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新知识的获得可发生在联系旧知识、生长出新思想和新方法的过程。教师的教学设计要揭示知识的本质,并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巧设课堂问题;围绕目标与知识、教学策略这两个核心要素,打造促进学生数学理解的课堂。  相似文献   

2.
数学课堂教学必须要有学生的参与,有了学生的广泛参与课堂就会变得生动,知识就会变得易懂,学生就能真正理解。  相似文献   

3.
教学活动离不开对学生差异的关注。从理解的角度审视教学主体及其关系、重视交往与对话的差异教学是对以往教学差异观的超越。差异教学的核心价值在于促进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提供多样选择性课程资源、培养多样兴趣、充分挖掘潜能,以及在教师引导与学生自由之间保持一定的张力。  相似文献   

4.
理解-参与教学模式是指教师与学生、教师与课程、学生与学生和学生与课程之间进行充分深入的理解。创建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在此基础上。使教师和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到课前准备、课中实施、课后延伸中来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本研究基于高中物理课程的特点,结合教学实践,对理解-参与教学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理解-参与教学模式是指教师与学生、教师与课程、学生与学生和学生与课程之间进行充分深入的理解.创建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在此基础上,使教师和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到课前准备、课中实施、课后延伸中来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本研究基于高中物理课程的特点,结合教学实践,对理解-参与教学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正>本文所谈的深度参与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全体学生的行为、思维、情感都投入课堂学习中,其意义和价值在于促进学生由不知、不能、不会、不愿转变为知道、能够、学会、愿意;促进学生由被动、他主转变为自动、自主;使学生由个别、部分的参与转变为全体、全部的参与;促进学习由无效、低效转变为有效、高效。具体到音乐课堂中,笔者认为,以下策略能促进学生深度参与音乐学习。1.策划灵动智慧的情境,激发参与兴趣。学习是发生在情境之中的,因此,教师要从  相似文献   

7.
理解是日常生活情境中的常用词汇,有领会体谅之意。但理解作为解释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又有其独特的含义和视域。伴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步伐,中国基础教育在进行着理论与实践探索,理解教育作为其中的一支力量也在不断建构自己的理论与实践体系。理解教育认为"理解"是教育世界的本质特性,克服教育情境中的误解依赖于理解。通过对理解理论之"理解"做以梳理,并从解释学的视角探究"理解"之内涵,力图对理解教育论进行一定的反思。  相似文献   

8.
“为理解而教学”模式通过选择启发性论题、明确理解目标、参与理解活动、进行持续性评价等四个相互联系的教学环节,强调更积极的“从行动中学习”的观点,本文试图从饭店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的角度入手,探索“为理解而教学”模式下饭店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张愉  张雄 《物理教学探讨》2015,(4):64-66,68
理解教学以理解为目的,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强调知识的理解,强调理解与反省,它提倡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相互作用的动态生成过程,实现为了理解而展开教学的活动宗旨。本文以(新)沪科版《升华与凝华》一节物理课的教学设计为例,展示理解教学在物理课堂中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0.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严谨的数学定义,需要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体验,引导学生在认真观察、动手操作、主动探究、深入思考中不断夯实对定义的把握。  相似文献   

11.
理解性教学评价是理解教学中一个重要环节,它贯穿于教学环节的始终,试图摆脱传统师生对立、缺乏交流的评价模式,从而转向注重学生发展的评价方式。它重视评价标准的生成性,强调教学评价的过程性和理解性,以期达到教学评价结果的发展性。  相似文献   

12.
整体性教学设计就是基于整体认识论所形成的一种科学设计现,它追求学习的整体性、复杂性;它追求教学设计的"整体科学理性",20世纪90年代产生和形成了诸多隐含整体思想的教学设计模型.本文探讨了教学设计发展中所经历的持续变革,在整体论的视域下诠释了教学设计整体性诉求的科学意义,并论述了整体性教学设计的设计观.  相似文献   

13.
徐洪亮 《现代教育技术》2007,17(4):87-89,46
理解必须成为教育的出发点和目标。本文从教育技术公共课的教学切入,建立了基于理解的教育技术公共课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模式,并就模式的功能和特点做了详细的阐述,以引起人们对于各种教育模式中理解本质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是中国职业教育"走出去"战略的重要路径。国际理解教育,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行70年的一种全球教育理念和行动计划,与教育国际化存在内在联系,从而也成为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它将有力推动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进程。课程化发展则将是职业教育国际化和国际理解教育深度融合的一座桥梁。国际理解教育的主题和内容框架可构建为五大维度(全球化、和平、人权、文化多样性、可持续性)及其十七个分主题。它是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化的理论基础。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开发或基于国际理解教育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有待更多学者的研究和实践。  相似文献   

15.
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 - Research suggests that expert understanding is characterized by coherent mental representations featuring a high level of connectedness. This paper advances the idea...  相似文献   

16.
Although explanations are a common means of instruction, research shows that they often do not contribute to learning. To unravel the factors giving rise to the ineffectiveness of instructional explanations, we propose a framework that brings together empirical work on instructional explanations from a variety of research fields, including classroom instruction, tutoring, cooperative learning, cognitive skill acquisition, learning from texts, computer-supported learning, and multimedia learning. In our framework, we identify the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of instructional explanations, present general guidelines for designing instructional explanations, and describe factors influencing both the generation and use of instructional explanations. It is argued that future research should uncover in more detail the interrelations between the different aspects of providing and using instructional explanations and their specific effects on learning.  相似文献   

17.
国际理解教育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国际理解教育是指世界各国在国际社会组织的倡导下,以“国际理解”为理念而开展的教育活动。它是在交织着冲突、发展、困惑、忧虑和希望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经历了20世纪40年代的倡导、50年代的初步实施、60年代的进一步推进、70年代中期的转折及八九十年代的发展几个阶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50年历程记载着国际理解教育在国际社会上的曲折变化,同时也预示着国际理解教育在新千年的重要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18.
该文以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为基础 ,对“MIA课程”进行教学设计 ,首次提出了TCD和LCD的概念。使用TCD (TeachingCenterDesign———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和 (LearningCenterDesign———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两种理论并行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9.
国民参政会从1938年成立到1948年结束,共召开四届十三次会议,其中在抗日战争中召开了十一次会议。国民参政会的召开是在中国共产党和其它民主党派的积极争取下实现的。参政会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后成立的一个由各党派参加的政治机关,在成立之初对于抗日战争的胜利进行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到后期却变成了国民党一手包办的、宣传内战破坏团结的御用工具。  相似文献   

20.
教学理解源于视域融合。共性知识是视域融合的心智条件系统,个性知识是视域融合的心力动力系统。基于共性与个性知识融合而生成的教学理解系统是解读性、对话性、反思性的教学关系系统。师本间解读、师生间对话以及生生间反思构成了教学理解复杂的表现形式,基于理解的教学设计则是优质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