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烛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红烛啊!这样红的烛!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红烛啊!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为何更须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光出?一误再误;矛盾!冲突!红烛啊!不误,不误!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这正是自然底方法。红烛啊!既制了!便烧着!烧罢!烧罢!烧破世人底梦,烧沸世人底血——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红烛啊!你心火发光之期,正是泪流开始之日。红烛啊!匠人造了你,原是为烧的。既已烧着,又何苦伤心流泪?哦!我知道了!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你烧得不稳时,才着急得流泪!红烛啊!…  相似文献   

2.
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红烛啊!这样红的烛!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红烛啊!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为何更须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光出?一误再误;红烛闻一多矛盾!冲突!红烛啊!不误,不误!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这正是自然的方法。红烛啊!既制了,便烧着!烧罢!烧罢!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红烛啊!你心火发光之期,正是泪流开始之日。红烛啊!匠人造了你,原是为烧的。既已烧着,又何苦伤心流泪?哦!我知道了!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你烧得不稳时,才着急得流泪…  相似文献   

3.
<正>这一期我们继续挖掘教材中容易被忽略的名篇作者素材,选取恰当的切入点来进行素材运用训练,期待能给大家带来更多的启发。愿做红烛的闻一多(闻一多《红烛》)闻一多先生在《红烛》中写到“烧破世人的梦”“心火发光之期,正是泪流开始之日”“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切入点:但问耕耘,只求无悔。  相似文献   

4.
红烛     
红烛红烛的本质是奉献。正因如此,千百年来才有无数文人墨客用尽人间的美好语言来赞美它、歌颂它。同学们被红烛的精神所感染,写出了对红烛的理解与赞颂。希望同学们不仅要歌颂红烛的美德,更要做一个点燃自己,照亮别人的品质高尚的人。  相似文献   

5.
人们把老师比作红烛,燃尽自己,照亮他人。在春风吹拂的日子里,我常常想,雷锋不正是老师,正是红烛吗? 每个人来到世上,都要用自己的言行书写一篇或长或短的文章:《怎样做人》。在这个永恒的命题面前,雷锋是一切人的老师。红烛从点燃到燃尽,它自己无所求,只管用生命的火焰照亮人们。  相似文献   

6.
张宝萍 《班主任》2007,(5):36-36
“祈盼作一只红烛,点燃学生们求知的火花;祈盼作一只红烛,照亮学生们的心灵之路”,这曾经是初为人师的我最朴实的人生追求。然而,当我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却不能照亮学生的心灵,当我满怀爱心却不能被学生理解、接纳时,我开始不断地审视自己,不断地思索,找寻着真正能够获取成功的教育途径。  相似文献   

7.
不甘做红烛     
世人都把教师比作红烛,都为红烛的牺牲自己照亮他人的精神而拘一捧清泪,也为红烛的点点星光撒播出人类的知识与智慧而颂扬高歌。一直以来,许多教师正是以红烛精神为依托,努力把自己塑造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一支支红烛。多少教师积劳成疾而含泪走下讲坛,  相似文献   

8.
燃尽后,被鲜绿的阳光举着 红烛的墓地,开满黎明 凝着朝霞的红:红烛的火从灵魂亮起 燃烧黑夜,抵达崇高── 滚滚的霓红 你怎能把燃成火炬的烛光淹没! 圣洁的红烛,正在浩瀚的星空微笑 向着你,渴望春天的人 注:戴俊秀,河北省青县回民中学教师,16次获县市模范教师,3次被评为河北省优秀教师。 1996年1月5 日,积劳成疾,不幸病逝。4000多人自发为她送葬,场面感人。其事迹曾在《河北教育》做过专题报导。红烛──献给戴俊秀老师@吕宏友  相似文献   

9.
统编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教材第一单元第二课新诗专题,选入了闻一多的《红烛》。开篇第一节提及作为“物”的红烛与“诗人”形象的关联:红烛啊!/这样红的烛!/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  相似文献   

10.
有人将我比红烛,一生心血化成火。我能发光照别人,全靠党来点燃我。红烛全靠党点燃@陈远帆~~  相似文献   

11.
我很喜欢这样一首诗:红烛呀,流罢!你怎能不流呢?请将你的脂膏,不息地流向人间,培出慰藉的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这是闻一多先生《红烛序诗》中的诗句。我不仅十分喜爱,更经常以此激励自己的言行。因为它道出了红烛精神的精髓之  相似文献   

12.
带‘赞’、‘颂’一类字眼的文题,多数情况下应写成散文,但有时也可以写成议论文。比如《红烛颂》,既可以运用象征手法,托‘烛’言志,借‘烛’咏怀,写出抒情味较浓的散文,又可以挖掘红烛精神,阐述红烛品质,由表及里,由实到虚,写出掷地有声的议论文。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那么,议论文《红烛颂》的写作,如何运思才能写出深层意蕴来呢?  相似文献   

13.
教师这职业     
教师这职业——似红烛。 学已成才的朋友,当你飞黄腾达的时候,你是否记得是红烛焚烧着自己的躯体,为你照亮了前程?  相似文献   

14.
现代诗歌的学习方法路径是意象和诗歌语言。课堂围绕“红烛意象”和“诗歌语言”探讨欣赏诗歌的方法:第一步,听读诗歌,进行红烛意象解构,引导学生分析红烛子意象的意蕴;第二步,品读诗歌语言,引导学生对子意象进行融合,体悟红烛整体的奉献意蕴和情感;第三步,赏读对话,通过知人论世的文学欣赏方法,完成作品赏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传达的为理想而献身的青春底色。  相似文献   

15.
《光明日报》今年七月三十一日刊载刘逸生《也说“洞房昨夜停红烛”》一文,对此句诗的解释提出了新的看法,刘文说“洞房昨夜停红烛”一句难倒了不少人。什么叫“停红烛”?许多选本都把“停”解释为“放置”“安置”或“停  相似文献   

16.
在孕育一代诗人、学者的山灵水秀之地,在诞生“最后一次演讲”英雄的鱼米之乡,迎着朝阳,沐着雨露,千万株新苗托起一支红烛在春风中向上、向前。闻一多中学红烛文学社以“弘扬一多精神,为家乡培养新才”为宗旨,在学校领导及全体语文老师的关怀指导下,经过一届又一届学生的辛勤耕作,如今已绿苗茁壮,红花灿烂。红烛文学社在1989年经我校语文教师唐维林初创,当时只是手抄、刻写油印资料而已。并由于高考的压力,一度中断。1995年随着教育改革形势发展,我校一批中青年教师在探索语文教学创新的过程中,重新点燃“红烛”,并创办了《红烛》期刊。至今…  相似文献   

17.
"红烛精神""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一时期对教师的写照。教师一定要做红烛吗?一定要在照亮别人的时候燃烧自己吗?  相似文献   

18.
《红烛》作为序诗,收录在闻一多同名诗集《红烛》的开篇,以其独特细腻的语言魅力向读者传达出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在以“红烛啊!”为“反复式”语段的应用中,潜藏着作者对生命的反复追问和思索,在不同诗歌小节中呈现出他对生死的深层体悟。  相似文献   

19.
教书的境界     
品书要有境界,教书也当有境界。有境界,方能达到教书的思想与艺术的高度。教书的境界大约当从三个方面来实现。 一、发红烛之光。闻一多先生的名诗《红烛》中这样写道:“红烛啊!/流吧!你怎能不流呢?/请将你的脂膏,/不息地流向人间,/培出慰藉的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红烛啊!/你流一滴泪,灰一分心。/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红烛啊!/‘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教师是红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固然有一种奉献精神,但也包含着一种快乐。《论语》中记载,当叶公问子路孔子情况时,子路不对。孔子说:“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用功忘记了吃饭,快乐以致忘记了忧愁,不晓得老境会要到来。孔子喜爱古代文化,敏以求之。仕途不显后,就聚徒讲学,专门从事教育事业。晚年在鲁国一面授徒讲学,一面整理文化遗产,先后整理修订了《诗》、《书》、《易》、《礼》、《乐》、《春秋》。显而易见,孔子的乐在于为中国的教育事业与文化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孔子云:“知  相似文献   

20.
"红烛精神"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一时期对教师的写照.教师一定要做红烛吗?一定要在照亮别人的时候燃烧自己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