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学自然学科与其它学科相比有其特定的目的内容和方法。从本质上看,它是促进小学生思维科学化的教育活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自然教学大纲》(试用)明确规定了教学目的:“指导学生获得一些浅显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培养他们的科学志趣,及学  相似文献   

2.
姜德忠 《学子》2014,(1):116-116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逐步完善,人们越来越重视教育教学活动,而小学自然科学课程有别于其它知识,它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与传统的主要学科(语文、数学)联系的也更加紧密,因此更是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通过小学自然、地理的学习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让他们产生学习兴趣,进一步探索生活现象,进而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就结合目前我多小学生自然科学教育的现状,简单分析一下如何实现课堂的有效教学,并指出自然科学对小学生身心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进而指出其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自然课是小学生学习自然科学常识的基础学科,它包含着自然科学的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广泛内容。如何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激发他们学习、探索、征服大自然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并陶冶其热爱大自然的情操,是摆在自然教师面前的重要任务。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自然课兴趣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一、提出征问诱发兴起兴趣是人们对某些事物的一种特殊认识倾向;是入门的先导,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内部动力。小学生理解能力差,不可能教育他们在很短的时间内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了解为什么要学习自然课…  相似文献   

4.
<正>科学课程是小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生形成对于自然科学初步认识的奠基阶段,科学课内容蕴含着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多门学科的知识。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科学学科在教学课程体系中的重要性更加明显。自然科学强调实验和学生的参与,这样才能够真正地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那么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观察、实验、讨论等学习活动中去,提高课堂教学小组活动的时效性,切实使学生参  相似文献   

5.
《自然》课是小学课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在自然教学中安排了大量实验演示内容。充分运用这些实验、演示给学生观察。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然现象,掌握自然知识。而且对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怎样才能使小学生对具体自然事物和现象有认识过程呢?   小学生对自然事物和现象的认识始于感知,也就是说小学生的认识开始于用自己的眼、耳、鼻、舌、手和皮肤等各种感觉器官去直接地观察客观事物和表象。同时也可用演示来加深学生的认识过程。   演示过程是由教师将直观教具或实物展示给学生看,或者向学生作示范性实验,使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演示的可以是实物、标本或模型,也可以是图片图表,还可以是幻灯、录像。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学条件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演示手段进行教学,以达到认识过程和最佳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小学科学课是由小学自然课程发展而来的新学科,它以传统自然课中的自然知识为基础,加入了基础物理与化学现象的内容。它所涵盖的内容对小学生升入初中后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小学自然教学除肩负着对学生进行一些浅显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教学,培养他们的科学志趣及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外,还肩负着对他们实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任务。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小学自然与《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有一定的联系,自然中的生理卫生部分与行为规范更是联系紧密。因此,在自然教学过程中,要恰当地渗透行为规范教育。 自然教学如何同行为规范结合起来呢? 一、自然教学前,弄清自然与行为规范的联系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共有20条,其中有12条与  相似文献   

8.
学生动手是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英山县温泉镇小学(436700)马新福《自然》课是向小学生输入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的,为他们进入初中学习理、化、生等课程打基础。但是,在农村一些偏远学校里由于人员紧,许多教师便把它当作“搭头”,教师上自然课多数是“照本宣科”。...  相似文献   

9.
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是一门综合学科,它紧密结合人类社会生活和先进科学技术,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形式的新要求出发,针对小学自然学科的特点,拓展小学教师知识面,增强其综合素质.文章简要介绍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概况,融入“素质教育“新理念,就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教学的实施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0.
在自然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对小学自然的教学目的、内容、方法进行了认真的研究,从中体会到必须充分发挥自然学科在全面培养小学生素质上的优势,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兴趣、思想品德多方面都得到提高;必须反映自然科学的精神,突出科学启蒙教育的特点,努力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1.
语文学科是所有自然学科中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它不仅可以提升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而且有助于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想有效地提升学生语言运用的综合能力,可以尝试以日常的习作教学入手。但是在现阶段,小学生在进行习作练习时不想写和不会写的现象十分普遍。文章具体阐述了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12.
安全教育就是教师工作职责。我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除了上好专门的安全教育课程、认真开展靠安全活动以外,还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小学生实施安全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享有百科全书的美誉,它的内容涉及古今中外、天文地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13.
农村小学生课程兴趣的调查及课程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江苏农村530名不同学校小学生课程兴趣的调查表明:小学生最喜欢的6门课程依次是语、数学、体育、电脑、音乐、英语;一年级与其他年级的课程兴趣而显差异,二年级至年级间的课程兴趣差异不显;排名靠前的课程也是小学生比较而好感的课程。农村小学课程结构调整应以综合课程为主,除语、数、音、体、美独立分科之外,其他内容相近的课程可以合并。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小学科学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小学课程标准提出了“面向全体小学生”“提高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的课程理念。新课标下如何教好科学课呢?一、动手能力的培养自然学科教学改革的目的,不仅是指导学生初步认识自然,获取必要的自然科学常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指导儿童参与获取的过程,学习掌握研究认识自然的科学方法。因此,在自然实验课中,我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为着眼点精心设计,努力为学生提供直观、有效的实物材料。引导学生按照认识事物的规律探索大自然奥秘。坚持生动、有趣的教学原则,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例如学…  相似文献   

15.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织部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分别落实到相关教研组和教师。其中自然科学的实践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之一,为此,我就自然科学教学中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  相似文献   

16.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自然一旦有了兴趣,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对自然知识进行探索.许多著名的科学家,他们的童年都对自然科学充满幻想,做出了许多别人认为是"傻事"的探索.小学生对自然界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和幻想.……  相似文献   

17.
<正>课程每个科目都有自身的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不论哪一种价值都会对学生学习经验有直接贡献。课程的双价值性,即可以让我们感受到课程魅力,又可以通过课程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小学基础教学的重要内容,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对小学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可以教会小学生基础信息技术与基本技能。随着网络技术与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小学生接触的电子产品越来越多。信息技术课程为小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发现和利用信息资源的习惯。信息技术课程也具有其相应的内在价值,对其他课程也产生了一定性的辅助作用。我们首先要了  相似文献   

18.
<正>识字课程是语文学习的基础课程,所学的识字内容也是小学语文学习中的重点知识,作为一名小学生,刚升入小学就需要面临学习大量文字的课程,这对小学生的能力来说确实具有一定的难度。也正是因为如此,对小学生进行识字教学的课程便成为小学语文学习中的重难点内容。在传统的小学的识字课程教学中,大多教师都没有找到适合小学生学  相似文献   

19.
模型是对自然事物和现象的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的一种表达方式,它可以表现探究对象(即原型)的各组成因素及其相互间的因果关系,反映自然事物和现象的结构、特征及内在联系,有助于人们认识和理解被研究对象。“地球与宇宙”是小学科学课程的一个重要内容,由于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于地球与宇宙方面的知识仅限于从电视、报刊、网络等途径获取的只鳞片爪的认识,没有形成系统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小学自然是对小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它的教学目的是指导学生获得一些浅显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同时培养他们的科学兴趣,以及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通过自然教学使他们受到科学自然观、科学态度、爱祖国,爱家乡、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等思想品德的教育,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低年级自然教学是对小学生进行科学教育的起步阶段,是引导学生走向学科学、用科学,逐步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出发点。如何教好本门学科,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自然科学知识呢?我们知道兴趣是儿童入门的先导,是促进儿童努力学习的动力。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