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2010年出版的《当代中国改革教程》中,作者吴敬琏研究员声称,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和中国1978年改革以来的社会主义理论或实践中,出现了一系列脱离实际的"社会主义模式"或"体制"。其中首当其冲、源远流长者是马克思、恩格斯理论中的社会主义="‘社会大工厂’模式"。因为科学社会主义在源头上就错了,所以,后来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都命中注定要失败。"怎么办?"吴敬琏的逻辑结论是中国应当"向往""欧美模式"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但是,第一,经过对马克思主义思想史和社会主义运动史的仔细考察可以看到,吴敬琏的这些观点是杜撰的,严重歪曲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实践,因此有必要对其逐一据实加以评论、正本清源。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第二,吴敬琏在曲解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和历史的前提下,提出了自己的"欧美模式"的"中国改革顶层设计",即其一是国有企业从竞争、垄断行业(含"关键性领域")退出;其二是建立不"受控的市场";其三是实行西式"宪政民主"。吴敬琏的这些改革主张,属于"华盛顿共识"的范畴。吴敬琏在阐述这些主张时,还不时以自己定义的"国退民进"、"自由市场"、"政治体制改革"来充当党中央的重大改革决策,这是非常不严肃的、反常的行为。第三,经过对西方经济学和世界格局的考察可以看出,吴敬琏选择的"欧美模式"资本主义在中国是行不通的。"欧美模式"国家出于既得利益考虑,也明确反对中国复制它们的"模式"。本文是对吴敬琏"社会主义模式论"系列评论的第一篇文章。首先从马克思主义奠基人的学说出发,拨乱反正、正本清源。其基本观点是:其一,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自己的理论是行动指南,而不是教条。他们从未提出关于未来社会先验的、普适的"模式"。相反的,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将由那时取得政权的人根据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而采取措施。顾准对马克思主义的这一重要特点也是充分肯定的。其二,由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方法所决定,马克思、恩格斯从来没有如吴敬琏所说,试图去"提出更具现实可能性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设想",遑论荒诞不经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大工厂"观点了。相反的,他们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为后人树立了实事求是、理论结合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榜样。其三,据对吴敬琏"大工厂论"所依据的两个重要学术论据的考察和解析,它们都属牵强附会,不足为凭。因此,"大工厂论"者要注意学风。  相似文献   

2.
本文是对吴敬琏“社会主义模式论”系列评论的第二篇。其基本观点如下:第一,列宁从来不承认有一个先验的、普适性的“社会主义模式”,更没有去制造这么一个东西。第二,列宁曾借用“国家辛迪加”的比喻,表达了在社会主义革命成功后,将努力实现马克思说的“人民管理制”,亦即走向“自由人联合体”的理想。这与吴敬琏杜撰的列宁…辛迪加’模式”风马牛不相及。第三,“十月革命”以后,列宁在俄国开创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新局面,但并没有来得及完成这一任务,何来一个“‘国家辛迪加’模式”的苏联“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第四,列宁提出新经济政策、建立公有制等多种所有制并存、计划与市场相结合、对外开放的混合经济体制,以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这种具有历史意义的创举,其重要性远远超过列宁认为仅仅是“临时的办法”的、短期的“战时共产主义”。而吴敬琏对此却抑前扬后,是不公正和有特殊目的的。  相似文献   

3.
90年代西方市场社会主义思潮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 90年代在欧美流行的市场社会主义思潮是西方左翼理论家在现行资本主义条件下追求实现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理论探索 ,其目的是通过寻找超越现行资本主义的替代模式来达到效率与公平的有机结合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析和评价这一思潮的复兴背景、理论模式和基本主张 ,对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4.
苏晓真 《考试周刊》2012,(73):30-31
孙中山在对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经验及西方文化吸收的基础上,融合中国传统文化有关“均富”理念,提出了以“均富”为重要内涵的民生主义学说。孙中山的民生主义主要是围绕土地和资本这两个问题来全面阐述及分析研究的,它能为当代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发展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各国都在探讨“中国模式”。但西方学者不愿承认“中国模式”的社会主义性质。“中国模式”首先应当具有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它包含了学习资本主义、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与和平发展等一系列内容。  相似文献   

6.
在《“普世价值”的“欧美模式”不能救中国(上)》中,着重评述了两个问题:第一,资本主义不能救中国,第二,资本主义怎么救中国。在《“普世价值”的“欧美模式”不能救中国(下)》中,着重评述3个问题:第一,用文武之道推行资本主义,第二,中国皈依“欧美模式”?第三,西化道路能走通?  相似文献   

7.
西方传统的社会民主主义的“第三条道路”,是一种以对资本主义加以改良为特征的“第三条道路”,既不愿认向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也不想走前苏联式的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鲜明的“中间道路”色彩。“第三条道路”的形式主要有伯恩施坦的“第三条道路”、奥地利社会党的“第三条道路”、社会党国际的“第三条道路”、“瑞典模式”的“第三条道路”等。  相似文献   

8.
一、创立社会主义竞争学的必要性在自然和人类社会中竞争现象是客观存在的.由于受文化传统和不同的政治经济制度等因素的影响,在西方,竞争早已被视为一个重点课题加以研究:从达尔文对“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一大自然竞争规律的揭示,到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资本主义制度下竞争所做的探究,竞争意识已植根于西方人的头脑中.而在我国,虽然远在春秋时代的庄子就看到了“有竞有争”,这一万物生长的自然态势,但他主张“无为”,主张与世无争.长期统治我国封建社会思想界的儒家学派标榜重义轻利、重精神轻物质,推崇“和为贵”、“忍为上”.  相似文献   

9.
弗洛姆站在西方传统的人道主义立场上批判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现实,从异化的角度阐释了自己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他认为。异化的症结所在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人“重占有”的本性:主张通过对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一系列变革来消除异化。对弗洛姆的异化理论。要给予正确的客观评价,尤其是要看到对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的启示作用。但是。他的异化理论的核心是人道主义,使他的思想陷入空想漩涡。带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10.
生态社会主义是西方绿色运动和社会主义相结合的产物。它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及生产方式是生态危机的根源,主张建立基层民主制度,发展适度经济增长模式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虽然该理论体系存在一定的缺陷,但对我国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及生态服务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1.
罗默在批判苏联模式基础上提出证券市场社会主义,主张所有公司的全部股票都被重新分配,银行国有化,政府安排有重大意义的投资,允许资本主义企业的存在,公众选举银行董事会。罗默证券市场社会主义缺乏制度保障,难以摆脱沦为第三条道路的命运,但对探索科学社会主义模式仍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有人认为,东方和西方民主的最基本原则都是“少数服从多数”,所以民主并“无东西方之分”。其实,东西方“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的范围是不一样的;在西方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即“多数人”的意志和利益得不到实现;况且,在资产阶级内部,“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实际上也遭到了破坏。“民主无东西方之分”论调的实质是抹杀民主的阶级性,目的在否定社会主义民主,主张实行资本主义民主。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民主观,在坚持社会主义原则的前提下,既要批判抵制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腐朽性和反动性,又要大胆借鉴和汲取资本主义民主的某些具体做法,努力把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好。  相似文献   

13.
“趋同论”是本世纪60年代以来在西方经济学界广为流传的一种关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制度变化趋势的理论。这种理论认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制度能互相融合,趋同为一种既非资本主义又非社会主义的制度。这种理论的倡导者是196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金获得者、荷兰计量经济学家丁伯根。除他之外,美国经济学家、新制度学派  相似文献   

14.
吴敬琏是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我国经济改革起了很大作用。顾准对计划经济的反思,对市场经济的阐述,都影响了吴敬琏。顾准对吴敬琏可以说是衣钵相传,使他们成为前后相继捍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学家。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们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以及中西文化比较的讨论中,有人提出“全盘西化”的主张。他们认为,“我们这三十年干的事情,从社会主义体制来看,是失败的”。因此要“全盘西化”,“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文化、政治、意识形态,道德所有全部的东西”,包括“政治体制、所有制”,因为“资本主义比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是虚假的”,必须把“虚假的东西仍掉”。也就是说,要去掉中国的社会主义,把西方资本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以前关注最多的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一条道路 ,他晚年致力于东方国家走向社会主义道路问题的研究 ,提出了东方落后国家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走向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这一理论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使东方落后国家先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 ;并且在这些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 ,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理论  相似文献   

17.
梁启超与社会主义学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主义学说与西方诸多文化思潮一起涌进中国。梁启超以赞誉和称颂的态度对待社会主义学说,他是我国最早介绍社会主义学说的启蒙思想家。但是,梁启超虽然赞颂欧美国家开展的社会主义运动,却不赞成中国立即实行社会主义。他主张在当时的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并力图采取有效措施来克服资本主义的弊端,希望能利用资本主义这个过渡形式,最终在中国实行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8.
新自由主义思潮在西方国家逐渐流行,对学校教育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新自由主义思潮的推动下,西方社会寻求走“第三条道路”,不断借助于政府和市场的双重力量推动教育重建,对教育理念、教育制度、学校运作模式、教育评价方式等进行全方位的改革,打破了现代教育制度的固有模式和体制.然而教育变革却使得西方“个人主义”更加泛滥,学校教育远离公平,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全球扩张.反思和批判新自由主义教育思潮为我国的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选择什么样的社会变革道路实现社会主义目标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坚持认为只有彻底打碎资本主义,才能建立社会主义新社会;而民主社会主义则认为只需在资本主义制度框架内不断改革资本主义,就可以实现民主社会主义。法共认为,苏东剧变证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都没有成功地变革资本主义,在反思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和批判民主社会主义社会变革道路的基础上,法共针对法国社会变革动因和社会变革主体的新变化,提出了新的社会变革道路——“超越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20.
左宗棠不但是主张学习西方,抵抗外国侵略的爱国者,而且他的洋务思想也带有资本主义的倾向。他作为地主阶级的政治代表,能扮演这样一种角色,那是由我国近代社会特殊条件决定的。我国近代史的开始,首先面临的是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出于反侵略的需要,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提出学习西方技术以御夷的主张。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主张并实行仿效“西法”创办近代军用和民用企业,主要是为了镇压革命,同时也有防范和抵制外国侵略的意思。外国近代技术的发生与发展是直接与资本主义相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