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来,影视界拍摄历史文献片成了热点,一些特型演员扮演领袖人物在荧屏上占尽风光,古月、王铁成、卢奇、孙飞虎的名字几乎与领袖人物的知名度接近。可是在给领袖人物的声音造型时却有了分歧。一部分人认为领袖人物应该说普通话,因为京腔正宗、易懂,说方言,观众听不懂,且与推广普通话相悖,我们把“这一派”姑且称为京腔派;另一部分人认为,领袖人物说话本来就是方言土语,让他们说自己的方言,亲切自然,没什么不好,“这一派”不妨称之为方言派。  相似文献   

2.
普通话与方言间存在“同词异义”(或说“同名异实”)现象,它指写法和读音都完全相同的某个词,在普通话中表示的意思与在方言中表示的意思不尽相同,有的还截然相反。这种别有异趣、值得探讨的语义现象在普通话和零陵方言中就较为突出,如“爹”“爷”“公公”三个词,是汉语  相似文献   

3.
变化     
“这儿的空气真新鲜!”走进师范校园的客人都会情不自禁地说。他们说的不仅是学校的花草树木使人赏心悦目,还因为中师生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和彬彬有礼的态度令人耳目一新。要问这清新的“语言空气”哪儿来,说起来话就长了。回想我们刚进师范时,操着浓重的乡音,和外地同学交谈,经常需要相互“君子动口也动手”,交谈才能勉强进行。虽然和外地同学交谈不方便,可我们并没有真正认识讲方言有什么害处,反而认为方言是“不忘本”,碰到老乡照讲方言。直到接二连三闹出笑话我们才觉得不妙,因为那场面是让人哭笑不得的。看:  相似文献   

4.
合肥地区的成人和孩子大多数讲的是一口合肥方言。语音、语调和普通话完全不同,例如,“老母鸡”说成“老母资”,“西瓜”说成“丝瓜”。要教幼儿学讲普通话,首先要培养幼儿的正确发音。我们针对合肥地区的情况,在教学和日常生活中,注意纠正幼儿不正确的发音,培养和提高他们学习普通话的兴趣。我们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5.
王森  杨青云 《天中学刊》2003,18(1):110-111
在普通话口语技能教学和测试中,我们发现口语表达是师范学校学生的一个难点问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差,反映出他们存在着情绪、思维等方面的障碍。 一 学生口语表达的情绪障碍主要有四类:(1)文化拒斥情绪。有些学生常说讲普通话“不好意思”。这种情绪不同程度地存在于多数初学普通话的学生身上。它不同于初次登台演讲时的胆怯,而是一种复杂的文化心理。我们知道,语言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方言是地域文化构成的主要成分之一。让多年来习惯于说方言的人改说普通话,必然产生一种背离了自己所属文化群体的不适应感, 这可以说是一种…  相似文献   

6.
农村小语教学误区江苏朱永锋一、方言充斥课堂学习普通话是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然而据笔者了解,有70%左右的语文教师在上课时没有使用普通话。他们中有的确系不会普通话,有的虽然会讲普通话,但是怕被归入“洋腔洋调”之列,也就不再涉嫌了。方言教学有百害而无一利...  相似文献   

7.
现代汉语的趋向动词“起”、“去”在普通话中不能组合使用,但在陕西方言中却可以。陕西方言中的“起去”可以在一般单句及连谓句中作谓语、补语。邢福义先生在“‘起去’的普方古检视”中提出,“起去”在普通话中可以说,本文则认为“起去”在普通话中不可说。  相似文献   

8.
“方言语调”是普通话测试中的一个评分尺度,由于测试大纲尚未对其做出明确定义,测试员往往不得要领,普通话测试是检测方言向普通话的过渡程序,测试实践当中方言语调的评定就是方音遗留痕迹的程序,因此本文认为用“方音特征”来代替“方言语调”更易于把握。  相似文献   

9.
广州方言区人说普通话时大多将z-念成z-。这是语音规律和语言环境使然。建议将z声母引入普通话,以提高广州方言区“推普”的效率。提出“大普通话”设想。“大普通话”是标准普通话和各方言区普通话变体的总和。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指出:“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学习普通话,首先要学好普通话语音,因为方言和普通话的差异,主要在语音方面。我们了解了现代汉语语音系统,对普通话的声母、韵母、声调有个基本认识,熟练掌握《汉语拼音方案》,又多听勤练,就可以做到基本上能说普通话了。本文结合我自治区方言的一些特点。谈谈学好普通话语音中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1.
时下,在一些农村学校,特别是山区小学,“方言”、“土语”充斥于耳,教师上课不讲普通话成了普遍现象。 教师上课不讲普通话,究其原因大致有三:一是某些学校领导、教师缺乏推广普及普通话的强烈意识和责任感。部分教师认为“只要学生能答会做,不讲普通话也无妨”。二是有些中老年教师文化素质偏低。他们土生土长,用“方言”讲课得心应手,显得亲切、自然、明了,用普通话讲课却很别扭,有时甚至闹出笑话。于是索性一“土”到底。三是“方言”作为日常口语的主要表达方式,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而讲普通话则缺乏大的语言环境。  相似文献   

12.
在人际交往与大众传播中,方言符号的运用与流行主要归之于传播对象的“方言情结”。“方言情结”的存在对信息的交流、社会的稳定和谐乃至民族的统一等都有一定的负面影响。要采用疏导的方式化解“方言情结”,提升民族共同语的权威性,使信息的传播与接受更为顺畅,  相似文献   

13.
普通话,是我国人民普遍使用的汉语。现在有些国家(美国、比利时)正掀起学汉语的热潮,我们是中国人.如连自己的汉语普通话都说不好。那不是很惭愧!更有损中国国民素质的形象!我国民族众多.也有众多不同民族的语言,甚至有不同的文字。因此.普通话会受到这些地方方言的影响而说不好.甚至有些人不会说也不会听普通话。由此可见,要做到人人懂讲普通话.讲好普通话。就必须借助汉语拼音.学好汉语拼音就能帮助自己纠正受地方方言的影响。因此。学好汉语拼音是讲好普通话的基础.这是一项任重道远的任务,必须循序渐进。显而易见.这项重任就落在了小学教师的肩上.尤其是一年级的语文教师.是学生学普通话的楷模,是基础的基础.将影响学生的终生。因此,人们称之为“启蒙老师”。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汉语方言中,“看类词”的使用频率非常高,其成员和分布情况也要比普通话复杂得多,光表示“看”的词就多达三十多种。其中主导词依然是“看”,分布最为广泛。官话区与普通话最为接近,主要有“瞧”“瞅”“瞄”“瞪”“盯”“瞟”等,种类最为丰富;近江方言与普通话差异不大,主要也有“瞄”“瞪”“盯”“瞟”等,种类不如官话区丰富;远江方言与以上二者差异较大,使用频率较高的主要是“觑”“睇”等传承于上古和中古等较早时期的词,种类最少。可以说官话区在方言变异与创新方面表现得最为活跃,近江方言是由长江以北向远江方言的过渡,远江方言相对而言则是最为保守的。  相似文献   

15.
《天津教育》2008,(4):16-16
最近有媒体报道,华东师大二附中的二三名高中生在课外调查中发现.上海青少年说上海本地方言的能力有所下降。因此,他们呼吁设立“方言日”,以拯救上海活。且不说这三名高中生拯救上海话的举动与推广普通话的基本趋势是否相悖,仅就这一举动能得到媒体的重视,并上了教育部基础教育网,就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问题——教育内部改革“该听谁的话”。  相似文献   

16.
语言使用不仅是语言能力的体现,也是语言态度的反映。本文主要采取问卷的方法,从情感角度和认知角度调查分析广西边境地区青年学生的语言态度。在情感上,绝大多数的人认为普通话和方言一样亲切好听;他们认为方言方便实用,普通话有利于交流。在认知上,他们对普通话具有普遍的认同感,认为普通话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他们也很重视方言,但是认为方言只能在一定范围内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7.
“说开了”和“说起来了”,这两种不同的说法在安康方言中的表又功能基本上是一致的。我们认为,这种现象的存在,实际上是普通话句式对安康方言渗透竞争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是教师素质的构成因素之一,它影响着教师的外在形象和内在修养,进行普通话训练是教师自我发展的需要。再者,幼儿教师是幼儿的启蒙者,教师的普通话对幼儿语言习惯、语感的培养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加强普通话训练,会给孩子们带来语言水平和能力的正面影响。首先,创设语言环境,创建学普通话、用普通话、比普通话的良好氛围。有的幼儿园不少教师用的多是方言或半方言半普通话。他们共同的感觉就是毕业第一年时普通话还可以,第二年说普通话就觉得比较生疏,第三年说普通话就觉得别扭。因此,推广普通话,营造普通话的语言…  相似文献   

19.
我家玉玉从小就特别爱讲话。两岁的时候就能用方言说出‘玉玉爸爸给玉玉买雪糕’之类的话。但让我担心的是,到现在为止,她还不会说普通话。平时,我和她说话使用的是普通话,但不知为什么她就是不会说普通话。请问我们应该怎样教会她说普通话?”  相似文献   

20.
今年高考有这么一道语文试题:用10到20个字给推广普通话做个广告策划。也就是写广告词啊!阅卷时,同学们的回答真是让人惊叹不已,给枯燥的改卷工作增添了许多快乐的音符。以下便摘录部分“代表作”,以悦读者。方言诚可贵,外语价更高。若为普通话,二者皆可抛。学好普通话,走遍天下都不怕!今年过节不说话,要说就说普通话。出门儿要讲普通话。地球人都知道!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也不是天各一方。而是你说方言我却啥也听不明白。请说普通话!普通话,挺好的!悟空你要说普通话,要不然观音姐姐会怪你的!!!说了普通话,牙好,胃口就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