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富有浪漫情趣的楚人,是酷爱音乐和舞蹈的人民。与中原地区乐舞相比,楚人乐舞无疑具有地方特色。而它们的起源应该与娱神用的巫音巫舞有关。楚人重淫祀,而凡祀必载歌载舞。因此,楚地就成了歌舞之乡。楚歌楚舞,可以说是从楚国民间祭祀神鬼的艺术土壤里萌芽、发展起来的。楚人是有较高的音乐秉赋的。《文选》录宋玉《对楚王问》中说:有到郢都来唱歌的外来人,开始唱的歌是《下里》和《巴人》,国中附和而唱的有数千人。楚辞《九歌》中提到的楚人所用的乐器大多都从出土文物中得到了印证。特别值得一提的  相似文献   

2.
三楚     
<正>三楚是指先秦时期楚国的疆域,分为南楚、东楚、西楚。南楚是最早形成的,春秋时期,由于楚国位于中原南部,所以中原各国称其为"南楚""南蛮"。春秋末期,吴、越争霸后,越国胜利,占领江苏、浙江两省(徐州除外),战国时期,楚国灭越,占领吴越地区。由于这块新的领土,在故地东面,所以称为"东楚"。楚国衰落后,首都郢都被秦朝攻克、毁坏,为了躲避锋芒,楚人东迁,其时南楚故地已经不  相似文献   

3.
楚凤是楚人心目中的神物,是楚人的图腾。楚庄王秉承楚凤超凡脱俗、彰显霸气,仁德为先、百鸟朝拜,敢为人先、高洁吉祥,涅槃重生、和合天下的精神,以凤喻己,一鸣惊人,仁德为先,礼仪天下,成就了旷世霸业。研究楚庄王的崇凤情结对于了解楚国历史、弘扬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湖北荆州是闻名的楚文化之乡,是哺育长江中游中国古代文明的摇篮。楚国物阜民丰、文化灿烂,特别是音乐文化独领风骚,“楚辞”、“楚声”、“楚歌”、“楚舞”,驰名天下。 2500年后的今天,为了使人们了解楚乐舞艺术和楚文化的概貌,荆州地区博物馆于1992年9月创办了“楚乐宫展演”,以出土的楚乐器为原形,仿制或复原成楚乐舞器,演奏和表演古代楚宫廷乐舞,在现代舞台上再现了中国古代楚乐舞的艺术神韵。  相似文献   

5.
楚人都城是随着楚国的发展、繁荣、衰败而不断迁徙的。楚人多有迁徙,故楚都地望历来多有争议。清华简《楚居》篇为楚国都城及城市文化研究带来更多可供研究的信息和线索。明确了商代楚族迁徙情况以及季连的定性、时代与世系问题,史书中楚先祖季连的迁徙路线也得以明了。清华简《楚居》对楚国早期城市的史实也提供了很多线索和史料。  相似文献   

6.
《晏子使楚》是根据《晏子春秋》中的两段故事编写而成的一篇课文。晏子是春秋时期齐国大夫。一次,晏子奉命出使楚国,楚王仗恃国力强盛,想趁此机会侮辱晏子,以显示楚国的威风。晏子既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又  相似文献   

7.
中国美学思想独具特色,表面上看,中国潜在的美学体系成封闭状况,缺乏开放性,但细究起来,其实不然,从中国美学体系内部来看,其开放性是明显的.某些美学思潮的产生,就直接源于美学思潮之间的碰撞、交融,楚骚美学就是如此。一、楚骚美学产生的前提楚,包括今长江中下游的广大地区,其中江汉地区,是楚人最早立国的地方,也是楚国的腹心地带,早在远古时代,就有原始居民劳动、生息、繁衍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创造了丰富多采的远古文化.为楚国的建立奠定了深厚的基础。使三族是用项的后青,属于华夏族.神话时代的特征使历史蒙上…  相似文献   

8.
名楚考     
在我国历史上,楚国的历史源远流长.对于楚国文化历史的探索,从古至今都没有停止过,然而关于"楚"的来源,历来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清华大学藏战国楚简>--<楚居>的问世,引起了我们新的思考,也为楚国命名的缘由提供了新的依据,由此我们对"楚"国之得名也有了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9.
研究者多认为《九歌》中的《河伯》因祀河而产生。但其是否源于楚人祀河,却历来有争论。考订文献,楚人至少三次至河或涉河,并由楚"以祀代战"之宗教习惯,结合《左传》"楚人祀河"的记载而推定,楚人每至河必祀河神而求佑护,祀河神时必歌舞以娱之,因而产生了《河伯》。而切盼楚国强盛的屈原,对楚庄王为"问鼎中原"而胜晋祀河,与对蓝田大战楚惨败而失去"问鼎中原"能力之事件,同样刻骨铭心,故在整理《九歌》时特意将胜晋祀河产生的《河伯》,与祭祀蓝田大战楚军士亡灵而产生的《国殇》一同收录。  相似文献   

10.
《晏子使楚》中的修辞与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学的语文课本也有同选一篇(或一种)文章的情况。《晏子使楚》是《晏子春秋》中的一则故事 ,被选入现行高中第一册语文读本。而现行小学语文课本中《晏子使楚》一篇 ,是根据《吕氏春秋·内篇杂下》中的有关文字改写的。传诵千古的晏子使楚的故事 ,十分典型地表现了晏子政治家、外交家的风度 ,忠实于祖国的品格和机巧善辩的才能。在这个故事中 ,晏子的巧辩在于结合修辞方法和运用逻辑推理。晏子出使楚国 ,在“从何门入”与“齐国是否无人”两个问题上与楚王展开了斗争。“楚人以晏子短 ,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面对楚王这一带有玩笑…  相似文献   

11.
楚乐舞是荆楚大地的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北省荆州市对楚乐舞的保护与开发主要体现在成熟舞台作品的排演以及对楚乐舞艺术风格的研究与展现等方面。楚乐舞的保护与开发强化了荆州旅游形象,丰富了旅游资源和文化产品,对荆州文化旅游有重要意义。荆州楚乐舞在节目编排过程中,应力求客观、科学、准确,注重经典乐舞的研究与创作,进一步丰富表演内容和形式,树立自身的权威性。  相似文献   

12.
先秦楚漆器艺术形态以其飞扬灵动、神秘怪诞和抽象构成的审美风格为世人所瞩目。基于楚国的自然宗教特征,楚漆器艺术中自然形象与审美意义的联系通过象征的方式而产生。根据黑格尔艺术象征观点,艺术中形象与意义是统一与对立的辩证动态过程,由此而产生了象征、古典与浪漫的艺术类型划分,中国楚漆器艺术就属于象征艺术中的典型。黑格尔针对东方艺术提出的艺术象征论很好地诠释了中国先秦楚漆器艺术形态中感性形象与普遍意义的具体表现和内在联系。其中,神秘、怪诞的自然意象的拼凑与组合都是楚人基于幻想的审美心理表现。  相似文献   

13.
“三楚先"何以不包括季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季连是芈姓楚人的始祖,从来没有异议。清华简《楚居》叙述楚先公先王的世系和居处迁徙,始于季连,从出土文献的角度印证了这一点。但是,在战国时期楚人的祀典系统“三楚先”(老童、祝融、鬻熊)里,却没有季连的影子。这一现象一直得不到合理的解释。从《楚居》看,季连和鬻熊是兄弟关系,季连的后人没有即位,楚的大位赖鬻熊一支得以传延。对楚的后人来说,是鬻熊的直系亲属,而与季连没有血亲关系。这就很好地回答了“三楚先”不包括季连这个悬疑。  相似文献   

14.
《晏子使楚》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第十册第五组的一篇略读课文。主要写了春秋时期齐国的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依仗国势强盛侮辱晏子,而晏子以自己的聪明才智,运用针锋相对、将针就计、顺水推舟等高明的策略,一一加以反驳。维护了个人和齐国的尊严。表现了晏子才智过人和极力维护国家尊严的思想品质,这篇课文脍炙人口,  相似文献   

15.
春秋战国时代,士阶层处于急剧壮大和急剧变化之中,并且对社会发展起着巨大作用。由考古资料和文献资料的分析比较可知,楚、秦两国都在春秋初年形成了较完备的阶级结构并出现了士阶层,但因两国的地理条件、人文生态和发展路线等诸多不同,两国士阶层的人员构成、人口数量、经济状况、文化素质也有别,对本国乃至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作用也大不一样。楚士人多才高、用于晋而事于秦,为楚国经济文化的繁荣、秦王朝的统一和统一而稳固、强盛而昌明的汉帝国的创建,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美学、艺术学、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对楚纹饰的表现对象、发生机制、深层内蕴进行了探讨。就表现内容而言,楚纹饰有自然形纹样和几何形纹样,其中又以龙纹、凤纹、鹿纹、圆涡纹、神灵鬼怪图案最富特色;从发生机制上而言,它乃是楚民族传统审美心理积淀的结果,与巫官文化有着极大的相关性,同时,它又是楚人对自身艺术经验的总结,对前人艺术经验的继承和创变的结果;从深层内蕴而言,楚纹饰“艺术--巫术一体化”现象是楚人生命的符码化形态,它复现了楚人的宇宙意识、生命意识、审美追求和浪漫情调。  相似文献   

17.
由汉字产生的时间推断,华夏语至晚在黄帝时期应已形成.楚人源自中原华夏,约夏末商初迁入江汉流域,与土著融合而为"荆蛮".楚人南迁时的语言是华夏语,其在文化、经济上均优于当地土著,在迁入江汉平原后,与当地土著的语言互相渗透和融合,从而形成独特的蛮化夏言——楚方言.楚方言是华夏语的方言.  相似文献   

18.
"乐"在古代被赋予多重的功能作用和审美作用,在《楚辞》中展现出楚地的乐文化蕴藏之深厚。通过《楚辞》与楚地出土文物的相互印证,可以发现楚乐与中原乐的不同,不仅较少地受到"礼"的束缚,而且在相对开放的政治环境、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崇巫风俗的背景下,楚乐体现出了对个体的重视与尊重。  相似文献   

19.
漆器艺术是一门比汉字更为古老的传统艺术文化。战国时期漆器在中国漆器史上是个大发展和极其繁荣的时代。战国时期的漆器以楚国的最为著名。楚漆器更是一种艺术形式和精神内涵、应用与艺术趣味的完美结合。本文从楚漆器所产生的特殊的社会自然环境和楚风浓郁的人文环境入手,从漆器的主要纹饰及其发生机制、器物造型、装饰手法、色彩的运用等方面展开,深入而全面地阐释楚漆器的纹饰的形成的美学意蕴。  相似文献   

20.
季连是芈姓楚人的始祖,从来没有异议。清华简《楚居》叙述楚先公先王的世系和居处迁徙,始于季连,从出土文献的角度印证了这一点。但是,在战国时期楚人的祀典系统"三楚先"(老童、祝融、鬻熊)里,却没有季连的影子。这一现象一直得不到合理的解释。从《楚居》看,季连和鬻熊是兄弟关系,季连的后人没有即位,楚的大位赖鬻熊一支得以传延。对楚的后人来说,是鬻熊的直系亲属,而与季连没有血亲关系。这就很好地回答了"三楚先"不包括季连这个悬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