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罗慧 《新闻前哨》2004,(6):30-31
2003年4月10日《南方周末》有这样一段话:“新闻,应该是以人为本的,城市的进程同样如此。1000个周末里有多少种人生,近20年的城市里发生着怎样的改变?或许只有那些身处其中的人的命运可以给出解答……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也总有一些人和他们的故事让人产生深远的印记,当时光倏忽而过的时候,城市生活的方式和理念正因此发  相似文献   

2.
办公室抽屉里有一本<全国短新闻选>,是我们来报社后发的,这本光明日报社1984年编辑出版的小书,收录的新闻作品当然也是1984年以前的,虽然都是一些旧闻,读起来却常读常新,工作之余拿出来翻上几页,每一次都有所获.  相似文献   

3.
刘敏 《东南传播》2010,(2):14-18
本文主要从采、写、编、评四方面对2009年新闻实务研究的进展进行全面地、概括性地总结,以期对未来的新闻实务研究起到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2000年以来至今一年半时间,我先后采写了近40篇现场短新闻在《河北日报》的“一线写真”专栏刊发。现在回过头来总结一下,一个深切的感受就是,尝到了深入实际、深入生活的甜头。  相似文献   

5.
噩梦     
我搞了一辈子新闻工作。从19岁上岗,到62岁离休,在43年新闻生涯中,接触过的人和事不计其数。在这些难以忘却的往事中,特别是关于省劳模蔡月娥的报道,更是刻骨铭心。几十年过去了,至今回想起来,恍然如发生在昨天,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6.
陈阳 《国际新闻界》2013,(5):94-101
2002年以来,以《南京零距离》为代表的民生新闻在我国新闻界异军突起,不少人认为,民生新闻的未来走向就是公共新闻。本文以2010年在某省级电视台一档民生新闻栏目的田野研究为个案,探讨民生新闻转型的可能性。受众或市场的力量将民生新闻推向成功的同时,也埋下了民生新闻衰微的种子,将会制约民生新闻的未来转型。  相似文献   

7.
不久前,举世闻名的高等学府——美国耶鲁大学举行300年校庆盛典,堂堂耶 鲁大学校长西装革履登台致辞。人们总以为他将作一场一两个小时的、洋洋洒洒的演讲。不料这位银发老人只用不到一分钟、寥寥一百多字,回顾了这座世界名牌大学300年的辉煌。这篇致辞译成中文,短得令人叫绝,却扼要而精彩。不妨全  相似文献   

8.
在每年的各级好新闻评选中,我们总会发现这样一个独特的新闻现象:在获得较高的奖项上,总会有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独家新闻入选,如《郑州亚细亚商场集团兴衰的调查报告》(1998年全国好新闻一等奖)、《林州争注“红旗渠”商标》(1999年全国好新闻三等奖)、《龙门石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2002年河南省好新闻一等奖)等。这些好新闻都具有明显的当地特色,事件也基本具有一定的知名度。阅读这类作品,不仅感到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指导性强,读来可亲,同时又有信手拈来,得来全不费工夫之感。为什么地方性强的独家新闻能获大奖,这里面有无一些独特的…  相似文献   

9.
李林 《新闻三昧》2003,(1):49-49
2000年11月中旬,《工人日报》第三刊登了一则消息:68万脱下路服,905亿资产剥离,五大直属企业11月底与铁道部彻底脱钩。看完这则消息,我立即记下了《脱掉路服,按需裁“衣”》的评论题目,并以半个上午时间,写出了这篇不足800字的新闻评论,发表于《铁路建设报》的2000年12月1日第一版。  相似文献   

10.
谈谈当前经济新闻的作用和特点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一,经济新闻的社会作用 从 1998年起,我国从经济短缺转为过剩,同时,为消除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我国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的货币政策。在这一背景下,我国的经济新闻报道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地位凸现,老百姓开始关注经济新闻,特别是财经新闻了。这一年,《人民日报》开设了财税金融专版,首次在党中央机关报上刊登股市K线图。此后,各家报纸开始在这一领域争夺读者,纷纷创办各种名目的金融证券专版或附属周报。同时,各广播电视台也纷纷开设金融证券的专题节目。 为了理解这种现象,首先需要提出一个我们…  相似文献   

11.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虚假失实报道使媒体的信誉受损,也是对读者,听众,观众不负责任的表现。本文在借鉴以前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新闻记者》期刊2013年和2014年的虚假新闻报告,分析了造成我国目前新闻失实的原因,并且对如何维护新闻真实性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2.
新闻改革30年:三次学术讨论引发三次思想解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新闻改革30年过程中,中国新闻界有过三次学术讨论,带来了观念的革新与实践的积极探索,对新闻媒体功能的多元化、双重属性的确认以及新闻业社会责任的加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13.
我的《“真抓”与“假抓”》一文,写作于2001年2月17日,发表于2001年4月11日的《河北日报》上。虽然自己已经给报刊写了20多年的言论和杂文,虽然此前也获过几十次这样那样的奖项,但这次能获得第十二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对于我这样一个一直工作和生活在小县城的基层作者来说,确实是个意外的惊喜。什么叫好的言论?我曾作过这样  相似文献   

14.
吴允波 《青年记者》2007,(22):76-77
笔者从事新闻工作9年,其中大部分时间是采写法制新闻。结合自己的工作,简要谈一下党报法制新闻采写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相似文献   

15.
也谈"新闻价值坐标不能刻舟求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炜 《青年记者》2004,(4):24-24
读了贵刊2004年第l期刊载的《新闻价值坐标不能刻舟求剑》一文,对其中一些观点有不同看法,提出本人的一些浅见,供读者、编辑及该文作者讨论。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和高科技  相似文献   

16.
2002年5月5日,鸡西矿工报刊发了一篇《沿街叫卖还敢暴力抗法依法拘你五日》的消息。这篇内容200字的消息引发了一场长达一年的新闻侵权官司,最后于2003年4月25日,以作者和新闻媒体胜诉而终结。  相似文献   

17.
正《世界报业创新报告》是由INNOVATION创新媒体咨询集团编撰的,已经连续发布了十年。2013年的《世界报业创新报告》盘点了2012年-2013年度世界范围内的报业创新案例及与报业相关的新技术和新热点,笔者在此对报告中的内容做一简单的介绍。付费墙付费墙现存的四种形式。要研究世界报业的创新,需要从报业的创新案例着手。首先要讲的,也  相似文献   

18.
新闻需要回归真实,正因为新闻背离了真实。不该成问题的问题在2001年8月份的记者论坛上,来自北京的名记者卢跃刚不经意的一句话深深地震撼了与会者:  相似文献   

19.
民生新闻自2002年由于电视界的探索.概念被明确地提出、口号被明确地叫响后,经历了三年多的发展,方兴未艾,各级省市电视台纷纷打造民生新闻栏目,甚至于“民生新闻立台”,筹建民生新闻频道,民生新闻的理念也由摸索渐渐走向成熟。本主要探讨自2002年民生新闻理念进入学界的视野以来.在三年发展期间内理论和实践观念的八大转变方向。  相似文献   

20.
傅宁 《声屏世界》2004,(7):16-17
范敬宜:1931年生于苏州。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中文系:1951年进入《东北日报》(《辽宁日报》前身)从事新闻工作.历任《辽宁日报》编辑、农村部副主任、主任、编委、副总编辑等职务。1984年调任文化部外文局局长;1986年任《经济日报》总编辑;1993年任《人民日报》总编辑;1998年为九届全国人大常委、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02年4月聘任清华大学教授、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