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一、用研读模式感悟“课文对我说什么”,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在本课的教学中,笔者以“纸条”为突破口,提炼主线,突出重点,引导学生发现课文中的重要信息(包括隐含信息),研究三个为什么。用全新的阅读模式在课文中走个来回,感受“课文对我说什么”,通过研读,表达自己的感悟“我想  相似文献   

2.
设计理念 以“纸条”为突破口,用研读模式感悟“课文对我说什么”,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利用头脑风暴,体验“我想对课文说什么”,培养学生的阅读个性。  相似文献   

3.
阅读教学高耗低效的归因可以有很多条,但不可轻视的一个问题是传统阅读教学偏重于告诉学生去努力弄明白“课文对我说什么”,而严重忽略了启迪学生“我想对课文说什么”,导致在阅读活动中主体地位的缺失,学生只是接受课文的“容器”,阅读教学未能真正落实在“学生的发展”这个基点上。《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也就是强调在阅读过程中,既要学生明白“课文对我说什么”,更要激发“我想对课文说什么”。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等,都在呼唤学生在阅读…  相似文献   

4.
设计理念以“纸条”为突破口,用研读模式感悟“课文对我说什么”,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利用头脑风暴,体验“我想对课文说什么”,培养学生的阅读个性。教学目标1.学习11个生字,读写“故障”等13个词语,理解“环顾”“知晓”“歉意”“后悔”“承担”等词语的意思。2.初步学会用一  相似文献   

5.
李亚玲 《云南教育》2005,(19):40-41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精读课文占的比例很大,是教材的主体,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依据,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如何根据课程目标、教材特点来设计和突出精读课文的“精读点”,强化学生积极参与、认真探究的主体意识,使学生达到落实识字、熟读精思、充分感悟、掌握方法、积累语言、提升语文素养呢?  相似文献   

6.
我的这个“找课文”相当于循环往复地跳两步舞曲:一是走向生活找课文;二是指向课文找生活。 先跳第一步——走向生活找课文。这是由境找文,进行语言的存储与提取的训练。目的是实现境与文的一一对应。这样学生以后在观察时搜集到素材信息便能迅速地查找提取出对应的语言,准确生动地进行表达,有利于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表达能力和习作水平。我所设计的“走向生活找课文”分两个“版  相似文献   

7.
目前,普通高中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时问一般为两年。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学生理应具备相当的信息素养。然而,我们发现近几届高中毕业生的信息素养并不乐观。典型的“症状”是:遇到稍具专业性的理论常识和稍具实践性的动手操作,学生就变得束手无策。  相似文献   

8.
试用修订版的初、高中《语文教学大纲》 (简称“大纲” )都分别在“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里提出了语文教学要“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的要求。我以为,在“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几个方面中,“感悟”最为重要,因为离开了“感悟”,积累的东西就不好消化,熏陶的作用就难以发挥,语感的培养效果也要大打折扣。为此,弄清楚“感悟”为何物,进而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感悟”能力有切实的培养,最终带动学生整体语文素养的提高,是一个应当从理论与实践上认真加以解决的问题。   《现代汉语…  相似文献   

9.
洪岳 《现代语文》2006,(9):42-42
小学语文教学中“初读课文”,一般都是列在上课伊始,旨在疏通文本,引导学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读通课文,此为其一。其二,帮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对课文有总体感觉——大致读懂课文。而实际教学中,上课伊始,学生刚刚从课外走入课堂,注意的转移并没有这么快,注意力没有全部转移到课堂之上,再加上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教师又缺乏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因此往往出现学生讨厌“初读课文”,不认真“初读课文”的现象,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也往往打个折扣。  相似文献   

10.
《猎人海力布》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课文 ,在教这篇以让学生了解海力布的故事 ,并能复述故事为重点的课文时 ,我并未采用传统的以讲解为主的阅读教学模式 ,而是尝试着用浙江省特级教师周一贯老师提出的表演研读模式。所谓研读模式 ,就是在导读的基础上 ,进一步重视学生读的主体地位 ,追求阅读主体的个性和潜能发展 ,以及强调在“读”中培养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和发现感悟的教学模式。所谓模式 ,也称研究式阅读模式 ,一方面通过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研究 ,来改变分段分析法的弊病 :冗长的情节分析 ,繁琐的提问应答 ,僵化的章法讲解等 ;另一方面旨在提…  相似文献   

11.
人教版教材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就是在一年级到四年级课文中都一直采用第一人称“我”的语言叙述方式,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同时,为了体现学生与文本的交流,精读课文中以“泡泡”的形式出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质疑问难能力。“泡泡”的内容大致有:  相似文献   

12.
在教学过程的不同环节,我都注意与学生一起运用各自收集的信息,读懂课文,补充课文,感悟课文,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讨,启发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学生敢于提问,善于动脑,勤于读书,有的对课文大胆质疑,有的补充材料,从而对课文所描写景物的特点了解得更深入,更广泛。《我爱三峡》是S版教材一篇写景课文。瞿塘峡在三峡之中最短、最狭、最险,气势和景色最为雄奇壮观,课文中只介绍了其中一部分。教学中,我让学生运用收集到的信息,学习作者的描写方法介绍瞿塘峡。这时,学生积极性颇高,连平时“羞涩”的同学也举起了难得一举的手。有同学说:“瞿…  相似文献   

13.
近来,拜读了本刊第三期郭刚老师撰写的《莫让“培养信息素养”成为神话》(下文简称《神话》)一文。文中对信息技术课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出质疑。作者的新锐思想和批判精神,令人佩服。但是此文的观点和论证方法,笔者不敢苟同。通过调查学习,笔者对此问题谈几点个人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自主感悟、合作探究” 课堂学习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学语文课程改革是一场深刻的教育革命,其目的就是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为"终生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我所承担的省级研究课题"小学语文‘自主感悟,合作探究’课堂学习模式"的研究正是基于这一目标而展开的。一、激趣导入在小学语文"自主感悟、合作探究"课堂学习模式的课题研究中,我特别注重导入这一环节的设计,并通  相似文献   

15.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教师可整合“课文”与“作文”两种共生共存的教学要求,通过在语言感受与运用中“锤炼”、在思维发展与提升中“思辨”、在审美鉴赏与创造中“评改”、在文化自信与认同中“传承”四方面的整合策略,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6.
以初中统编语文教材中的“红色”作品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1+X”阅读教学对初中生文学素养的培养与提升。通过建构统整模式,将“1+X”阅读教学与“红色”作品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在阅读“红色”作品的过程中培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研究发现,“1+X”阅读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提高阅读效率和深度,使学生在感悟“红色”作品的同时,培养多层次的文学素养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7.
大学英语课文教学“满堂灌”,违背了语言学习过程规律 ,实现不了语言知识“互动”。而运用课文“互动”教学模式 ,用英语学英语 ,不失为爱护学生学习积极性 ,改进课文教学 ,培养认知能力的良策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应该让学生从自学课文做起。现行语文课本,自读课文的比例非常大,目的也就是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可是,很多学生面对一篇课文,却无从下手,不知应该学些什么,不知应该掌握些什么。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自学课文的能力呢?在教学实践中,我指导学生用如下几“招”,效果颇佳。  相似文献   

19.
“阅读教学要着眼于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习独立思考,学习怎样读书。”如何教会学生读懂一篇课文,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究。一、研读重点词句与片断指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语,联系上下文研读理解。如《富饶的西沙群岛》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一定数量的“情感型”课文,很多教师也喜欢这种类型的课文。教学“情感型”课文,要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审美因素,让学生的体验过程贯穿于语文学习的始终,把学生在体验过程中形成的积极情感和内心感悟作为教学活动设计的出发点,引导学生进行富有想象力的表达和交流。一、重组教材,优化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