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辽地区地形复杂气候多变,气象灾害种类多,频率高,危害重,损失大.主要有干旱、暴雨与洪涝、大风沙尘暴、寒潮风雪、霜冻、冰雹等.本文通过对通辽市大风和沙尘暴气象灾害的相关资料的搜集研究,分析大风和沙尘暴灾害的一些特点,并提出相应的减灾对策.从而达到减轻灾害损失之目的.为实现宏观决策,保护农牧业生产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环境和生态危机是当今世界最引人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其中特大沙尘暴作为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已成为破坏生态与环境的一个突出因素,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沙尘暴灾害产生于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组成的复合生态经济系统之中,不仅是一种生态经济现象,而且具有生态经济性质。一方面,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具有明显的负面作用,成为诱发沙尘暴的重要人为因素;另一方面,特大沙尘暴灾害既对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起着破坏作用,但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又对人类社会的生态进化起着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少年科学》2014,(4):24-25
<正>沙尘暴是一种突发的、高强度的风沙灾害,其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沙尘暴黄色预警信号防御指引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沙尘暴工作。关好门窗,加固围板、棚架、广告牌等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妥善安置易受大风影响的室外物品,遮盖建筑物资,做  相似文献   

4.
【知识点击】气候资源、气象灾害及其防御是历年高考的重要考点之一.需要掌握的主要知识如下:(1)气候资源与其他自然资源的异同点。(2)气候资源对农业、建筑、交通等的影响。(3)台风、暴雨洪涝、干旱、寒潮、沙尘暴灾害的形成、危害及其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5.
全球性森林砍伐、采矿、过度放牧以及河流枯竭使全球的沙尘暴灾害愈演愈烈。  相似文献   

6.
李桦 《地理教育》2003,(5):26-26
一、我国的四大自然灾害1.气象灾害我国的气象灾害包括洪涝、干旱、低温冷害、冰雹、沙尘暴等。在诸多自然灾害中,气象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最大。每年我国由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各种自然灾害总损失(平均每年约720~870亿元人民币)的57%;由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死亡约占全部自然灾害死亡人数(平均每年约1~2万人)的40%。而且,气象灾害的频度、强度及造成的损失有上升的趋势。在过去的2200年间,我国共发生大水灾1600多次,大旱灾也有1600多次。1997年以前的508年中,称得上“风调雨顺”的年份仅有7年。特别是20世纪的最后十年,我国…  相似文献   

7.
"沙尘暴天气监测、预警系统的研究"项目提升了我国对沙尘天气的实时监测、预警 和预报业务技术水平,为国家防治沙尘暴灾害的决策和行动提供了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松山区是我市沙尘暴多发地区,对农牧业生产均造成很大影响.本文叙述了沙尘暴的成因及对农牧业生产影响和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9.
《地理教育》2011,(6):60-60
每年春夏之际,大自然总会定期用沙尘暴来考验我们。沙尘暴不仅是一种地域特征明显的环境灾害,而且是一种时间特征突出的气象灾害。在时间上,沙尘暴主要出现在每年的2~5月,这段时间发生的次数占全年总数的3/4以上,其中又以三四月最为频繁,几乎占全年总数的一半。这是因为春季气温回升,风速较大,雨季未到,  相似文献   

10.
自然灾害是指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包括火山、地震,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也包括洪涝、干旱、台风、冰雹、雪、沙尘暴等气象灾害,  相似文献   

11.
分析灾害的特征及类型,可以发现,所有灾害的背后均有人为的因素。因而,提升人类自身应对灾害的能力,是全人类共同的任务。灾害教育学,就是要以人类的立场,关注人类的教育怎么应对自然的、人类自身的各种各样的灾害,从根本上反思和解决人类在发展观、价值定位、发展模式以及发展路径选择上的种种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在阐述了我国灾害教育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灾害的特征、结合地理的学科性质及地理教育的时代发展要求,论证了在初中阶段地理教育进行灾害教育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现代社会随着自然灾难的增多和人为灾难的产生,人们对于灾难有了更多的认识。在"5.12"特大地震以后,对于地震灾区的中小学灾难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本文结合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主要分析了现阶段灾难教育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搜神记》为六朝志怪小说之代表作,学界对其关涉甚多,然观学界之研究成果,对书中自然灾害之书写关涉不足。通过梳理《搜神记》中的自然灾害书写,可知《搜神记》中自然灾害数量众多,除对自然灾害书写以外,作者还记述了应对自然灾害之措施,对灾害史研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同时,《搜神记》中的自然灾害书写,亦具有篇幅短小凝练、风格奇崛、情节曲折之文学特点。最后,《搜神记》自然灾害书写亦具思想义涵,其中既有天人感应之思,又有根治现实与强烈的忧患意识。探其缘由,实于干宝其人生平,思想与时代思想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15.
基于随机抽样问卷与入户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陕西省略阳县不同居民对地震灾害的感知作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略阳县居民对地震灾害的认知度偏低,位于2、3等级的占居民总数的83.1%;(2)不同类型居民对地震灾害感知的差异性显著,表现为男性认知度略高于女性,大专以上,高中(中专)学历居民相对其他文化程度居民认知度较高,公职人员、学生、商业者相对其他类型认知度偏高;(3)略阳县居民获取震后信息的主要渠道是广播电视(81.2%的居民)和政府信息发布(72.7%的居民),存在传播渠道和内容的不对称现象。不同居民地震灾害感知的研究,对政府防灾减灾决策提供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16.
我国洪涝灾害加剧的社会因素分析与减灾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分析了洪涝灾害增长的社会因素:环境的改变,人类掠夺性垦殖活动,防洪工程的修建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防洪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17.
永州市洪涝灾害的成因机制分析与减灾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永州市的洪涝灾害具有高频性、多发性、重灾性、季节性和区域性等特点。根据区域自然灾害系统理论,作者认为其特点是山丘区孕灾环境、暴雨型致灾因子和脆弱性承灾体综合作用的结果,并提出了控制山区水土流失,发挥生态减灾功能、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提高洪涝防御效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农村免灾能力和完善综合减灾行政管理体系,提高全社会抗灾水平等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18.
论自然灾害风险的综合行政管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自然灾害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因素,甚至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安全破坏因素。因此,在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过程中,要加强对自然灾害风险的管理工作。根据当前各国及地区对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行政管理模式,以及区域自然灾害系统复杂性和链性的特征,提出建设区域自然灾害风险的综合行政管理体系,即“和则”、“合则”与“谐则”共存,“和度”、“合度”与“谐度”合一,纵向协调、横向协调与政策协调集成为一体,减灾资源高效利用的“三维矩阵管理”模式。以此加强辖区减灾区划、立法、规划、风险管理标准、规范、指标体系,以及应急预案编制、物资储备、应急行动、救灾救济能力建设。据此,提出中国各级政府构建辖区自然灾害风险的综合行政管理体系,即组建辖区“自然灾害风险管理局”,下设减灾法规、信息共享、科技、应急管理、应急行动、物资储备、救灾救济、装备管理等部门。在此基础上,明晰并完善辖区现有的气象、海洋、地震、地质、水旱、生物、火灾与病虫害等主要自然灾害的监测、预报与预警、风险评价、应急预案编制等相关专业技术的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容灾系统的通用性,以及提高灾难发生时切换的速度,尽量保持业务的连续性。我们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容灾方案,就是基于网络数据流的容灾方案。  相似文献   

20.
灾难教育不仅从技术上提供应对灾难的应急措施与应变能力,而且更以一种非常态的方式让学生领悟生命的重量,开启对生命的热爱与敬畏,进而构成对当下生命教育的启明.作为开展灾难教育的主阵地,学校应将其纳入常规化、系统化的生命教育领域,通过整合与渗透的方式使生命的无上价值与尊严得到应有的尊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