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课程标准把自我反思列入内省性,强调是新的学习方式最高层次的基本特征,具有自我完善的行为和品质。在现代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的今天,更应引起教师与学生的高度重视。新课程教学改革重视反思,因为反思是形成经验的心灵内省的认识活动,它不仅是知识的来源,更是教师与学生自我发展的灵魂。教学反思的目的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是发展教学的前提。只有反思才能打破思维  相似文献   

2.
论在志愿服务中的大学生志愿者自我认知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志利 《文教资料》2010,(27):207-209
在志愿服务的环境和氛围中,大学生志愿者的自我认知教育,实际上是在志愿实践过程当中.大学生个体不断力求了解自身的某种内省斗争.以及自我内省的过程,以期对外在物质的“我”和内在精神的“我”达到某种程度的转变或改变教育。大学生志愿者借志愿行动,在社会、政治、经济、教育等各种外在因素的作用下.从群体、他人、组织或者机构等各方面汲取内容丰富的信息,通过实践,转识成智,不断地督促与警醒自身,以获得人生的新的经验.以及某些不引入框架限制的感悟。  相似文献   

3.
人是一个高度自我调节的系统,一切外来的影响都要通过自我调节发生作用。人们大都根据对自身力量的自我分析,自我评价来指令自己的行为,由此而来的行为积极程度又直接联系着活动的效能。对教育而言,在班级管理;主实创新教育本身就是一次创新。  相似文献   

4.
自知内省智能是一种认识自我以及在此认识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调控策略、改善相应行为的能力。结合案例,就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知内省智能阐述了3点做法:创设自我感知环境,唤醒自知内省智能;通过自我指导学习,发展自知内省智能;加强元认知的训练,发掘自知内省智能。  相似文献   

5.
反思与成长     
反思,《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反思过去,是为了以后。西方哲学中。反思通常指精神的自我活动与内省的方法。洛克认为:“反思是心灵以自己的活动作为对象而反观自照,是人们的思维活动与心理活动。教师反思是以自己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多种视角对自己已有的观念和教育教学行为、教学活动过程以及由此产生...  相似文献   

6.
《现代教学》2008,(5):4-4
自我效能是指个体组织和执行某个目标活动所达到的水平或从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但实际上,这种能力是一种潜在的主观因素而不是一个确定值。所以,对个体的行为等机能活动产生影响的,不是这种能力本身,而是主体对它的感受,即自我效能感。而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正是教师自主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影响着教师身心健康、专业承诺、工作动机和教育行为等多方面的发展,对教师自身的发展、专业化的形成及整个教育事业都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郝振君 《现代教育科学》2013,(2):131-133,157
教育科研对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实现教师人生和职业价值的基本途径。因此,需要教师重建研究观念,研究自己的生活、认识自己的工作,真正成为科研型的教师。对自身的职业形象有新的认识和定位、有较强的内省和自律意识,能在专业成长方面实现自我的价值。教育叙事研究、课例研究、科研沙龙、反思性教学研究等都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和策略。  相似文献   

8.
中国文化中的"内省"不同于西方出于知性的自我反思,而是一种"德性内省"。它是个体在思考和处理自我-他人关系中对自我言行、品质、观念进行道德检视的实践活动,是与个体道德感知力、道德自觉性、理想自我等相关联的,能够提升个体道德品质和道德思维能力的实践活动,对当代道德教育教学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9.
“体验教育理论”旨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探索更佳的学习方法和途径,力求形成“体验教育”理论指导下的课程教材体系与教育模式。   一、问题的提出   传统的教育存在着诸多弊端,它以教师为主角进行单一的说教和训导。“体验教育”理论的提出,正是针对这一问题。因为“体验教育”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改革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它是教育者按照预定的教育内容和目标,科学、有效地创设一种达到“身临其境”或“心临其境”的体验氛围,使受教育者能在这种环境氛围的影响下,主动、自觉地通过“体验”和“内省”来实现“自我教育”和“自我…  相似文献   

10.
1.问题的提出 体验学习是人类最基本的学习形式.是人在实践活动过程中,通过反复观察、实践、练习,对情感、行为、事物的内省体察,最终学到的某些知识,掌握某些技能,养成某些习惯,形成某种态度的学习方式.它是一种活动,更是一个过程,是教育者按照预定的教育内容和目标,自觉地通过“体验”和“内省”来实现自主学习,达到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1.
学校德育活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德育活动初探但武刚关键词教育;活动;学校德育活动在日常生活和学术研究中,人们普遍使用“活动”概念,如政治活动、经济活动、宗教活动、交往活动、体育活动等等。从广义的角度说,活动是个体或群体为满足某种需要而作用于环境或自我的行为总和。它联结、调整和控...  相似文献   

12.
教育科研对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实现教师人生和职业价值的基本途径.因此,需要教师重建研究观念,研究自己的生活、认识自己的工作,真正成为科研型的教师.对自身的职业形象有新的认识和定位、有较强的内省和自律意识,能在专业成长方面实现自我的价值.教育叙事研究、课例研究、科研沙龙、反思性教学研究等都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和策略.  相似文献   

13.
人的潜能得到充分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内省潜能是潜能中一个重要的智能。开发学生内省潜能的策略很多,在这里,我们根据学生内省潜能发展的规律,尝试通过开展具有针对性、适宜性和需要性特点的主题特色活动,让不同的学生体验成功,认识自我,并在活动中引导学生理解自我、接纳自我、反思自我,从而促进学生内省潜能的有效发展。  相似文献   

14.
自我效能感是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在其《自我效能:关于人类行为变化的综合理论》一文中提出来的。班杜拉认为所谓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在执行某一行为动作之前对自己能在什么水平上完成该行为活动所具有的信念、判断或主体的自我感受。学业自我效能感源于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学习任务或进行具体学习活动的能力的预测。作为对自身学习能力判断和估计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它实际上体现了学生对自身学习的一种自信和期望。中学作为人生求学的一个阶段,是社会、学校、家庭正式对学生的学习提出要求和…  相似文献   

15.
王翠 《培训与研究》2007,24(7):92-93,122
自我教育是教育的理想境界,是个体从自身需要出发,根据价值要求,充分发挥个人主体的能动性,既自我学习,又接受外部教育的影响,使个体在诸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教育活动;它是对当前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完善,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6.
随着教师教育的发展,“反思性实践”和“反思型教师”作为一种时尚逐步流行,受到了教育理论界和广大教师的追捧,认为反思型教师是迎合新课程改革的新型教师,认为培植教师的“反思”能力,使其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行为,实现内省.不断自我调整、自我建构,从而获得持续的专业成长。诚然.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的反思能力是必要的,但作为单一的价值取向,笔者认为,有一种舍本逐末的倾向,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审视。  相似文献   

17.
随着教师教育的发展,“反思性实践”和“反思型教师”作为一种时尚逐步流行,受到了教育理论界和广大教师的追捧,认为反思型教师是迎合新课程改革的新型教师,认为培植教师的“反思”能力,使其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行为,实现内省.不断自我调整、自我建构,从而获得持续的专业成长。诚然.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的反思能力是必要的,但作为单一的价值取向,笔者认为,有一种舍本逐末的倾向,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审视。  相似文献   

18.
张静 《现代语文》2014,(11):37-38
教学反思是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完成后,以师生的课堂活动为思考对象,对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决策判断和教学成果以及学生的反应进行回顾、审视、分析、评判、否定、修正、强化、提炼、升华的内省过程,是提高自我观察水平、促进自我评价能力的再创造思维加工过程。教学反思的过程,是一个主动研究、自我鞭策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探讨与解决教学行动与教学方向之间矛盾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自我发展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我发展教育是指教育工作者创设条件,综合运用元认知理论及自组织理论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发展自我、自我发展,成为自由自觉地发展的人的教育,即主体自我教育———自育。它包括自育自觉、自育认知、自育情意、自育体魄和自育行为五个部分。而自育自觉是自我发展教育的核心,它是要在教育实践中逐步形成自定向、自运作、自调节、自激励的行为模式,有了“四自”,就有了自觉性。  相似文献   

20.
反思的教育者:教师自我完善的角色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思(德Nachdenken,英reflection),西方哲学中通常指精神的自我活动与内省的方法。反思是认识的主体对自身内部活动的体察,相当于我们常说的“内省”。人类之所以能成为“万物之灵”,是因为人能自觉地、不断地反思和总结自己生存与发展的经验,同时传播、发展这些经验,并在这些经验指导下从事越来越进步的实践。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离不开人的反思,同样,教育的发展、教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