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仲裁公正与仲裁裁决的司法审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正是仲裁的灵魂所在,亦为当事人所期待。对公正的追求使当事人倾向于选择仲裁解决其财产纠纷。并且,如果仲裁的公正性尤其是程序公正受到质疑,当事人可以诉诸法院寻求救济。如是,仲裁公正性得到双重保证。法律赋予法院的有限的司法审查权包括对仲裁裁决的撤销和对仲裁裁决的不予执行。章着重比较对仲裁(含涉外仲裁)裁决的司法审查的这两种形式并探讨其具体范围。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行的仲裁不予执行制度具有很多弊端,它不仅影响了仲裁裁决的稳定性,还增大了司法监督的成本,剥夺了当事人上诉或寻求其他救济的权利,不具有科学性,既不符合效益原则,也违反了司法对仲裁监督的基本原则。因此,需要对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规定进行反思和重构。重构有两种思路,一是取消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规定,二是改由法院的立案庭作出不予执行的裁定,并赋予对裁定的上诉权。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的仲裁制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仲裁机构的性质不确定;仲裁机构不统一;仲裁裁决的制度不统一;仲裁的立法不统一。解决这些问题,应该修改与现行的《仲裁法》相抵触的法律和法规,建立民间的仲裁机构,加强仲裁队伍的建设,建立统一的仲裁制度。  相似文献   

4.
教育仲裁制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仲裁制度是指根据教育法律、法规的规定,当学生、教师与学校间(包括学生与教师间)发生纠纷时,依法向专门设置的教育仲裁机构申请,由该机构依据法律规定进行调解、裁决的一系列活动。把教育仲裁制度作为解决教育纠纷的一种方式,在国外不少国家有成功的先例。我国现行教育法律、法规所确立的教育申诉制度和教育诉讼制度,作为教育纠纷解决机制的途径,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我国需要建构自己的教育仲裁制度以妥善疏导、化解和处理各种教育纠纷。  相似文献   

5.
教育仲裁作为一种具有公正性、专业性和效益性的纠纷解决机制,以其所具有的成本低廉、程序简便、专业性强等优势顺应了教育纠纷解决的需要,是建立和完善我国多元化教育法律救济体系的重要内容。通过对教育仲裁制度进行价值分析和国外仲裁性教育纠纷解决机制进行比较研究,对我国实践中教育仲裁制度的构建和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保障将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WTO对我国司法审查制度的要求和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司法审查的机构、审查的范围和审查的标准等。必须抓住入世所带来的契机,完善国内司法审查制度,履行我们的入世承诺,提高我国的法治水平。  相似文献   

7.
论法院对仲裁裁决的司法审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仲裁机构的仲裁裁决是否需要经过法院的司法审查,理论界存在争议。但是,无论是从当事人订立仲裁协议的初衷而言,还是从法院工作的性质来说,仲裁裁决要得到法院的承认与执行必需经过司法审查。法院对仲裁裁决的审查的依据是民事诉讼法、仲裁法及其他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法院应从仲裁协议、仲裁程序、适用证据以及是否违反公共利益等方面对仲裁裁决进行司法审查。  相似文献   

8.
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社会的迅速发展,致使案件数量与日俱增,为缓解司法的压力,世界各国纷纷进行司法改革,其中民商事仲裁制度由于其本身的优势而受到立法者的青睐.本文将从比较法的角度阐释我国民商事仲裁制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尽管我国的劳动争议仲裁制度从发展至今已有几十年历史,并且发挥了社会稳定器的作用,保障了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但由于其行政色彩过浓,加上强制管辖和一裁两审制的实行,限制了其作用的发挥,且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故应分步骤进行改革和完善,首先应加强其独立性,其次是改变仲裁和仲裁机构的性质,最终实行向统一仲裁的回归。  相似文献   

10.
仲裁的司法性和本身的特点客观上需要对其进行监督。实践中,我国已经初步确立了以《仲裁法》为中心的监督体系,并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司法监督虽然是辅助的一环但必不可少,我国现在的司法监督存在着一些需要完善的方面:国内仲裁和涉外仲裁的司法监督范围不一致;法院对仲裁裁决的司法监督的一审终局制;司法审查的参与者不完整;当事人申请撤销裁决的期限过长等等。  相似文献   

11.
仲裁协议是国际商事仲裁的基石。就仲裁协议的形式而言,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均要求仲裁协议必须采取书面形式,书面仲裁协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而默示仲裁协议在国际商事仲裁的理论和实践中仍存有争议。从鼓励仲裁、支持仲裁的理念出发,在国际商事仲裁中承认默示仲裁协议实有必要。它是对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尊重,也是对国际商事仲裁的本质及发展趋势的准确把握。  相似文献   

12.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试图解决仲裁机构实体化问题,充分发挥仲裁机构对解决劳动纠纷的作用。但是,该法规制的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存在缺陷。《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设置的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依然虚化、劳动仲裁委性质不明、地位不独立、三方原则虚化,需要完善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13.
我国法律规定的劳动争议解决机制主要有三种:企业内部调节机制、第三方仲裁机制和司法诉讼机制。而后两种方式则是解决劳动争议的最终法律途径,其裁决或判决均具有强制效力,且二者之间关系密切。关于二者之间的关系模式自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作者在对单一机构处理模式和仲裁、诉讼并存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后,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重新的定位。  相似文献   

14.
论联合国《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的公正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示范法》的首要价值取向——公正。具体表现在:《示范法》对统一国际商事仲裁法律规范起到积极作用,仲裁庭组成方面法律规范的公正性,仲裁员作为友好调解人的公正性,对当事各方平等相待以及法院对仲裁裁决的司法复审是保证裁决公正的最后保障。  相似文献   

15.
解析商事仲裁的特点及商事仲裁的解决纠纷机制,表明商事仲裁是多元主体通过互动作用,实现解决纠纷的过程,而整个过程既要"以当事人为本",又要以仲裁机构和仲裁庭为依托。  相似文献   

16.
我国仲裁制度的主要缺陷及修正《仲裁法》的若干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仲裁法》对仲裁协议效力的规定过于严格,仲裁财产保全的权力完全属于司法机关且保全程序多环节,难操作,对国内仲裁裁决司法复审的范围过宽。修订《仲裁法》的有关内容,应充分体现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原则,确保仲裁机构相对独立性并限定司法干涉的范围、程度,从而发挥仲裁解决商事纠纷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默示仲裁协议作为仲裁协议的扩张解释,其具体涵义和效力在不同的国家各有不同的规制。由于我国对此并无明文规定,但仲裁实践却不乏对该制度的适用,因此,对默示仲裁协议的深入探讨刻不容缓,其不仅关乎仲裁协议的有效性与否,而且关系到仲裁程序能否合法有序进行等诸多事项。本文在此对其基本涵义作简要分析,并就默示仲裁协议下的仲裁程序进行区分,进而提出所涉及的相关问题,以期对我国仲裁体制的不断完善、仲裁实践的日益进步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