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峡库区外迁移民文化整合与社会稳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三峡大移民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阶段性成果,但如何让外迁移民定居下来不返库并自愿创业和发展,还是一个需要探索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三峡库区外迁移民的文化特征,探索有效的文化迁移和建设措施,不但是区域文化传统格局本身发生新变化的要求,而且对移民地区的社会稳定和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文化的传承和断裂——文化领域中的中国老人与儿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历史与现实两个方面,论述了中国老人与儿童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传统社会中,老人的社会角色能在对孙辈的教育中得到延长,文化亦由此传承下来。而在现代社会中,家庭的模式已发生了极大变化,尤其是在城市,老人已很少承担对孙辈的教育,传统文化面临断裂现象。文化冲突导致的文化变异突出地表现在儿童身上。21世纪要注意对儿童坚强意志的教育,对老人则要鼓励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3.
传统文化是由历史延续和继承下来的一种文化,它是人类的宝贵财富,对社会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具有非常强烈的美感。让幼儿从小接受传统文化的启蒙教育.对其今后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几年来.我进行了传统文化启蒙教育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我国悠久历史长河中留存下来的瑰宝,是中华民族之魂,要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注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及传承。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下,国内外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日益频繁和深入,外来文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造成一定冲击,推动了传统形态的转变。鉴于这一实际情况,必须加大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彰显中华文化的风华和魅力,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及影响力。本文将围绕着如何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左云 《成才之路》2011,(18):38-38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们也面临着传统文化不断遭受西方文化侵袭、不断被弱化的严峻现实。如何把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承继下来并有所创造和发展,让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始终保持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文化品格,是当代中小学教育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国内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和传播,从最初的学习普及转为对“中国道路”的思索。我们要深入探究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传统文化对现在社会的作用,发展我国的传统文化,使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更富有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7.
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数千年沉淀下来的文化瑰宝。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使学生具备传统文化深刻底蕴的同时,还能培养学生优秀的精神品格,以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本文首先分析了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合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分析了现阶段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融合现状;最后,提出了在文化传承视角下,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所谓旧方志,概指那些在过去的历史朝代里由地方官员或文人学士们编纂的地方典籍。这些典籍中记载的多是乡土旧貌和远逝了的繁华旧境,经过岁月的磨蚀以后,大多残破不堪,静静地躺在时间的角落里无人问津。按理说,这些旧典籍是可以归入传统文化的行列中的,因为编史修志是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这样的传统不仅在经济文化发达的地区拥有,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也同样拥有。据初步统计,我国历代编纂并保存下来的地方志书共有8700多种,占我国古籍的十分之一。楚雄彝族自治州虽地处祖国西南,但历史悠久,接受中原文化相对较早,历代编纂并保存下来的地方志书也有50多种,占云南省旧方志总数的八分之一。这些不同时期不同内容的地方志书,既反映出各地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多样性,又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9.
《儒林外史》塑造了一批老年人的形象,作者赋予了这些老年人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小说文本中,老年人承担起了教育青年人的重任,他们对青年人的教育不仅集中体现了儒家传统文化的思想,也展现出中国特殊的伦理教化型的社会模式。  相似文献   

10.
吕玉龙 《文教资料》2009,(10):72-73
作为商业性艺术设计门类之一的包装设计,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特征,随着社会大众审美意识的增强、设计理念的不断更新,当代设计师如何弘扬中华五千年积淀下来的传统文化,从中挖掘、继承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何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完美结合于包装设计之中,创作出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艺术感染力及地域文化特色的作品,已经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现代化不断发展的今天,中国文化传统对于现代化建设有着正负两个方面的影响作用,而在古籍整理日益重要的今天,这两方面的作用又有着独特的表现:一、古籍具有物质载体和人类思想意识相统一的特点,决定了它与文化之间的这种密切的联系。即以较为物化、凝固的形式反映人类文化。因而对古籍的整理也就成为对文化保存和扬弃的基本工作和基本手段,在文化发展中具有“承传”作用。二、文化传统是一种可以利用的文化资源,只要稍加整理,就有可能为现在和未来使用。三、在看到文化传统对现代化建设的积极作用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对其消极影响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文化渗透是指把高中英语教学融入到文化教学的大背景中,反过来说就是让文化渗透进高中英语教学中。这是一种思路,一种教学模式,对于现在以语言、语法、词汇、句型为主要内容的传统英语教学模式,这种提法还是比较新鲜的。为此,本文主要就为什么要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渗透及如何进行文化渗透这两个问题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以求教于同行。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不断的进步,生活日新月异,我们每天都在接受着新的变化。特别是对现在的小学生而言,他们几乎从出生开始就在接触新的生活和时代精神,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少之又少。传统文化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积淀,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因此,对小学生而言,了解传统文化意义重大。本文就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进行了一系列的阐述。  相似文献   

14.
中国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了当时的民族文化、民间习俗以及人文精神等,在音乐作品中得到了很好的反映和呈现,其中包括了大量的词曲、乐律和民间乐器等,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底蕴。中国传统文化在我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如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继承和发扬民族音乐,是我国目前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本文以民族音乐的概念为切入点,分析了音乐教育与文化传承的联结关系,以及民族音乐文化融入初中音乐教学的价值,然后客观分析了我国民族音乐文化融入初中音乐教学的现状,最后提出一些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中国最重要的节日之一,春节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积淀和再现,它承载着人们对团圆、健康、富足的美好向往和不懈追求,它集中展示了民族文化和民族性格。但是,在信息时代与全球化的背景下,城市的发展对传统文化的忽略、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以及商家对洋节的炒作让传统的年俗文化越来越消退。中国的社会、文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都发生着急剧的变化,城市中的春节似乎正日趋淡化。与此同时,春节前后的洋节,如圣诞节、情人节普遍受到都市青年人的青睐。如何使中国人的春节过得丰富多彩,使我们民族的重要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已经成为许多专家关注的问题。作者以河北省承德市为例从社会学的视角浅析了城市春节文化的变迁及原因,并呼吁重塑春节文化。  相似文献   

16.
浅论媒体数字化技术条件下的摄影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媒体数字化技术介入传统摄影领域,对传统摄影文化的评判依据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重新划分传统摄影文化与媒体数字化技术条件下摄影文化的标准和定位,如何重塑摄影新的艺术标准、摄影观念、审美价值体系,将会对今后摄影文化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高等农业院校是现代农业技术和理念的传播中心,高等农业院校不仅肩负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也肩负着传承和创新农业文化与发展的职责。农业高校需要把农业文明、农业技术传承下来,把农业相关学科传承下来并进行发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18.
东西方文化的基本差异主要是思维方式、信仰理念、生活习惯、国民教育不同.东西方文化发展与青年人的思想变化和追求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同的民族文化使青年人产生不同的人生追求,不同的社会制度使青年人产生不同的思想追求,不同的社会存在使青年人产生不同的精神和物质追求,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使青年人不断发展和变化.我们应当引导当代中国青年弘扬传统文化、人文文化、礼仪文化、科学文化.  相似文献   

19.
高相坛 《中国教师》2020,(3):106-10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经过五千多年的积淀传承下来的,是我们国家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智慧结晶。现在,年青一代的学生,对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缺乏必要的知识积累和情感认知。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以初中语文教材为基础,在教学中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带领学生深层次的体会,让更多的学生学习并爱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20.
作为互联网革命的产物网络文化,已经成为主宰80后一代青年人的主流文化。我们这些印刷文化的过来人,对这一新崛起的网络文化,不管喜欢还是不喜欢,都不得不认真对待。而最认真的对待方式,就是理解它,熟悉它。两种文化需要沟通和互动,两代文化人也需要对话和交流。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在传统与未来之间获得某种微妙的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