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网络环境中企业危机公关的新特征 1.媒介化社会的形成 今天,全民传播时代已经来临.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使极速秒传成为可能;人人都有麦克风,信息传播呈现裂变式状态,舆论效果具有不可预测性.移动互联网和全民传播增加了企业风险传播的影响力和控制成本,媒介化社会导致公众对企业风险的判断由感知性风险变为媒介性风险.媒介性风险的核心即为公众认知.  相似文献   

2.
覃华芳 《新闻世界》2008,(12):95-96
在现代社会,在优胜劣汰的残酷现实中,媒介组织不得不从自身发展考虑,多方面寻求媒介发展的有效出路。而随着公共关系学越来越被学术界所重视,被普遍运用于社会各组织的发展方案中,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媒介也逐渐认识到公关战略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本文就从媒介传播的角度出发,探究其传播中公关战略与方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3.
口碑传播被视为当今世界最廉价的信息传播工具和高可信度的宣传媒介.依赖这种非正式传播特有的途径、机理和作用,口碑传播会起到出奇的效果,被誉为"零号媒介".  相似文献   

4.
翟灿 《传媒》2018,(2):82-84
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使广告行业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传统"广告主—广告代理公司—广告媒介投放—广告受众"的传播模式正悄然发生着变化.广告主通过社会化营销使其广告信息在互联网上得到广泛传播,而广告公司和传统广告媒介却因此遇冷受到很大冲击,广告受众不再是被动接受广告信息的轰炸,而是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口碑传播,主动参与营销.而大数据和消费者画像则能够帮助广告主精准定位目标消费者.  相似文献   

5.
林群 《东南传播》2010,(8):145-148
媒介公关广告是指媒介为提升自身形象而开展的一系列广告宣传活动,媒介的角色从公关广告的发布渠道扩展到发布主体。传统媒介公关广告大多利用已有的媒介资源发布公关广告,其结果是客观公正的"第三方"消失了,优于媒介自身的受众资源隐匿了,从而产生了马太效应。在新的传播技术冲击下,媒介公关广告的发布渠道与内容形式对公关广告效果的影响越来越重要,本研究将对此议题进行细致解析。  相似文献   

6.
陈艳红  徐小慧 《大观周刊》2012,(10):26-26,52
伴随互联网的兴盛,我国的网络公关事业也可为蒸蒸日上。然而非法网络公关的出现给繁荣的网络公关事业蒙上了阴影。中央外宣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工商总局等四部门从今年4月中旬起在全国范围内联合开展为期2个月的整治非法网络公关行为专项行动。该行为表明了国家对非法网络公关政治的决心与力度,本文从传播学角度对非法网络公关的传播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7.
基于5T分析模型的网络口碑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众口碑传播是一种非商业性质的沟通行为,具有高影响力、高可信度等特点.互联网的出现为大众口碑的网络传播提供了技术条件,以互联网为载体的网络口碑传播,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更广、成本更低、效率更高、影响更大,是实现品牌传播价值最优化的最佳方式.本文引入5T模型相关概念,探讨如何将5T模型与网络口碑传播结合,以实现品牌传播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传播技术改变了电视剧文化再生产的过程.电视剧作为复制性艺术的属性被传播技术强化了,媒介促使其生产的模式化,成为一种"仿真"的过程.与此同时,互联网传播技术强化了电视剧传播中的文化区隔,这和产品提供方式与观看方式的改变存在直接联系.电视剧参与媒介环境的塑造,互联网传播技术的互动性促进了文化资本的内化.文字符号的参与为电视剧文化再生产中理性因素的提升创造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澳大利亚昆士兰旅游局2009年大堡礁护岛员招聘,不仅吸引了世界各地众多人士的参与,而且吸引了世界各国媒体的聚焦,从而成为一个轰动全球的媒介事件。本文从传播学的角度对其富有创意而十分巧妙的公关传播作了具体分析,进而阐明对中国公关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0.
熊蕾 《新闻界》2012,(6):60-63
随着即时通讯、社交媒体、微博等网络新媒体的发展,数量呈级数上升的弱连结突破了消费者过去狭小的社交圈,使消费者可以通过互联网接触到广泛的口碑信息,也为企业的品牌传播提供了更直接有效的渠道.网络口碑营销的目的是促使消费者在网络上进行口碑传播,但其传播效果会受诸多条件的限制与影响,本文分别从传播动机与意愿、信息质量和传播对象三个方面探析了影响网络口碑传播效果的因素.  相似文献   

11.
刚刚过去的2011年被研究机构誉为政务微博发展的元年,政务微博作为政府信息发布的新渠道,越来越为网民所接受,并在危机公关、形象传播和公众诉求受理等方面发挥了网上通道的作用. 网络微博工具的出现及其用户的扩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传播结构正在发生的变化.从传统媒介环境下的单向传播,到基于互联网的双向传播,再到媒介融合背景下多维传播,人们信息交往的方式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在传播新技术面前,社会个体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信息发布权、接受权和公共传播权,从而使整个社会的交往行为和舆论发生机制产生了深刻变革.政府引导社会舆论的格局,先是从政府一方主导的单向宣传,转变为政府与公众的双向互动,进而发展到官员与民众个体之间的对话交流.从宣传到传播,再从传播到对话交流,反映出社会文明在技术推动下的一种进阶.  相似文献   

12.
豆瓣网被认为是中国互联网中长尾理论和Web2.0的实践代表,它有着独特的传播模式,凭借口碑推广.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多,豆瓣网由电子商务模式做成了社区,内容也由评论延伸为小组发言.但这个以口碑著称的网站,如今遭到前所未有的质疑.  相似文献   

13.
基于口碑传播构建的SNS广告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NS的内核在于在互联网上实现"通过信赖的人找到需要的人",每个用户都可以从自身辐射出一个私有的可信赖的人际网络.人际关系的网状结构为口碑传播提供了介质,使信息通过SNS平台实现大规模向外辐射成为可能.驱动基于关系链的口碑传播,实现口碑传播的可评和可控,是培养SNS自身口碑传播广告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
《新闻界》2014,(16):34-38
国家形象的研究一直是政治传播、国际传播和国际公关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从形象理论与媒介化社会中的影像出发,从现实主义、建构主义与社会心理认知的角度梳理了国家形象研究的理论流派和认知维度,并对中外媒体在新闻报道中所呈现的国家形象进行分析,力求对国家形象的认知及其理论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5.
张英 《新闻世界》2009,(5):84-85
现代社会,大众传媒有着宣传威力。媒介自身的地位以及受众对其的认可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媒介公信力。然而,危机公关的出现使得媒介公信力的塑造和提升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本文从危机传播的角度出发,引申探讨新闻媒介公信力的现状及其缺失原因,进而揭示媒介公信力塑造、甚至重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危机事件经媒介可以广泛传播,同时也会使危机事件更具杀伤力.政府危机公关涉及公众利益,目的是为政府树立正面形象,获得良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本文从"躲猫猫"事件入手,剖析在媒介传播危机事件处理中对于政府危机公关效益的影响,同时得到政府危机公关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7.
尚晨光 《今传媒》2016,(12):116-117
一直以来,经验主义学派和批判学派被认为是传播学的两大传统学派.经验主义学派主要从行为科学角度出发,一般采用经验性的实证方法研究传播现象;批判学派主要从研究传播符号来审视传播,经常采用结构分析法,同时也注重从哲学、社会学等角度探讨传播与社会结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而20世纪新兴的媒介环境学派则从媒介技术的角度出发,探讨媒介的社会意义和存在价值,并从技术文化史的角度研究人、媒介技术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开创了媒介研究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8.
在激烈的竞争和挑战的环境之下,媒介组织应该重视自身危机的发生和处理,特别要重视媒介从业人员造成的危机,它对媒介组织形象的影响更大.本文从危机公关的角度分析媒介从业人员对塑造媒介形象的重要意义,应该如何正确对待这种对媒介组织形象产生重大影响的个人危机,构建危机管理机制及时进行危机的处理.  相似文献   

19.
周南 《新闻传播》2013,(8):136-137
《中国好声音》于2012年7月13日正式在浙江卫视播出后,收视率节节攀升,并引发关于节目的广泛讨论,尤其微博围观将其迅速打造为媒介奇观。基于此,从精确定位、口碑传播等角度出发,探讨《中国好声音》走红原因,进而以新媒介的传播力为切入点进行媒介奇观学的思考,对台上"梦想奇观"和台下"文化奇观"做出解读。  相似文献   

20.
《新闻界》2017,(1)
网络口碑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口碑传播形式,但由于互联网复杂性、匿名性等特点,网络口碑的可信度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目前网络口碑可信度的研究主要从来源、内容、渠道3个方面展开,但这样的分类忽略了消费者对信息的判断能力,因此不能帮助研究者区分不同能力的消费者对各类信息的感知。本文从消费者信息处理能力的角度出发,依据双重加工理论将网络口碑的研究因素分为信息类和规范类对网络口碑可信度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突破了原有的分类局限,更加贴合消费者信息加工的心理过程,以期为今后的网络口碑理论研究和网络营销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