校资助体系中,精准资助与资助育人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二者相辅相成。精准资助是资助育人的基础保障,资助育人是精准资助的深入发展。针对当前高校精准资助育人工作在“三观”“三力”等方面的育人问题,文章以高校辅导员为出发点,提出精准资助育人工作的实施路径:一是提升专业素质,大力建设资助工作队伍;二是创新帮扶理念,积极探索长效宣传模式;三是深入社区生活,高度重视心理发展动态;四是开拓实践平台,精心打造特色服务品牌;五是统筹各方合力,着力构建多元育人体系。  相似文献   

7.
高校的科研效率对地区科技研究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具有较强的支撑作用。在对省际高校科研效率的研究中,采用传统DEA方法的研究较多,而该方法不能解决高校科研投入、产出时间上滞后性以及影响非单一性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通过采用改进DEA方法建立产出相对滞后的评价模型,对全国31省市2003—2009年期间高校科研效率进行评价,并依据评价结果提出相关建议,为各省市改善高校科研效率提供有效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在明确高校科研能力内涵的基础上,分析高校科研能力的构成,提出高校科研能力评价指标.采用BP神经网络对30所高校的科研能力进行评价,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训练速度快,且错误率低.  相似文献   

9.
基于模糊数学理论的高校科研能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从科研队伍、科研设备及条件、科研产出及科研管理能力四个方面构建了高校科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针对其具有很强的模糊特征,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高校科研能力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为高校识别自身的科研能力状况、增强科研能力、提升高校的排名等提供了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0.
对粤港澳大湾区20所高校科研合作网络的结构特征、内部关系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为大湾区高校的科研合作提供了参考。基于20所高校在2015年—2019年被SCIE和SSCI收录合著论文的数据,构建历年科研合作频次矩阵、Salton指数矩阵。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借助Ucinet软件,从网络密度、点度中心性、中间中心性和核心边缘分析对粤港澳大湾区高校科研合作网络进行研究。各高校被SCIE和SSCI收录的论文量、合作论文量及合作率均呈现上升趋势;科研合作网络规模不断扩大,各高校的科研合作能力稳步提升。  相似文献   

11.
刘黎明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10):244-250
基于生命自觉理论对地方高校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状况进行分析,从科研主体、科研客体和科研环境3个维度进行系统阐释,剖析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在科研方向选择、科研规划及科研意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指出生命自觉之人更能够自觉将自我生命、他人生命和外在生境进行沟通转化,并提出通过理念培育、制度重建和个人实践实现地方高校青年教师的学术自觉,以期为地方高校提高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供新视角。  相似文献   

12.
借鉴生态学中的生态位理论,对国防工业高校科研能力进行分析,将国防工业高校科研能力剖析为反映国防工业高校科研态属性的生态位占有能力、反映国防工业高校科研态和势界面属性的生态位适应能力、反映国防工业高校科研势属性的生态位进化能力三个层面,在此基础上,构建一套国防工业高校科研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以期为国防工业高校科研能力的培育与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14.
近年来中国高校科研发展迅速,为更好服务于地区经济,有必要深入探索不同地区高校科研发展的趋势规律,以充分发挥不同地区高校的科学技术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发展的作用。基于2004—2008年(不含2006年)4年中国高校科技统计资料,运用多层线性模型分析方法比较了中国31个省市高校科研发展变化趋势及其差异。  相似文献   

15.
高校科研转化能力与效率是一国科技创新的重要原动力,两者协调发展有利于高校科研的优化与稳定。本文以2012-2016年我国教育部直属64所高校的科研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因子分析、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方法)对高校科研转化能力与效率进行评价、匹配;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构建模型探讨两者间的关联性。结果显示,高校间科研转化能力差异较大,5年间变化幅度较小;科研转化效率处于增长状态,但横向差异较大;低匹配与不匹配型失调高校比例高,同时科研驱动要素与效率间关联度最高。基于此本文提出增强高校科研转化能力与效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基于鲁东大学校园新闻网的网络数据,分析了二级学院学生读书活动的开展情况。结果显示:二级学院读书活动的参与者以大一新生为主,普遍缺乏指导教师的参与;活动形式以教室内的分享交流式为主,互动性不足;以完成校图书馆倡导的读书任务为主,学院自主类读书活动数量虽少但却富有特色和深度。今后要重视发挥二级学院开展读书活动的优势,启用学院读书社团的力量并加大与校图书馆的合作力度。  相似文献   

17.
高校科研转化能力与效率是衡量其学术水平的关键因素,更是一国科技创新的重要原动力。本文以2016年我国61所教育部直属高校为研究样本,运用因子分析和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方法)分别评价有关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及转化效率,并探讨高校科研转化能力与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高校间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差异较大,不同因素对其影响程度不同;科研成果转化效率整体偏低;转化能力与转化效率非完全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对福州地区大学城7所本科院校的女性图书馆员在2010年—2020年期间发表的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从学历与职称、历年发表论文情况、论文发表期刊分布、论文基金情况、论文合作和论文主题等6个方面揭示了大学城7所本科院校女性图书馆员的科研特点和科研现状,并探讨提出了提高女性馆员科研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知识生产理论,采用DEA-Tobit两步法对2012-2016年上海17家高校的科研创新效率进行了比较,发现尽管上海市高校科研创新效率总体稳中有升,但处于效率最优状态的高校数量仍较少;其中,上海市属高校与教育部直属高校的技术效率存在显著差距,绝大多数上海高校长期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未来可以通过加大要素的投入来扩大产出。进一步分析发现,近年来上海市高校科研资源配置“抓大放小、重点倾斜”的政策导致了除上海大学外,上海市属高校科研要素投入的整体不足限制了其科研创新产出及效率提升的问题。其次,根据DEA效率评价结果构建多元线性Tobit回归模型,分析上海高校科研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计量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总体还是分类而言,现阶段上海高校科研创新的特点是人力资本的投入能显著的推动高校科研创新效率提升,而物质资本的继续投入却对高校科研创新效率产生了显著的抑制效应,亦表明物质资本对科研创新效率的倒“U”型影响已经显现,资本拥挤问题亟待引起重视。通过比较研究发现,上海市属高校进一步提升技术效率的“短板”主要在于其人力资本积累水平的不足,这一点上与教育部直属高校具有显著的差距。  相似文献   

20.
向共建研究机构外派科研人员面临困难。本研究将从社会资本对科研产出影响的角度,具体以"985"高校经济管理学科随机抽取的422名教授作为样本,运用K均值聚类分析、Kruskal-Wallis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行政职务对科研产出的数量产生显著影响,但对科研产出的质量没有显著影响;只有学术兼职的科研工作者,其科研产出的质量与数量高于同时担任学术兼职、行政职务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