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社会中,媒体竞争日益加剧,新闻同质化越来越严重,做好富有特色的经济新闻是媒体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一个有力法宝,经济新闻成为媒体间竞争的利器之一。如何使经济新闻走近受众、贴近受众、服务受众,是媒体面临的一个紧迫课题。  相似文献   

2.
经济新闻如何反映经济建设的生动实践,为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同时使其更加生动活泼,更加贴近生活,为读者所喜闻乐见,成为地市党报在加大新闻改革力度、增强新闻“三贴近”中一道越来越具有挑战性的课题,引起众多媒体和新闻从业人员的深思与探索。毋庸讳言,长期以来,地市党报经济报道中那种“八股式”经验性新闻、唯长官意志转的应景式新闻、年复一年的  相似文献   

3.
随着时代发展,财经新闻的受众范围不断扩展。从商业经营者到个人投资消费者,从政府的经济部门到普通公民,社会各个层面对财经新闻的需求日益强烈,各类财经媒体面对的受众情况更加复杂,受众不同类型的多样和细分化使媒体的报道视角也需要进行分层,分向发展,经济新闻的切入点和报道重点的多视角正在此种形势下出现的。经济新闻的视角多元化表现权威化的政府视角——这一报道视角从国家或政府的全局出发,解释对百姓生活的利弊得失的影响,宣传与信息并重,沟通上下提供决策参考,主要出现在主流媒体的财经新闻报道中,意在发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媒体纷纷加大经济新闻报道力度。要做好经济报道,我们必须了解受众对经济新闻的需求特点。笔者认为,最根本的特点在于有用性。媒体应把有用性作为经济报道的第一要务。只有践行这个基本理念,才能为广大受众提供优质经济信息。  相似文献   

5.
经济新闻尽管不乏优秀作品 ,但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计划经济时代那种程式化、说教型的训导式宣传方式 ,以及简单化的经济新闻 ,仍然不时出现在我们的报纸和广播电视上。经济新闻太硬、太单薄、太呆板 ,受众抱怨 ,记者和编辑也苦恼不已。要让受众“喜闻乐见” ,就必须讲究宣传方式、提高引导艺术 ,必须软化经济新闻 ,让经济报道更生动活泼。一、增强接近性 ,使经济新闻与受众“息息相关”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确立和不断完善 ,每个人的利益越来越紧地与市场联系在一起 ,受众对市场、对经济的关注度也就随之加强。面对这种新的情况…  相似文献   

6.
陈岩 《新闻前哨》2007,(8):80-81
质监报道作为经济报道中的人个分支,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关注。尤其是接二连三的突发性食品安人事件的发生,假化肥、假农药、假种子等坑农害农行为的蔓延,以及人们对生存健康和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质监报道有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受众平台,一些质监新闻经常上各媒体的重要版面。  相似文献   

7.
财经新闻故事化含义 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新闻传播出现了越来越明显的故事化倾向。尤其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知识经济、新经济的“大潮”汹涌,使广大受众越来越关注财经新闻,财经报道也发展成为各新闻媒体的重点报道内容。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不断深入,受众对经济新闻的关注度也随之提高,经济新闻已成为新闻报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甚至有报道称,在全球竞争激烈的今天,经济类报道水平已成为媒体品位高低的一个标志。显而易见,在继社会新闻、民生新闻之后,经济新闻又成为各家媒体角逐、比拼的一个"擂  相似文献   

9.
当前,经济新闻日益增多,受众口味不断变化,品位不断提高,促使媒体在新闻报道中日益注重人文关怀,不断更新经济报道的理念和方法。以受众为本位的经济报道理念新闻传播中涉及到的人可以概括地分为传播者、受众、被传播者和其他人,经济新闻传播亦如此。在经济报道中,传播者提供经济新闻,受众接受经济新  相似文献   

10.
李静 《新闻世界》2011,(7):287-288
新闻专业主义影响着新闻文体的转变,并促使媒体确立了自身相对独立的地位,新闻的报道范围和报道方式也因此扩大。新闻专业主义影响下的新闻人充分发挥自身能动性,在新闻体裁上积极创新。服务民众的新闻观使报道的立场和选题更加贴近受众,使新闻操作呈现出更加职业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当代报纸传媒的立足与发展,离不开有效的新闻策划。一方面,从阅读兴趣看,由于受众获取新闻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广泛,除了报纸、电台、电视台和通讯社等媒体外,现代互联网络媒体提供了即时信息服务。受众除了关心一些突发性的新闻信息外,更关注新闻的“背后”。另一方面,从报纸媒体的特点看,以文字描述为主要手段的报纸新闻信息发布,必须要求通过分析性报道获取受众的关注。因此,在信息开放时代,报纸作为一种媒体的优势,已不能简单地在“独家最早发布新闻信息”的传统要求里,而应该更显著地体现在对“新闻信息的深入挖掘之中”。新闻报道的策划,就成为深入挖掘新闻信息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蓬勃发展,很多新闻媒体在新闻报道工作中都会注重设置经济新闻版块。这有助于受众能及时了解到经济发展的最新动态,并以此对自身发展进行更加完善的规划。因此,从事经济新闻报道的媒体人需要根据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受众的需求构建经济新闻内容。本文对当前经济新闻报道领域媒体人的工作情况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策略,旨在帮助该领域的媒体人能够为受众创造出更多更好更富有实际价值的经济新闻,进而推动新闻产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要求:要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在当今新媒体时代,短、平、快的新闻报道拓宽的是受众的传播力,而深度报道就是提升新闻舆论对受众的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媒介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形成了融媒体,使信息传播渠道与媒介更加多元化,如何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做好做精深度报道是当前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从深度报道的选题和策划、深度报道的采访、深度报道的写作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以期为当前媒体工作者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4.
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受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大,对于与自身利益相关的未发生事件也表现出了强烈的好奇与求知欲,再加上传媒业受众为本的大环境,对事件的预测性报道便应运而生。相较于对已发生事实的报道,预测性报道更加考验媒体对新闻事实及事件真相的把控,在传播的各环节出问题的可能性也相对较大。本文从传播过程的五个环节分析2012年业界沸沸扬扬的铁道部改组新闻报道,探讨预测性报道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刘润 《新闻世界》2014,(3):194-195
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受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大,对于与自身利益相关的未发生事件也表现出了强烈的好奇与求知欲,再加上传媒业受众为本的大环境,对事件的预测性报道便应运而生。相较于对已发生事实的报道,预测性报道更加考验媒体对新闻事实及事件真相的把控,在传播的各环节出问题的可能性也相对较大。本文从传播过程的五个环节分析2012年业界沸沸扬扬的铁道部改组新闻报道,探讨预测性报道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使得新闻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各个媒体要想在这种激烈的竞争中保持自己的地位,就必须拥有自己独特的吸引受众的法宝。新闻策划作为当今比较流行的新闻运作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变得炙手可热,各个媒体在不同程度上越来越重视新闻策划,特别是在重大新闻事件中,更加离不开新闻策划。  相似文献   

17.
报网互动对新闻传播的影响 随着现代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媒体之间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报纸媒体与网络媒体之间实现互动已是大势所趋,这样的融合既扩大了新闻传播的影响,也给受众带来了更多、更精彩的新闻信息,这样的合作式互动给媒体的发展产生了更加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王颖 《传媒》2014,(18)
正信息时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传统媒体的发展受到很大的冲击,特别是报纸这种传统纸媒,传播信息的方式和发行量都十分有限,发展陷入很大的困境,对地市级报纸来说也是如此。地市级报纸的优势就是贴近群众,其主要受众是市民读者,主要通过民生新闻拉近与群众之间的距离。作为地市级报纸的《慈溪日报》看准当前媒体发展的形势,适时对其民生新闻板块进行全面改革,使其更加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以期促进长期发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加入WTO,经济生活已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经济新闻也就成为新闻宣传报道的重头。经济新闻在各媒体版面中占据了重要位置,经济新闻的质量影响着人们对媒体的选择。如何进一步改革我们的经济新闻报道,如何跳出以往经济新闻仅仅是数字罗列以及偏重工作性报告的老一套模式,把经济新闻报深报透报活,使经济报道能够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为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值得我们去不断的探索和创新。  相似文献   

20.
时政新闻是党与政府进行舆论宣传的重要阵地,是电视新闻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的喉舌,对于服务政务、营造正确的舆论氛围有着唯一性作用。随着新闻业务受众中心论这一观念的确立,电视媒体开始将时政新闻的落脚点从宣传向受众需求转变,不少媒体尝试从经济视角进行时政新闻的挖掘与报道。本文将对时政新闻经济视角的定义进行概述,并总结客观事实,阐明进行电视时政新闻经济视角报道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