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年,东德和西德,这一被冷战铁幕割裂开来的地缘政治现实,是两德统一后的新电影主题之一。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德国影片《再见列宁》,再现一段轰轰烈烈的大历史在普通人家的浓缩——信仰与谎言在一个危机四伏的年代的重重交叠;小人物的命运、其精神与心灵的冲突以及挣扎,还有对不同意识形态的重新思考,在这部电影里被演绎得时而沉重深刻,时而举重若轻。  相似文献   

2.
其实在很多时候,我们的一些行为,尤其是对与自己关系很亲密的人,往往以爱的名义,行的却是仇恨之实,这就是所谓的"爱的谎言".我们必须认真了解这一点,否则我们会伤害到自己最重要的亲密关系,自己尚懵然无知.爱,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爱,永远需要学习.  相似文献   

3.
心理学研究表明,其实在很多时候,我们对他人,尤其是对与自己关系很亲密的人,往往在爱的名义行的却是仇恨之实,这就是所谓的"爱的谎言"。它使我们常常会伤害到他人而自己尚懵然无知。我们只有剥开事情的真相,了解到这一点,才能走出"爱的谎言"。  相似文献   

4.
纳博科夫《洛丽塔》与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均塑造了偏执的人物形象,表现了形而上与形而下冲突的悲剧。不同之处在于,前者体现的是一种“审美之爱”,一种作家对现实的疏离;后者体现的是一种“信仰之爱”,一种女主人公对诗意的迷狂。  相似文献   

5.
对余光中《民歌》的欣赏,人们不太会注意到发起于1966年末的台湾“中华文化复兴运动”。余光中在《民歌》中抒发对民族文化精神强烈的认同感和传承这种民族文化精神的使命感,虽然不是那场政治运动的传声筒,但也无法摆脱这一特定的时代背景。解读台湾“中华文化复兴运动”这一背景,有助于我们更全面、更客观、更公正地解读余光中这首《民黝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语言在民族和民族主义的构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语言具有较强的民族性,是特定文化群体的标志,更易于人们产生民族认同感和感情的共鸣,对于民族语言的研究得到越来越多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文以《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为研究对象,分析语言在民族主义的产生、散布以及民族文化构建中的重要意义,从而了解语言和民族主义的"想象共同体"建构之间的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7.
欧·亨利的名篇《爱的牺牲》运用漫画般的笔触,为我们展现了19世纪美国草根阶层生活的无奈与艰辛,表达了作者对幸福真谛的理解:只有"爱"才是幸福的真正源泉。  相似文献   

8.
9.
倪雪坤 《文教资料》2005,(31):122-123
<玻璃>以现实的具有当下生活气息的爱情故事给我们展示了这个时代信仰的混乱,用诗人这样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群体,探讨他们的信仰的失落和新的信仰选择的艰苦历程,并以基督教关怀下的视野给我们展示了一场充满张力的当代人信仰状态.  相似文献   

10.
"因爱而爱"是勃朗宁夫人《葡萄牙人十四行诗集》中第十四首诗歌的主题。本文从审美角度解析了该诗及其译文。  相似文献   

11.
中西方由于拥有不同历史、地处不同地域、深受不同的哲学思想指导行为。一直有着不同的文化表现。本文从影视作品这个角度,分析中西方文化的相同点与不同之处,使我们今后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更加顺畅,更加游刃有余。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内外影视作品的不断交流,影视作品翻译成为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影视作品篇名、字幕翻译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观众真正了解原著内涵的程度。优秀的翻译能够使目的语观众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原作品的真正意图,获得与源语观众相同的感受。而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由于充分考虑到目的语读者的理解和要求而成为指导影视作品翻译的重要理论。  相似文献   

13.
胡锦涛主席所提倡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内含着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包含着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集体主义原则以及“爱祖国、爱劳动、爱科学、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将“八荣八耻”的解读与高校特殊群体“研究生”相结合, 有助于帮助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真正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现象古已有之,引人深思的是,近几年这种现象在大学和科研机构愈演愈烈。究其原因,与自古以来把"学而优则仕"异化为读书做官,以及现在社会流行的"官本位"有关,其实,"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其所体现的是儒家"内圣外王"的政治理想。正本清源的"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值得我们今日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5.
张爱玲对人生"荒凉"的感悟自然带上了她与生俱来的性别体验,当我们重新审视张爱玲作品中的婚姻观时,在一层温情脉脉的面纱后面有的只是一份冷酷的现实和残酷的清醒.  相似文献   

16.
文化认同是民族地区建设和发展的关键,它有利于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经济繁荣;有利于对中华民族整体文化的认同,使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在民族和谐、地区稳定的基础上不断增强,提升综合国力,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而临潭万人拔河这一民俗活动中所体现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很好的折射了文化认同和民族和谐之间的紧密关系,本文试作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7.
试论英语视听说课程中英语影视作品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为英语视听说采用影视作品进行教学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可行性。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表明,影视作品在英语为第二语言的教学过程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分析英语影视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出发,结合影视作品的优势阐述了影视英语教学的教学原则以及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8.
从小区域内对各民族的民族认同归属感和文化认同趋向性为切入点,以"大杂居,小聚居"为地理分布特征,对滇西边境地区腾冲县团田乡各民族心理意识状态进行取证、分析,以一个小区域的调查研究来展示内容繁杂的民族认同现象,从而显示出民族认同的历史趋向性和必然性。  相似文献   

19.
小康社会是中华文明转型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最突出的特点是,在原有的社会生活的三大领域(经济、政治、文化)之间,将会出现一个公共领域.公共领域的出现,将改变中国传统社会权力"私密化"的格局,在促进政治文明建设的同时,实现整个社会生活的重新整合.而社会生活的这一变化,又为中国共产党实现执政思维转型,进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美人”是中国古诗的重要原型.在“美人幻梦”的书写方式中,“美人”具有多重蕴含:爱与美合一的美人,爱欲的美人,象征意义的美人,神女则是“放荡”的美人.“美人”实质是古代男诗人们爱欲、功名、审美三位一体的理想对象和象征.对“美人幻梦”的书写是由于爱欲与礼的冲突以及古代男诗人们普遍的心理补偿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