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运用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分析比较了文学作品<简·爱>中常用的几种修辞手法:拟人、明喻、暗喻、夸张、重复和排比的翻译.有的修辞方法可以直译并对译语读者产生同样的效果,有的则需要进行适当的改动来适应译本的风格.具体选用那种方法则取决于修辞手法在译语中被接受的程度.因此,译者不仅要能够识别各种不同的修辞手法,还必须理解其语义功能和风格特点.只要修辞手法能够自然地融入译语,并且其本意不受影响,那么就应该保留其本来的形式.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分析比较了文学作品《简·爱》中常用的几种修辞手法:拟人、明喻、暗喻、夸张、反讽、提喻、重复和排比的翻译。有的修辞方法可以直译并对译语读者产生同样的效果,有的则需要进行适当的改动来适应译本的风格。具体选用那种方法则取决于修辞手法在译语中被接受的程度。因此,译者不仅要能够识别各种不同的修辞手法,还必须理解其语义功能和风格特点。只要修辞手法能够自然地融入译语,并且其本意不受影响,那么就应该保留其本来的形式。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分析比较了《三十六计》中的隐喻修辞手法的翻译,有的修辞手法可以直译并对目标语读者产生同样的效果;有的则需要适当的变动来适应原文的风格。对于选用哪种方法较好取决于该翻译是否在目标语言中达到跟源语言近似的对等效果。  相似文献   

4.
英语谚语是在英语语言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内容丰富,来源广泛,从中可以看出英语民族在表达思想和描述事物上的手法和技巧,使我们能够准确地理解和翻译谚语。英语谚语中常见的修辞手法主要表现在三方面:词义、结构和音韵。英语谚语的翻译方法主要是直译和意译。翻译时要根据中英两种语言的对应关系来确定适用何种译法。原语和译语完全对等时,多用直译;原语和译语部分对等时,可套用相似的译语谚语;原语和译语不对等时,最好采用直译加注的方式。  相似文献   

5.
汉英广告翻译应以目的功能对等为指导性原则,并且从译语的语言风格、译语读者感受和译语文化背景来探讨可行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6.
简论英语谚语的修辞手法及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谚语是在英语语言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内容丰富,来源广泛,从中可以看出英语民族在表达思想和描述事物上的手法和技巧,使我们能够准确地理解和翻译谚语。英语谚语中常见的修辞手法主要表现在三方面:词义、结构和音韵。英语谚语的翻译方法主要是直译和意译。翻译时要根据中英两种语言的对应关系来确定适用何种译法。原语和译语完全对等时,多用直译;原语和译语部分对等时,可套用相似的译语谚语;原语和译语不对等时,最好采用直译加注的方式。  相似文献   

7.
张怡云  葛畅 《现代语文》2016,(4):152-154
功能对等理论注重利用自然恰当的译语再现源语的风格和意义,力求译语读者与源语读者能获得相似或相同的阅读感受。在翻译中国古典诗歌时,译者应确保源语和译语在内容、风格、韵律和形式等方面的对等,使译本读者能从中理解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蕴,也可以体验到诗歌形式美和韵律美,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播也大有益处。本文试图从功能对等理论角度将《陋室铭》三个译本进行比较、分析,找出最能让译本读者了解原诗意蕴且产生与源语读者相同阅读体验的译本。  相似文献   

8.
功能翻译理论对实用翻译有强大的指导意义,它能够为水利行业英语的翻译提供有力的理论保障。译者能够在其三大法则的指导下并结合功能翻译的文本分析理论,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方法和技巧,实现水利行业英语译文在译语文化环境中所期望达到的交际功能目的。  相似文献   

9.
在鄂西流传的"打丧鼓"习俗历史悠久,具有多重民俗文化内涵,集中体现出土家族的图腾崇拜、祖先崇拜意识和直面死亡、积极乐天的民族精神。丧鼓词内容丰富多彩,有的回忆民族起源、缅怀祖先功绩,有的历叙父母养育之辛劳,有的表现爱情,有的缅怀亡者。丧鼓词的语言艺术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呈现出生动形象、通俗洗练、诙谐幽默的风格,具有多重美学特征和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10.
文学翻译的风格与译者原语和译语的互文性知识密切相关 ,原语本族语者和译语本族语者进行合译能更好地达到风格的忠实体现。  相似文献   

11.
修辞的理解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修辞格分为两大框架———语义型修辞格和结构型修辞格[1 ] (P1 1 4) ,并运用奈达博士的“功能对等”理论探讨分析对它们的理解与翻译 ,因为“功能对等”即“动态对等”理论强调受众效果 ,即译文读者和原文读者能得到近似的、同等的理解与领会  相似文献   

12.
翻译目的论将翻译目的作为所有翻译行为所应遵循的首要法则,即目的决定方法,认为:翻译是有目的的跨文化交际行为。从翻译目的论的角度,对《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汉译本进行分析,发现译本对于中国读者而言是"充分的"、"可理解的"和"可接受的"。  相似文献   

13.
抽象名词广泛应用于各种文体是现代英语的一大特点。英语抽象名词主要由动词或形容词派生而成或由动词短语和介词短语转化而来。抽象名词意义虚泛,概括性强,具有言简意赅的效果。抽象名词的理解难度较大,英汉语言转换时易产生误译或生硬不自然的译文,因此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为避免出现不符合汉语习惯的译文,英汉翻译中,译者在正确理解抽象名词的基础上,对其可作一些翻译处理:抽象名词译成动词;用实体词取代抽象名词;借用修辞手法使抽象词义具体化:抽象词语义重心译成具体词语义重心:抽象名词译成句子。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2006年奥斯卡获奖影片《断背山》为例句素材,通过对译文中出现的“英语式的汉语”、“罗嗦”、“文化干扰”以及原语影片对白中出现的修辞、语误、行话或专用语的分析,强调字幕翻译应在简明易读的基础上对原语的各种功能进行兼顾、取舍或保留。  相似文献   

15.
成语是语言的特殊组成部分,从内容方面而言是可译的.如果能同时在译入语中保持源语成语的形式和内容,则是理想的翻译.否则,可以牺牲成语的形式而翻译其内容.直译法、意译法、直意译结合法、借代法、减译法、增译法、解释法是七种常用的汉语成语的英译方法,其中以直译法最为重要,它能够在译入语中保留汉语成语的民族色彩、语言形象和修辞特征.  相似文献   

16.
意境美,构成毛泽东诗词的一个显著特征,而意境美的实现,离不开一系列修辞格的运用.诗人毛泽东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而不落俗套,从而创造了诗词的独特意境.在翻译的过程当中,修辞信息一旦丢失,原作的审美信息就会受到削弱,原文的风格也会受到扭曲.因此,修辞格的翻译,至关重要.本文对毛泽东诗词中互文、设问、指代等三种修辞格的英译,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7.
将功能对等作为一种理论指导和评价标准应用于英语商业广告翻译,从词汇、句法、修辞和语境层面探讨语篇分析作为一种方法在翻译过程中的应用,提出一个针对英语商业广告的翻译模式。  相似文献   

18.
翻译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修辞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修辞者是译者本人,观众是广大的译语读者,而修辞的产品则是翻译的译本.翻译的成功与否,主要是看读者是否接受并认同你的译本,是否达到了预期的修辞效果.因此,作为修辞者的译者就必须仔细分析原著的修辞特色,然后用"最贴近的自然的对等语"来再现原著的这些修辞特色, "使译文和原文达到功能对等",即使译文和原文在内容、形式和风格上达到"同一".  相似文献   

19.
孙静 《海外英语》2014,(20):162-163,167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riginal and its translation by interpreting Benjamin’s three metaphors from his The Translator’s Task. The exploration starts with the metaphor of“the tangent of a circle”,where it is interpreted that although the translated version should be faithful to its original in terms of meaning,yet it is a deviation due to different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 Then,in the metaphor of“afterlife”,the discussion demonstrates that the translated version proceeds from the original,but the original depends on it for its survival and afterlife in different eras. Later,based on the metaphor of“fragments of a vessel”,the author states that the original and its translation are equal and complementary,just like the fragments of a vessel,responsible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renewal of each other through translation. Finally,it is concluded that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ir relationship can offer us a new perspective in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practi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