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周初政局,内忧外患。王之子召公在周公的劝说下,积极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同周公一起,平灭三监叛乱,挽救了即将倾覆的周王朝,南片江汉,经营了周的南国;负责营建东都洛邑;提出了“敬德”“殷鉴”思想;扶立康王继位。召公是周初一位重量级的政治人物,其历史作用不容忽视,其历史地位应重新评价。  相似文献   

2.
<正> 周公姬旦,周武王的弟弟,因以先祖古公亶父所居周地为采邑,故被称为周公。他是周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曾辅佐武王推翻商纣王。武王死后,成王年幼,周公摄政当权七年之久,为周王朝的建立和巩固作出了不懈努力与卓著贡献。他曾制礼作乐,是封建主义思想体系——礼教的创始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圣人;又多才多艺,不失为一位杰出的文学家。  相似文献   

3.
公元前841年.西周爆发“国人暴动”,赶走了周厉王,大家推举周公(周初周公旦的后代)和召公共同执政,历史上称为“共和行政”。  相似文献   

4.
召公奭是历史上著名政治家,为历经文、武、成、康的四朝老臣,在周初的政治舞台上,发挥了积极而巨大的影响力。曾与周公一起协助武王灭商完成统一大业。平三监之乱,挽救了周初政权的危难局面,南征淮夷,巡视江汉,经营了周的南国;负责营建东都洛邑,镇慑和稳定了东方形势,扶立康王即位,使周政权得以巩固和延续。其敬德爱民,修文王之德,改变了社会风气,受到民众的赞扬与怀念。其葬地当在采邑岐山西南的刘家原一带。  相似文献   

5.
<正> 《诗经》的十五《国风》中,为什么没有《鲁风》的问题,干百年来已为古今学者所长期聚讼,而迄今仍旧众说纷纭。的确,从周初大行“封建亲戚”开始,由长子伯禽代周公就封于鲁,直到春秋末期,鲁国因为在“以蕃屏周”方面始终发挥着积极作用,从而成为周王朝东方的一  相似文献   

6.
《楚辞·天问》有关商末周初史事的记载,在楚辞学界仍存有歧义。通过对新出文献的梳理,可以看出《天问》反映了商末周初的基本史实:文王被封西伯,"号衰"以行九邦;商纣俎醢梅伯以与文王等诸侯盟誓,巩固自身统治;周人迁岐社社主为军社,开始征商历程;周公"不嘉"武王对殷纣的猛力射杀,在他制礼作乐时取消了以人为牲的习俗。  相似文献   

7.
中国早期的寓言,是指从殷末周初到春秋中期这一段历史时间内的寓言。公元前十一世纪,中国社会发生一次大动荡、大变化,殷王朝由衰败到灭亡,周王朝由建立到巩固。寓言在这个冲突尖锐、斗争激烈、新旧交替的时代得到了较大发展,这可以从《尚书》、《诗经》,特别是周易交辞中得到证明。西周成康之后到春秋中期,寓言得到继续发展,这个时期的寓言资料主要保存在《诗经》中。到了战国时代,文人学士争向民间学习,长期在民间流传的寓言同神话传说民歌谚语一样,被采用加工。改造,写进文人的著作中,大量的寓言资料得以保存下来。同时这些…  相似文献   

8.
武王克商后,置管叔、蔡叔、武庚三监于殷畿,封建同姓异姓诸侯,试图将殷商王畿牢固地控制起来。武王置三监没有收到预期效果,三监叛周说明周初军事监管制度尚不成熟。周公东征后,殷商王畿分别由卫康叔、中旄父和微子启继续实行军事监管,重新形成了新三监军事管制殷畿的局面。卫、宋发展成为诸侯,是西周中期以后的事情。在设置军监和封建诸侯的同时,不断加强对殷畿内商遗民的控制与管理,殷畿一带的殷遗民,民族意识逐渐消泯,周初对殷商王畿的控制与管理获得了预期的成效。周初统治者对殷商王畿的成功控制与有效管理,为成、康以后西周王朝对四土持续大规模政治军事经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周公"制礼作乐"对于中国古代雅乐体制的确立至关重要,仅从文献梳理的角度看,先秦及两汉文献已能构成一个证据链条,该事件的历史真实性是不成问题的。当初周公"制礼作乐"的具体地点当在雒邑,因为考察周初天下大势,只有雒邑时间吻合、目的契合,且例无反证。目前可以确定为周公所创的乐舞作品唯有《大武》,这部作品很有可能非传统所言分为六个乐章("六成"),而是由《武》、《象》、《酌》(即《汋》)三部既相互关联、又各自独立的乐舞作品综合而成。  相似文献   

10.
中国历史王朝交替之际,新王朝都会清算总结旧王朝之过错以证明自身统治的合法性,周代亦不例外。在分封制下,为了维护统治杜绝"武王第二"的出现,周代开始反思自身统治的合理性,这种反思对周初产生深远影响,尤其是天命系统的调适直接萌发了周初之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1.
周公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周初,他殚精竭虑辅佐成王,成就了一代盛世。他的勤勉从政、敬德保民主张为历代所推崇。他是我国儒学的先驱,对师保之教理论和"六艺"、"六经"教育的贡献是我国教育史上光辉的篇章。  相似文献   

12.
周公执政思想初探欧阳矩明关键词周公姬旦,思想周公姬旦,西周初年杰出的政治家。他曾助武王灭商,武王登位后,担任宰辅,很多政事由他执掌处理。不久,武王去世,成王年幼,天下初定的西周王朝面临着危机,周公以一身而系天下安危,摄理国事,主持政务。到七年后,成王...  相似文献   

13.
儒学“德治”思想最初是由周公提出的,周公出于对周王朝的群体生存的关怀,提出了一种“天-王-民”相互制衡的三角结构,包括三个方面:以德配天,用德祈天,敬德保民。而其核心是“德”,这后来发展为儒家的“德治”思想。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现有文献的再整理和再分析,对同公旦和召公爽的关系作了较为全面的论述.在周初情势危急时,周公曾一度受召公怀疑,周公因此作《君爽》,说服了召公。从此,二人合作共事,互相支持,再不见有矛盾抵牾处。  相似文献   

15.
<正>教学分析“东汉的兴衰”一课属于主题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的第三单元,上承本单元“秦朝与西汉大一统的建立、巩固和发展”二课,下启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并立与民族融合”,在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历程中处于关键地位。因此,笔者将本课的教学立意确立为:将东汉的兴衰置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发展历程中重新审视,同时通过对光武中兴的表现及东汉王朝由盛转衰过程中豪强士族与君主关系演变的梳理,引导学生思考东汉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16.
《周公摄政》是一部体现元代时代要求的历史剧,剧中的周公对周王朝忠心耿耿,政治才华出众而又仁政爱民。元奸臣当道,吏治腐败,周公这样一个人物形象寄托了作者对贤臣良将的呼唤,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理想。  相似文献   

17.
汉王朝在青海西羌的历史发展及演变过程中,针对其社会状况、生活习惯、生产水平等,采取了众多的变通措施,在管理制度方面,设立了护羌校尉;政区建置方面,王莽设西海郡;在社会生活习俗方面,邓训护羌时期改革羌俗;在农牧耕作方面,赵充国推行屯田制度。这些举措对汉王朝治理西羌,巩固边地,促进羌族社会发展和羌汉民族交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李亚农先生根据《诗经·东山》中的“之子于归,皇驳其马。亲结其缡,九十其仪”,认为“不单周族总家长结婚排场很大,就是周初的一个自由农民结婚,也要举行一次隆重的典礼。”李先生把《东山》作为西周初年的史料,认为《东山》中的“我”,或者说作者,是“周初的一个自由农民”,并据此论证西周初年的婚姻制度。我们认为《东山》一诗,不是“周初的一个自由农民”作的诗。 因为《东山》属于豳风,豳地在今陕西省西部,是周朝建国之地,所以《东山》一直被认为是西周豳地之诗。又因为《诗序》说:“《东山》,周公东征”,所以《东山》一直被公认为是西周初年周公时代的作品。徐中舒先生创立了“豳风为鲁诗”的新说,这才使《东山》的时代发生异义。我们推敲一下《东山》中的物侯和章法,认为  相似文献   

19.
西周时期的法律思想处于中国法律思想发展的萌芽阶段,西周的奴隶主贵族为了巩固和加强他们的统治,厘订了以“亲亲”“尊尊”为基本原则的“礼治”。周公的这一“礼治”为西周的法律的制定和社会秩序的维护提供了各方面的指导,成为西周最重要的立法活动。“以德配天”、“亲亲”、“尊尊”作为西周的法律指导思想,不仅为周王朝的统治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并且为以后中国法律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尘缘仙化     
《新作文》2006,(1)
入乎或出乎宇宙人生莫不如人生的入世或出世。入世,方可洞察人生百态,集历史王朝的辛酸,了然壮志之志;出世,可谓羽化成仙,目睹周公晓梦化蝶,听那从天而降的天籁,薄暮中弹奏那令清潭为之震荡的世间真言,于那天风清高之夜,独登高楼,望尽天涯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