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文章对乒乓球课堂教学中采用动态分层法进行研究,经过实验对比发现运用乒乓球动态分层教学能有效提高乒乓球课堂教学效果,有助于学生对乒乓球产生浓厚的兴趣和乒乓球锻炼习惯的养成,有助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终身体育能力的形成和培养,起到提高学生乒乓球综合能力和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篮球公共选修课中引入“动态分层教学法”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本文以210名身体机能相近、篮球基本技术无显著差异的学生作为实验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教学实验研究对比法对“动态分层教学法”实施的效果进行教学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动态分层教学法”能显著提高篮球公共选修课男生肺活量和立定跳远,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有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和提高篮球兴趣.“动态分层教学法”符合高校篮球运动的内在需求和学习规律,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高校篮球公共选修课教学效果和质量.  相似文献   

3.
杨锋  江广和 《体育世界》2013,(12):103-104
为普通高校更好的开展和完善公共体育选项课教学组织形式,提高教学效率,弥补传统分层教学模式的不足,采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等研究方法,提出公共体育选项课的动态分层教学模式:将几个相同选项班的学生捆绑在一起组成为一个教学大班,在班内对学生从生理机能、基本素质、技战术水平等方面进行量化考核,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层次(小班),学生在几个层中阶段性的动态流动学习。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主要采用教学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在高校公共体育选项课排球选项课的教学中实施动态分层教学与传统教学法进行教学,通过对对照班与实验班的排球基本技术学习及两组学生的自信心与学习动机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实验班的各项对比指标要明显优于对照班,并且存在显著性差异,实验结果证明:动态分层实验教学,对提高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兴趣,激发其参与的热情,提高排球基本技术的成绩要优于传统教学法。  相似文献   

5.
浅论动态生成教学的实施策略与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课堂动态生成教学就是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围绕多元目标,在开展合作、对话、探究、交流的课堂教学中,即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的教学活动。课堂动态生成教学强调教学过程的动态把握、灵活应变和创新发现,它突出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和课堂教学机  相似文献   

6.
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效果的动态评价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效果的动态评价方法进行研究.分析了传统动态评价方法的优点与不足,探讨了传统动态评价方法的修改应用,提供了深入研究动态评价的思路和方法,指出了动态评价应用难点。认为在动态评价中把进步度得分和平均成绩挂钩,一般来讲是不恰当的.可以根据学生水平分类,确定目标值,既可避免传统动态评价方法的粗糙,又可为教学中采取区别对待措施提供依据,并且能对学生形成有效地自我激励和相互激励.强调动态评价的应用关键,是要转变思想观念,真正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初中生动态视敏度与静态视敏度之间的关系与发展特征。方法:运用标准对数视力表和XP.14-TDJ905型动态视力检测仪,对苏州市南京师范大学附属石湖中学的180名初中生的动态视敏度与静态视敏度进行测量,并运用StataSE 15.0进行描述性、差异性、线性回归分析及相关性统计分析。结果:11-14岁学生的静态视敏度随着年龄的升高不断降低,静态视敏度与年龄呈现负相关关系。13-14岁学生的静态视力下降尤为明显。动态视敏度在11-13岁不断增加,并在13岁达到顶峰,随后迅速下降。男生动、静态视敏度与女生无显著性差异(p>0.05)。初中生的动态视敏度与静态视敏度存在中度正相关(p<0.01),动态视敏度能正向预测静态视敏度。初一学生的静态视敏度显著高于初二学生的静态视敏度(p<0.001),动态视敏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初中生动态视敏度与静态视敏度存在中度正相关关系,运用动态视敏度可以预测初中生静态视敏度。初一与初二之间是预防和控制初中生近视的关键期。建议:通过体育锻炼改善初中生的动态视敏度,初一、初二学生应增加体育活动和户外活动的时间,有效预防和控制近视。  相似文献   

8.
为了适应高校体育课程改革,针对滑冰项目教学特点,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教学实验法,将“动态分层教学法”在高校滑冰课中进行教学实验,结果表明:滑冰课教学中运用动态分层教学法能有效提高滑冰课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能够对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运动习惯和竞争意识等方面也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充分挖掘高校学生体育运动潜能,发挥学生的运动天赋,选取高校田径训练教学,遵循“反馈训练,动态平衡”的田径训练教学原则,提出了“动态可控式”训练模式。经过一系列理论探究总结出,“动态可控式训练模式”可促进学生运动训练的过程中处于最优的平衡态,对于排除训练过程中带来的运动干扰,促进高校田径训练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目前体育课分层教学的研究情况进行总结,提出了学生自选项目层次、教师、时间,教师随时评价、及时调整的”三自主+动态”分层教学模式,分析了实行此模式的优越性,并进行了一个学期的轮滑教学实验,实验证明:解决了轮滑教学中学生程度参差不齐与教学要求同步划一的矛盾:对提高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主要调查昆明市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情况和心理活力状态的现状,分析体育锻炼与大学生的心理活力状态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一、昆明市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一般,总体来说大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情况不是很好;二、大学生的心理活力状态与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指数成正相关,体育锻炼与高校在校大学生的认知活力、情绪活力、行为活力、动机水平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体育锻炼指数越高其心理活力越高,体育锻炼有助于提高高校在校大学生的心理活力状态。  相似文献   

12.
天津市大学生体质状况动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1985年和2000年天津市大学生身体形态、机能、素质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15年来,城乡男生和城市女生身体形态发育水平提高,而乡村女生胸围却显著降低,身体形态生长发育不均衡,城市男女生身体形态发育水平高于乡村男女生。反映身体机能的肺活量与肺活量体重指数,城乡男女学生均大幅度降低。身体素质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发展不平衡,城乡男女生速度、下肢爆发力、腰腹力量等身体素质均明显提高,但耐力素质大幅度降低,上肢力量薄弱现状仍未改变。城乡学生超重与肥胖检出率逐年增多。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体质测试调研、数理统计与逻辑分析等方法,对重庆市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随机抽样调研,对大学生的身体形态特征、机能发育状况和身体素质发展等多项指标进行纵向动态比较分析,揭示了重庆市大学生体质健康发展中存在的差异。并以结论为依据,提出重庆市大学生体质健康发展中存在的相应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14.
动式优化型体育教学模式是指:不固定、灵活多样的多元化体育教学模式的优选和组合。此教学模式可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的教学内容难度标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等,而形成相应的诸多种教学模式的优选组合,然后形成一种配套使用的动式优化型教学模式。通过文献资料法、实验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构建了动式优化型体育教学模式,并在高校滑冰教学中进行了实验研究。本研究根据大一新生的滑冰课特点,采用的动式优化型体育教学模式为:超前准备教学程序模式、分层教学模式、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配套组合。实验结果表明,该教学模式能够针对不同层次、不同需求学生进行教学,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主体需求;能发展学生的个性、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在学习体育知识、体育技术、运动技能和解决问题等方面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教学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法、统计法、比较法、逻辑法等研究方法,选用1985年和2000年两次全国学生体质调研资料,对我国19—22岁汉族南北方大学生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指标的动态变化进行纵向比较,分析南方大学生和北方大学生15年间体质水平的变化规律;并再加工处理2000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资料,对我国19—22岁汉族南北方大学生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指标进行横向比较,找出南方大学生与北方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特点,以期为南北方高校有针对性地进行大学体育教育深化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1985--2000年北京市学生体质状况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从国家组织的两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中选取了北京市1985年和2000年中、小学学生身体形态、机能、素质等方面的指标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5年来,北京市中、小学学生的身高、体重等身体形态呈增长趋势,但三者之间发展不平衡,机能和身体素质呈下降趋势。据此提出社会和学校要加强学生体育锻炼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安徽省大学生1985~2000年体质状况动态分析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根据安徽省大学生体质调研数据 ,应用文献资料调研、体质测试、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 ,对我省 19~ 2 2岁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了横向和纵向的系统分析研究 ,揭示了其形态发育和生理机能发育水平以及身体素质发展水平的规律变化 ,为我省主管部门的决策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单舜 《体育科技》2014,35(4):119-120
通过对学校体质测试和教学效果的分析探讨,发现学校在体育教学中有效利用体质测试的结果进行教学,可以对体育课教学起到促进作用,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体质.学校体育教师是体质测试的直接参与者,为此教师的对体质测试数据的态度和关心程度直接影响着这些数据的使用效果,体质测试作为一种反映学生身心健康状况的测试,其结果的有效利用对学校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华北工学院九年来学生体质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华北工学院来自全国7个区的学生体质的动态分析,发现考入本校学生的体质水平呈下降趋势。从一个侧面揭示了我国中学体育的现状和大学生体质水平当前存在的问题,为高等学校的体育改革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