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纽约日报》发行量从50万增长到70万,新闻摄影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生活》的再度停刊,美国新闻摄影发展的重心从杂志向报纸转移;自由摄影师是美国新闻摄影报道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2.
《新疆新闻界》1987年第6期发表一篇谈论新闻摄影的短文,题为《新闻图片要抓拍与摆拍相结合》(以下简称《结合》)。我认为,该文的论点是错误的。下面谈谈自己的看法,与该文作者粱小青同志商榷。一、新闻摄影不允许摆拍。新闻摄影是运用摄影手段对新近发生的重要事实的报道。它要求迅速及时地拍摄有新闻价值的事实,以高度的真实性和强烈的现场气氛(或日“典型的瞬间”)来反映生活的主流和本质,表现人物的精种面貌。新闻摄影的最大特点是纪实性,在拍摄  相似文献   

3.
2002年5月15日,《人民摄影报》一版刊登了《组照的困境》一文,提出新闻摄影目前出现的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好的深度报道越来越少了”。文中以刚刚结束的2001年新闻摄影评选为例,《人民摄影报》第十届新闻摄影作品评选空缺的9个单项奖,无一例外是组照,第十二届中国新闻摄影作品复评暨2001年全国新闻摄影作品年赛的8个金奖全是单幅。 另外,中国第一家开辟专题摄影  相似文献   

4.
新闻摄影改革是报纸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要搞好报纸新闻摄影改革,就要研究世界新闻摄影发展的总趋势,研究新闻摄影在报纸中的地位、作用,研究如何发挥新闻摄影的优势。报纸发展的总趋势纵观新闻摄影的发展,图片新闻在报纸上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黑白到彩色的过程。世界上最早的印刷报纸,是1566年意大利的《威尼斯政府公报》。报纸度过了314年无照片时期,直到1880年3月4日美国纽约的《每日图画》报,才在世界上印出了第一张有照片的报纸。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新闻照片作插图的报纸,在欧美风行起来,到30年代欧美报纸由于采用照片急剧增加,图文并重的  相似文献   

5.
2010年,《牡丹江晨报》推出了视觉·深度专版,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通过新闻策划以摄影手段开展深度报道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在此,笔者将《牡丹江晨报》开展新闻摄影报道策划的感受作以浅议。一、策划在新闻摄影报道中的作用新闻摄影报道策划是新闻策划概念的延伸和内容的丰富,它使新闻策划范围更加广泛。对新闻摄影报道策划,笔  相似文献   

6.
在新闻摄影事业的发展中,我们欣喜地看到,业余新闻摄影在崛起。近两年在新闻摄影展览、比赛中获奖和报刊中采用的不少优秀新闻照片,例如《又一艘出口轮船下水》、《座舱里的车老板》、《华山抢险》、《白鹤越冬之谜》、《试讲之后》、《金龙狂舞》……,都是出自业余新闻摄影者之手。其中有基层宣传文化部门的摄影干部,有工人、教师、学生、  相似文献   

7.
新闻组照《黄石村民在印尼客机坠毁中遇难》继荣获第十二届(2005年度)福建新闻奖(新闻摄影部分)二等奖之后,最近又荣获2005年中国地市报优秀新闻摄影作品金奖。这也是本人继2003年度新闻摄影《放鞭炮岂能驱邪保平安?》和2004年度新闻摄影《日夜守着电话机,祈盼儿子平安归》分别荣获第十届(2003年度)和第十一届(2004年度)福建新闻奖(新闻摄影部分)一等奖之后的第三次获省级以上新闻摄影的一等奖。这在莆田当地新闻史上属少见,也是本人始料不及的。但细想起来,这近三年“偶然”的新闻摄影“三连冠”蕴含着一定的必然,也包含着《湄洲日报》老总的良苦用心和甜酸苦辣。  相似文献   

8.
《新闻图片剪裁50例》一书由葛新德、衡国良编著。葛新德高级记者,1934年出生。1949年9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起先后任《西南画报》、川南军区、《空军生活》杂志、《空军报》、《山西日报》、《陕西日报》摄影记者。著有《摄影美的探索》、《摄影美的创造》、《昨天的瞬间》、《新  相似文献   

9.
赵昊 《青年记者》2017,(31):89-90
随着民国时期报业发展与印刷技术的进步,图像传播的功能愈显重要.伴随着都市文化的兴起,知识分子们以积极的“人世”精神关注新闻,通过图像拍摄与传播表达对时事的见解.新闻摄影得以迅速发展,对其内涵、性质与价值的研究初见端倪.1927年,摄影家林泽苍应《良友》画报编辑梁得所之约,在《良友》第18期、第19期发表了《新闻摄影之商榷》(以下简称《商榷》),①“就新闻摄影提出下列四个问题:摄影记者之指南、摄影记者在社会之地位、摄影记者之种类、新闻摄影之实施……有关新闻摄影的定义、性质及要点的研究指导意义,以及新闻摄影的经验之谈等,对指导当时的新闻摄影起到了积极作用”.②本文以《商榷》为考察中心,研究民国时期的新闻摄影理论.  相似文献   

10.
我原是个工人,十分喜欢摄影,但对新闻摄影感到头痛,一遇到新闻事件,总是有一种躲避的心理。一是怕拍了不能发表;二是怕文字表达能力差写不好说明文。一次向影友请教怎样写新闻照片说明时,无意中发现一本1986年第7期的《新闻与写作》。翻开目录,有“通讯、消息、新闻基础知识……”等讲座,还有摄影讲座,我一下子把刊物中顾德华写的摄影讲座《抓拍·生活·技术》一文从头到尾读了  相似文献   

11.
论文缩微     
《新闻前哨》2004,(8):79-79
用新闻的眼光 看新闻摄影 赵力军在《中华新闻报》上撰文说,承认新闻摄影是运用摄影手段作现场纪实的新闻报道形式,却又把它归类到造型艺术的一种摄影艺术,这种观点在新闻摄影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许多人在进行新闻摄影采访时,自觉不自觉地运用艺术创作的手段,把新闻采访当作了艺术创作。用艺术的眼光看新闻摄影,就能将普通的生活形象转化成感人至深的艺术形象,这似乎是新闻摄影记  相似文献   

12.
陕西新闻摄影学会举行学术讨论会,就我省青年摄影工作者潘科、侯登科拍摄的系列照片《出征》(见封二)进行了讨论。与会同志指出,《出征》荣获全国新闻摄影一九八五年作品展览银牌奖后,全国摄影界和广大读者撰文,褒贬疑誉,莫衷一是。《中国青年报》先后发表这组系列照片和评论文章,还开辟专栏进行专题计论。《新闻摄影》、《大众摄影》、《中国摄影报》等报刊也都程度不同地刊登照片、发表消息和文章。上海新闻摄影学会专门组织讨论会  相似文献   

13.
今年5月,是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50年,也是《晋察冀画报》创刊50年及其创建者沙飞诞辰80年。届时,我国新闻摄影界将举行大型学术研讨活动,总结革命摄影工作优良传统与宝贵经验,探究新时期新闻摄影的改革与发展,使新闻摄影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在我国摄影史上,沙飞是自觉地提出并实践“摄影即武器论”,以摄影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服务的第一位革命摄影家,又是最早深入敌后,成为八路军第一名新闻摄影记者及敌后我国人民革命摄影事业的主要开拓者。是他和他的战友罗光达以及其他同志在1942年,在中国敌后抗战最艰苦的年月,创办了我党  相似文献   

14.
沙飞是我军第一位随军新闻摄影记者。作为中国摄影史上划时代的人物,沙飞以年仅38岁的生命,留下了1221幅照片,《鲁迅与青年版画家在一起》《白求恩大夫的工作生活情态》《古长城的战斗》等,以生动而真实的画面,为中华民族留下了最珍贵的历史瞬间。本文对沙飞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摄影实践和摄影思想做一个梳理。  相似文献   

15.
《新婚诀别》是我从事新闻摄影工作17年来印象最为深刻的摄影作品之一。这幅新闻照片以现场抓拍的手法,记录了新婚45天的巡警妻子曹秀仪,同因勇斗歹徒而光荣牺牲的丈夫杨冠生遗体告别时的感人场面。它首先在《广东公安报》上刊登,随后被《羊城晚报》、《人民摄影》报、《陕西日报》这和《岭南新闻探索》等报刊先后刊用。曾获得“万和杯”全国晚报新闻摄影大赛一等奖、1995年度“广东省优秀新闻摄影作品评选”一等奖、1995年度“广东新闻奖”一等奖、第十五届“中国优秀新闻摄影作品评选”金牌奖、以  相似文献   

16.
2009年金秋,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中国红色摄影史录》,作为献给新中国60华诞的一份厚礼。全书分正编、副编,总计120余万字,1600多幅图片,是对革命战争年代中国解放区新闻摄影历史的真实纪录。正编又分《叙事篇》和《影像篇》,《叙事篇》写的是中国解放区摄影发展概况,包括摄影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选择与判断──记世界新闻摄影大师罗玛诺·卡格诺尼高世屹译罗玛诺·卡格诺尼,(RomanoCagnoni)1935年生于意大利,专门进行专题摄影采访,形成了独特的杂志风格。他的照片刊登在《观察家》、《巴黎竞赛报》、美国《时代》周刊、《生活》周刊、《新闻...  相似文献   

18.
一、突发新闻在新闻摄影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外新闻照片给人们脑子里打下烙印,使人过目不忘的是哪类照片呢?是突发事件新闻照片。1988年《世界新闻摄影展览》在中国革命博物馆展出引起轰动,观众挤倒了展板,最吸引人的是那些突发事件新闻照片。如《浅沼遇刺》、《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在我国的新闻摄影史上也产生过一大批优秀的突发事件新闻照片。如《日军轰炸上海南站》、《洪水  相似文献   

19.
进入2008年才几个月,假新闻照片事件就时有发生。CCTV影响2006年度新闻记忆特别节目图片奖《青藏铁路为野生动物开辟生命通道》(刘为强摄)被曝光造假。《人民摄影》2007年度新闻摄影比赛刚刚揭晓,获非突发新闻组照金奖的《为什么不回家》(王一摄),因涉嫌有假,被取消获奖资格。2004年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自然与环境保护新闻类单幅金奖《广场鸽接种禽流感  相似文献   

20.
《楚天都市报》市民生活化的定位特点,为新闻摄影发挥其独特优势,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与以往一些报纸新闻摄影风格相比,都市新闻摄影的可选题材更广泛,报道手法更多样。以下仅就《楚天都市报》新闻摄影取材、摄影观念以及新的图片报道形式等问题,略作探讨。一、把镜头更多地对准市民生活服务于办报方针和整体新闻报道的需要,是摄影记者基本的工作职责。从都市报的定位出发,摄影工作要搞好眼务。理所当然地要把采拍重点和摄影视觉更多地放在广大市民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