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的重视程度逐渐凸显。然而,我们也发现,在大众传媒的许多报道中,负面形象占有相当比例。在对个别事件和一般化的对社会共同体的形象塑造中,媒体在报道上存在着“污名化“、“贴标签“的倾向。如果将某一社会共同体的偏向负面的特征刻板印象化,并由此掩盖其他的特征,就会形成对这一社会共同体的歧视,包括反映在大众媒体上的语言性歧视。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的重视程度逐渐凸显。然而,我们也发现,在大众传媒的许多报道中,负面形象占有相当比例。在对个别事件和一般化的对社会共同体的形象塑造中,媒体在报道上存在着“污名化“、“贴标签“的倾向。如果将某一社会共同体的偏向负面的特征刻板印象化,并由此掩盖其他的特征,就会形成对这一社会共同体的歧视,包括反映在大众媒体上的语言性歧视。  相似文献   

3.
我国《民法通则》第101条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和公布他人隐私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牛津法律大辞典》把名誉定义为:“是对道德品质、能力和其他品质(名声、荣誉、信誉或身份)的一般评价。”名誉权,实际上是一种人格权,它是民法规定的民事主体所享有的获得和维持其名誉的客观公正评价的一种权利。然而,在当今社会的新闻传媒上,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新闻报道中带有较为明显的歧视性语言,而且这些歧视性语言均在不同程度上构成了对民事主体的名誉权的侵害。笔者经过考察…  相似文献   

4.
新闻报道莫用"歧视性语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健 《青年记者》2005,(2):47-47
前不久,通州劫持人质案在京城轰动一时,被告李莱一审被判有期徒刑15年。惩治罪恶本是大快人心的好事,然而笔看到一些媒体的报道中使用了被告“拒不认罪被判刑”,“拒不认罪被重判”这样的语言。殊不知,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犯罪嫌疑人有辩护的权利,而且任何人不得被要求自证其罪,这是基本的刑法原则。假如个别法院确实对一些拒不认罪的犯罪嫌疑人进行了重判,我们也必须认识到这是有违刑法原则的。媒体在报道这样的案例时,使用这样具有歧视犯罪嫌疑人的语言,对受众的误导显而易见。  相似文献   

5.
王化云 《新闻界》2003,(6):57-57
10月15日,中国神州五号飞船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举世瞩目,国人振奋,全国媒体报道气势宏大。但时隔不久,10月26日,又一条令世人瞩目的消息通过不少媒体及互联网迅速传开:中科院院士、“神州五号”设计专家周鼎新及其夫人在海口被6名歹徒抢劫,周鼎新在反抗中遇害身亡。联想到刚刚发射成功的神州五号,不由得使人们产生种种猜测,该消息的轰动效应可想而知。然而,仅仅过了一天,10月27日,海口警方出面紧急辟谣,称被害人周鼎新的“中科院院士、参与‘神五’设计者”的身份有误。后经有关方面核实,“周鼎新的确不是中科院院士,也没有参与‘神五’设计…  相似文献   

6.
出版物中会出现一些歧视性语言表述,常见类型有地域歧视、性别歧视、民族和宗教歧视、生理歧视、身份歧视和群体歧视等.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既与人们的思想认识有关,也与个人的素质和修养有关,还与法律知识的缺乏和法治意识的淡薄分不开.编辑要警惕出版物中的歧视性语言表述,增强法治观念、树立平等意识,通过个人素养的提升和职业敏感度的...  相似文献   

7.
杨豪 《青年记者》2007,(9):49-50
语言歧视的表现 媒体报道中的语言歧视有着多方面的体现,这些或零或散的歧视符号日积月累地形成了语言暴力,会给被歧视对象带来雪上加霜的伤害,同时也容易给普通受众的认识指引一条错误道路,甚至导致社会偏见、习惯性歧视。  相似文献   

8.
9.
本文结合报刊实例,从新闻报道的文体特点和功能出发,分析了模糊语言在新闻报道中的妙用。虽是模糊语言,但其所表达的不确定的、模糊的、和非量化的含义使得相关新闻报道模糊得合情又合理。新闻报道中模糊语言的广泛应用使得新闻更加真实、具体而且准确。将精确语言与模糊语言有机结合起来产生合力效果,能有效增强新闻语言的准确性,使新闻报道更好地反映客观事实,从而实现最佳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在社交媒体快速发展的影响下,后真相时代的出现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人们对于真相的渴望逐渐消解,情感的宣泄成为首要目的。笔者主要以污名化为切入口,在解析《我的凉山兄弟》一书中艾滋病污名化的过程中反观后真相时代的污名化建构。污名化的第一步往往来源于自我对他人的认知,这一认知体现为标签化,但并不是所有标签化都会演变为污名化,负面情绪累积的标签化才易导致污名化的产生。笔者通过分析当下社会中污名化现象,试图解释污名化现象的存在机制,并探讨污名化过程中标签化的双重面向。  相似文献   

11.
康秀平 《青年记者》2007,(23):55-56
新闻媒体只有客观报道、客观评论的权利,而没有根据一己之倾向"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权利,更没有实施语言暴力的权力。  相似文献   

12.
杨卓光 《新闻窗》2006,(1):54-54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基本工具。新闻报道中的人物语言能反映人物的内心和思想境界,是最具感情色彩的东西。新闻作品的语言运用好了,读者就喜欢看,反之,则不会吸引人。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和具有独特语言特色的地区进行新闻采访报道时,如果能汲取一些独特的语言对话,并将之准确地反映和把握,无疑会让其新闻作品添色生香。因此,在新闻写作中提高驾驭语言的本领,是写好新闻的一个关键。笔者在长期的新闻采编实践中,经过推敲归纳后发现,准确把握新闻报道中的语言运用,会大大增强新闻作品的魅力,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徐烨 《新闻传播》2010,(4):83-83
新闻作品要求以再现的方式真实准确地反映客观事实,而在新闻报道中我们往往可以看到类似于"技术水平‘大幅度’提高"、"取得‘较好效果"这样的语言,被我们认为是模糊信息。某些时候,客观事物的复杂性、事物发展的随机性,以及记者主观认识上的局限性,使得记者只能运用模糊性语言来达到相对准确,而有些时候,模糊性语言反而可以达到精确语言所达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陈继红 《传媒》2005,(5):55-56
语言是最基本、最常用的传播符号,正如某位外国哲人所说:"Speakso I know you.(说话,使我可以认识你)."在我国,人们也常用"文如其人"比喻文字和语言可以揭示人们的思想.这些都反映出语言具有直接表达思想的特性,它能使深藏在人们内心深处的某些东西跃然纸上.  相似文献   

15.
董艳彩 《大观周刊》2011,(17):118-119
“前景化”是文体学家从绘画艺术中引进的术语,主要用于文学作品。以达到“陌生化”效应。然而广告语言为达到标新立异,吸引消费者注意的效果,前景化现象俯拾皆是。本文以利奇的前景化理论为框架,从变异和平行两个角度来分析英文广告语言中前景化现象及文体效果。以期对英文广告的创作和欣赏,以及外语学习有一定的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曾娟娟 《今传媒》2007,(7):7-58
2006年6月,上海大众汽车制造公司投放在申城地铁的灯箱广告曾引起人们的热议.该公司在关于POLO汽车的广告中写道:"有人闷在地下室等地铁,有人开着POLO劲取,走自己想走的路""挤地铁,就不用穿正装了吧?  相似文献   

17.
传媒视角下的英语新闻报道在词汇上与语法上有着非常鲜明的特征,本文通过对英语新闻报道的词汇特征与语法特征进行剖析,为增强英语新闻报道的趣味性、可读性、生动性提供表达参考。  相似文献   

18.
牟青 《新闻知识》2012,(8):73-74
有人说,和平时期语言成了最大的暴力,而媒体则是语言暴力的最大载体。我们在翻开报纸、打开电视、收听广播等了解信息、关注新闻的过程中,都可见到语言暴力留下的痕迹。在新闻报道中,语言暴力主要表现在记者、编辑在运用文字、图片、镜头时所传达出的立场角度、舆论倾向、思想感情等与社会主流文化以及道德观念背道而驰,代表报道者个人主观臆断或者少数人的偏激立场,内容上为了迎合受众的猎奇心理,片面追求感官刺激低级趣味的明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污名化和标签理论为研究视角,发现媒体在对扶老人事件的报道中,通过戏剧化的处理报道情节,热衷描绘故事,夸大卖点噱头等方式,给扶老人事件贴上了被讹、炫富等标签,以此形成了对扶老人以及老年群体的污名化建构。本文解析新闻报道对这一媒介话语的原初意涵和演变过程,管窥媒介话语所反映的社会现实问题,并提出去污名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新闻传播》2006,(4):36-36
《新闻论坛》2005年第6期发表王慧香的文章《新闻报道语言的性别歧视探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