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教材分析《伟大的悲剧》是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一篇节选的传记。课文写的是斯科特探险队一行五人精疲力竭却又满怀希望地奔向南极点,却悲哀地发现挪威人已经捷足先登,只好无奈但又十分坚毅地踏上归途,最后一个个悲壮地死去的过程。作者茨威格饱含深情地用文学的笔法,从人类征服自然的崇高悲壮精神的角度来写这一事件,读来令人感动,特别是在面对失败和死亡时斯科特探险队员表现的那种勇敢、坦然、镇定的精神面貌,尤为震撼人心。本  相似文献   

2.
为首批人类南极科考队作传,茨威格可谓苦心孤诣。他不去写捷足先登的挪威科考队阿蒙森他们的辉煌,而是去写迟到一步的英国科考队斯科特一行的悲壮。这就展现了作家别具慧眼,独特选材的风采,使故事更具悲剧性,更具震撼人心的力量。读《伟大的悲剧》,你不但能从中感受到著名作家天才想像的魅力,还能感受到探险家斯科特等人悲剧的壮美。伟大悲剧靠天才想像生动再现冰雪覆盖的神秘南极,吸引了多少英勇无畏的探险家啊上个世纪初叶,以挪威探险家阿蒙森为首的和以英国探险家斯科特为首的科考队,为了“争夺第一个揭开冥顽的地球的秘密的荣誉”的桂冠…  相似文献   

3.
(本文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册.) ●背景分析 本课以探险为主题,写了斯科特探险队历经艰险到达南极点时,却发现他们的竞争对手已捷足先登,只好丧气地踏上归途.归途中,他们遇到了恶劣天气,与严寒风雪进行了惨烈的博斗,最后悲壮死去.本文题材生动,情节引人入胜,主题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4.
拿什么来直面残酷滕之先在反复阅读《伟大的悲剧》,进而阅读《夺取南极的斗争》《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之后,我有这样一个思考在心中激荡:当残酷的命运不可逆转地到来,人们拿什么来直面残酷? 斯科特一行的南极探险,与其说是悲剧,毋宁说是残酷.在这过程中,我们能真切看到斯科特等人的伤病、沮丧、痛苦、恐惧、绝望、死亡,能听到他们的悲叹甚至是哀号.这些都在提醒:斯科特一行毕竟是以血肉之躯行走在酷寒的南极冰雪世界,他们要对抗严寒、狂风、暴雪,还要扛住失败带来的巨大失落和人类固有的脆弱.而那些可以被视为有失英雄气概的情绪最终没有击垮这些勇者.  相似文献   

5.
杨卫平 《河南教育》2007,(10):10-10
语文课上,学完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伟大的悲剧》,我这样评价探险南极失败的英雄斯科特:"他是一个了不起的绅士."  相似文献   

6.
同样是英雄     
1911年10月,阿蒙森和斯科特不约而同地各自率领一支探险队,为了各自祖国的荣誉,为使自己成为世界上第一批到达南极的人,在渺无人烟的冰天雪地里,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竞赛”。结果阿蒙森队捷足先登,于1911年12月14日率先到达南极并安全返回,斯科特队则于1912年1月18日才到达极地,比阿蒙森队晚了一个月零四天。更不幸的是,在返程途中,极圈寒季突然提前到来,斯科特等5人饥寒交迫,最后永眠在摄氏零下40度的茫茫冰雪之中。斯科特在行将死亡时,用冻僵的手指给他的妻子写信,给一起罹难的伙伴们的亲属写信,给朋友们写信,他的最后一封信也是最…  相似文献   

7.
问:《伟大的悲剧》在阅读提示中要求:“阅读后想想:胜利和失败,在这里该怎样定义?”该怎样回答这个问题呢?  相似文献   

8.
同样是英雄     
1911年10月,阿蒙森和斯科特不约而同地各自率领一支探险队,为了各自祖国的荣誉,为使自己成为世界上第一批到达南极的人,在渺无人烟的冰天雪地里,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竞赛"。结果阿蒙森队捷足先登,于1911年12月14日率先到达南极并安全返回,斯科特队则于1912年1月18日才到达极地,比阿蒙森队晚了一个月零四天。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21,(A2):49-51
《伟大的悲剧》是一篇传记,讲述了斯科特队的故事。不过,不同于其他传记总是描写成功,《伟大的悲剧》中描写的却是主人公失败的事实。文章主要分析了探险队员的英雄品质,展现了清晰完整的故事脉络,从第三人称的叙事角度,通过画龙点睛的细节描写等几个方面出发,并从文学视角探析《伟大的悲剧》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0.
《伟大的悲剧》叙述斯科特一行南极探险过程中悲壮而伟大的经历,体现出高超的写作艺术。别出心裁的叙事方式,融通多视角多体例的表达手法,突破了实证性为主的传记书写模式;别开生面的心理描写,借助想象、推测等手段,叙写传主多样的性格和无常的人生;卓尔不群的审美思想,从平民的角度书写英雄,引领读者从美学的视角理解悲剧。  相似文献   

11.
一、关于文本内涵的解读:揭示文本的隐蔽意义关于《伟大的悲剧》内涵的解读,张欣从标题和文本最后一段入手,分析斯科特一行人的"伟大"与"悲剧"。她认为:"‘悲剧’是指‘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伟大’是因为‘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①庄庆娟则结合分析斯科特一行在南极探险途中所表现出  相似文献   

12.
卢阿尔·阿蒙森,是一位伟大的极地探险家。他开辟了从大西洋经北美洲北部海域到太平洋的航道,是唯一沿北冰洋整个海岸线航行的环球航海家,也是到达南极极点的第一人,还是乘飞艇从欧洲斯匹次卑尔根群岛起飞穿过北极极点到达北美洲阿拉斯加的首创者,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阿蒙森于1872年出生在挪威,他在中学时代阅读了很多航海探险的书籍, 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有关海洋航行的感性知识。少年时期的阿蒙森就立下了向前辈学习、做个极地探险家的远大志向。 1893年,阿蒙森为了获得实际航海  相似文献   

13.
伙伴     
我问正读初中的女儿,伙伴是什么,女儿说:"一起吃饭的人就是伙伴。"1910年,英国海军军官斯科特和挪威探险家阿蒙森约定了一次"赌博":看谁先到达南极点。那以前,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个人到达过南极,在人们的心  相似文献   

14.
吴起是我国战国初期的政治军事改革家,同时还是一位史学家。郭沫若在《述吴起》一文中说:“吴起在中国历史上是永不会磨灭的人物”。纵观吴起的一生,他确实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然而吴起又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他从卫到鲁,从鲁到魏,从魏到楚,都有一番悲壮的事业;特别是在魏和楚的变法改革,更为轰轰烈烈,而结果却都归于失败。这不仅是吴起个人的悲剧,而且也是魏国和楚国的悲剧。分析吴起在魏、楚变法改革失败的原因,总结其经验教训,这也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5.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一个完美的化身,在作者和后人心目中诸葛亮是一个伟大与崇高的形象,但是历史所赋予他的却是一个悲剧的结尾。以诸葛亮理想的破灭为线,从三个方面可看出诸葛亮生命的悲剧特质。首先,诸葛亮一生追求忠义却无法完成忠义;其次,诸葛亮在书中以一个“补天者”的形象出现,而“补天”的理想却以殒灭告终;第三,诸葛亮是传统伦理下的典范,但占尽伦理优势的诸葛亮却被反伦理一方击败。三个方面从不同的角度体现出诸葛亮的崇高,而崇高的灭亡以及在灭亡中展现出的“夸父逐日”般的悲壮恰恰是其悲剧的本质和感人之处。  相似文献   

16.
“伟大的美国小说不能回避压迫和爱这两个关键问题。美国黑人妇女恰恰卷入这场风暴的漩涡中心。惭女)是一部名副其实的伟大小说。”的确,当代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重弹着压迫与爱的主旋律,但她采用的艺术方式却令这种传统歌吟成为灿烂博大的奏鸣和恢宏悲壮的祭仪。在托妮·莫里森文名如日中天的现今.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视角挖掘其作品中丰厚的思想内蕴.并眩惑于她伟大的人格与作品的巨大艺术较力。本人着重探测的便是晰女》(又泽《心爱的人》)最为明星直接的艺术方式——强化引导母题的力量。所谓“母题”,指的是一个主题、人物、故…  相似文献   

17.
词曰:“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古往今来,多少英雄不讳谈“失败”,因为他们知道,面对夕阳大可以高耿一曲“失败”,明日太阳照样升起……一、悲壮的旋律“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渐离的悲筑,宋意的高声,易水畔悲壮的一幕。荆轲败了,但他败得悲壮,败得豪迈,败得令胜者唏吁,败得令后人赞叹。失败是一段深沉、悲壮  相似文献   

18.
民族英雄关天培在抗英斗争中英勇捐躯,悲情悲壮,表现在:力助禁烟而林则徐等却被贬革职;精心筹海布防而佞臣却撤防拱手资敌;英勇抗敌而投降派却拒施援手。这不仅是关天培个人的悲剧,也是其所处时代林则徐等人的群体悲剧。这一悲剧、悲情有传染性,它所折射的不仅仅是鸦片战争一个时段的悲剧,而且是近代中华民族连续多个时段及时代的悲剧,其后的多次对外民族战争之失败可资佐证。  相似文献   

19.
1中国的正统史观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项羽是亡秦英雄。他本是胜利的英雄。但他在和刘邦的斗争中失败了,他是个失败的英雄。(从中国的历史观入手,从“胜利”与“失败”的不同角度作结:无论如何,“西楚霸王”是一个英雄。这就为全文的叙写定下了感情基调。)太史公是位伟大的史家,他对项  相似文献   

20.
1911年,英国人罗伯特·斯科特和挪威人罗尔德·阿蒙森展开比赛,看谁会是到达南极的第一人。当斯科特一行最终在第78天抵达南极时,却骇然发现早在33天前阿蒙森就已经把一面挪威国旗插在了冰面上。在返回途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