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1985年,英国电话局决定更换原有的红色电话亭,理由是管理费太高了。对此英国国民大为不满。由司各特大臣亲自设计、1924年诞生的这种红色电话亭,从那时起便成了英国的独特街景,吸引着国外的游客。酷爱英国传统的实业家威利·怀特先生,当他听到要更换电话亭的消息后,马上打电话给电话局购下几百个旧电话亭,摆放在自己的农场里出售。怀  相似文献   

2.
另类图书馆     
正No.1电话亭华丽转身随着移动通讯时代的到来,英国经典的电话亭逐渐被淘汰。英国电信公司在拆除了里面的电话机后将其向各地社区开放,居民只需象征性地花费1英镑便可"认购"。在特鲁罗市附近的波因特村有一个废旧的红色电话亭。村民玛格丽特·威尔逊因使用多年而对它恋恋不舍,将其认购后改成一个微型图书馆。现在它正式对公众开放,虽然不提供电话簿,但却摆满了传记、小说和非小说类出版物。  相似文献   

3.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色彩。 伦敦的色彩无疑就是红色,那些站在大街小巷的电话亭和伫立白金汉宫前的士兵,一如既往地坚守固有的红色衣着,标示着红色作为伦敦城市的鲜明色彩,这些红色的电话亭和红装士兵由此成为伦敦的城市名片。在这些伦敦城市名片中,最靓丽当是每日穿梭于伦敦大街小巷之间的红色双层大巴。  相似文献   

4.
《上海文化年鉴》2012,(1):94-94
2011年,上海市各中小学围绕“红色旗帜·时代风采”主题,结合“两纲”重点内容,设计了“红色英烈”、“红色寻根”、“红色传情”、“红色记忆”、“红色一课”、“红色情怀”、“红色经典”等七大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以主题班会、征文演讲、课本剧汇演、电影配音、微博等生动活泼的形式,在学校、社区、社会基地等场所开展庆祝建党90周年主题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5.
风之电话     
<正>日本岩手县大槌町旁一座俯视太平洋的小山上,有一个白色的玻璃镶板电话亭,电话亭里有一部黑色旋转式电话。几年来,成千上万的人赶到这里,只为打一个电话。奇怪的是,这个电话亭里的电话没有电话线,它无法连通到任何地方,而每个人都知道这一点。然而,这并不妨碍人们对着电话认真地倾诉,待从这里走出去时,脸上沉重的表情都被轻松和宽慰所取代。  相似文献   

6.
现代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曾经成为一个时代的标志,有人形容她是一部“激情燃烧岁月中的一团红色火焰,是照亮了老年观众的一生,点燃了中年观众的童年,染红了年轻观众的视野”的“红色经典”……;而由著名电影导演张艺谋执导的现代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讲述的是上世纪20年代一所封建大宅院中的男主人及其3个妻妾以及妻妾与其情人之间的跌宕起伏的爱恨情仇……正是这红色的背景,红色的基调,红色的内容,红色的故事……还有一台《芭蕾精品晚会》,色彩斑斓地共同构成了中国芭蕾2003年金秋欧洲巡演的强大阵容。10月6日至11月30日,参与“…  相似文献   

7.
若问英国人最为津津乐道的荣耀岁月,大概非维多利亚时代(1837-1914)莫属。那是一个扩张的时代,自信的时代,也是一个动荡的时代,变革的时代。那时的英国举世无人可敌,在血与火的海外殖民中控制了三千余万平方千米的土地,成为真正的"日不落帝国"。那时的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无愧于"世界工厂"之赞誉,  相似文献   

8.
楠子 《世界文化》2010,(1):34-34
本期封面画介绍的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画家劳伦斯·阿尔玛·台德玛的油画作品《徒然的求爱》。 阿尔玛·台德玛生于1836年1月8日,荷兰人。1852年到比利时安特卫普美术学院学习;1863年与法国姑娘普林娜结婚后移居巴黎;1869年爱妻去世,离开巴黎来到伦敦,后普法战争爆发便滞留在伦敦;1873年加入英国国籍,并进入皇家美术学院;1879年成为皇家美术学院院士;1899年获英国骑士爵位;  相似文献   

9.
随着烟草传入欧洲,也就开始了研制点火的工具。在英国的维多利亚时代,把打火石和火镰装在一个小盒子里,拿出来打着火点上酒精灯做火种。然而这火种是无法携带的。为解决这个困难,发明了火柴。1827年,英国的 J·沃卡最初制作出火柴。不久改为黄磷火柴。这对于抽烟人是个福音。有了火柴随时都可以抽。不过火柴也有缺点,它怕风,怕水,一走出户外,火柴就不管用了。人们常说,伟大的发明往往来自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士兵们爬在战壕里挨雨淋,想抽口烟享受一下这唯一的生活乐趣也办不到,吃尽了苦头。英国有个叫阿尔弗莱德·丹希尔的人,他从1907年  相似文献   

10.
正罗马时期是英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罗马人为不列颠留下了最早的文字记录,他们的到来标志着史前不列颠进入到文明时代。罗马人的活动轨迹虽然处于英国文明史的发端时期,但他们用大约400年的统治为自己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历史烙印,岛国留存的罗马时代的文化遗迹直到今天仍然在昭示着古罗马文明曾经的辉煌。罗马人的闯入  相似文献   

11.
比阿特丽克斯·波特出生于维多利亚时代一个富裕的贵族家庭,父亲鲁伯·威廉·波特受过专业辩护律师的训练,却鲜有执业,多半时日都浸泡在绅士俱乐部中。母亲海伦·波特是个棉花商的女儿,大部分时间都在接待客人或外出拜访友人。波特的父母以他们继承自双亲的遗产来维持生活。波特不仅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著名的童书作家与插画家,还是一个绵羊饲养员,一个勤劳的农场主,一个体贴的妻子,一个忠诚的环境保护者。  相似文献   

12.
英国出了个莎士比亚 ,中国出了个关汉卿。作为东西方两种戏剧文化的代表人物 ,关汉卿生活在 13世纪 ,莎士比亚生活在 16世纪末 17世纪初 ,前者要比后者早出 3 0 0多年。无论地理位置还是时代距离都如此遥远的二人 ,可谓“风马牛不相及” ,但人们偏偏喜欢将他俩相提并论 ,个中缘由 ,说来意味深长。西方人崇拜莎士比亚 ,也喜欢关汉卿。按《英国简明百科全书》“元代戏曲”条的说法 ,关汉卿“是中国元代剧作家 ,也是文艺理论界所公认的中国最伟大的戏曲家”。早在182 1年 ,英国外交官G .T .Staunton翻译清朝图理琛的《异域录》中 ,即有《窦娥…  相似文献   

13.
李长林 《寻根》2003,(2):40-42
世界博览会(InternationalEx-hibitionofExposition)发源于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1851年,正处于工业革命全盛时期的英国为了展示其强大国力,在伦敦举办了“万国工业品大博览会”。上海商人徐荣村和一些在中国经商的外商将丝、绸、茶叶、中药材等中国传统产品运往伦敦参展,并获得了一些奖项。1873年,奥地利举办维也纳博览会,中国有上海、天津、宁波、杭州、广州等14个城市送去了产品参展,展品仍为中药材、丝绸、茶叶等传统商品,带队的是中国海关的代表——粤海关副税务司英国人包腊。过去学术界有人以此为中国正式参加世博会之始。…  相似文献   

14.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刚刚散去,一本题为《维多利亚时代名人传》的作品就在沉寂许久的英国文坛引起轰动。该书以“发人深省的讽刺文体、栩栩如生的描写、别具一格的选材和侦探式的心理分析”永远地改变了人们对维多利亚时代的看法,也永远地改变了传记文体。之后的20年间,欧美各国传记作家竞相效仿。忙记的艺术化写作蔚然成风。这位英国传记史上里程碑式的大家就是时年38岁、名不见经传的利顿·斯特拉奇(LyttonStrachey。1880—1932)。  相似文献   

15.
英国的第一条铁路于1830年开通,从此改变了公众的出行、交流和阅读的方式.伦敦大学学院的教授、作家约翰·马伦以英国著名小说家托马斯·哈代、查尔斯·狄更斯和乔治·艾略特的作品为中心,探讨了英国维多利亚时代铁路对小说的影响. 在托马斯·哈代的长篇小说《无名的裘德》(1897)中有这样的描述:裘德在索尔兹伯里的梅尔切斯特镇追...  相似文献   

16.
2012年11月9日,英国首相卡梅伦在知名社交网络“推特”上宣布,达勒姆教区主教贾斯汀.韦尔比将出任第105任坎特伯雷大主教,成为7700万英国圣公会信徒的精神领袖。鉴于韦尔比曾在少年时代就读于伊顿公学,加之首相卡梅伦、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以及英国王储查尔斯父子三人均毕业于这所名校,一时之间,伊顿人和伊顿公学成为众多媒体关注的焦点。有论者甚至指出,当英国国教、英国政府、英国首府伦敦乃至未来的英国国王均由伊顿公学的毕业生领导时,英国这个传统上由精英统治的国度俨然已经进人了“伊顿统治”的时代。  相似文献   

17.
在英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是乔叟,最卓越的剧作家是莎士比亚,而汤姆斯·马罗礼正处于这两位文学巨匠之间的时代里。大约在十五世纪中叶,他在狱中写下了他的不朽名著《亚瑟王之死》,但他未能见到这部作品出版便去世了。许多历史学家把马罗礼生活的年代称为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即从中世纪向辉煌的伊丽莎白时代过渡的时期。伊丽莎白时代产生了莎士比亚、马洛和本·琼森等的不朽作品,是英国文学的全盛期。马罗礼创作的年代是英国历史上最动荡不安的时期之一。百年战争(1338—1453)正接近一个不光彩的收场,英国人只保住了加来地区。1458年,两支贵族之间爆发了一场内战,而软弱昏庸的亨利六世措手无策。这场玫瑰战争(所以这样称呼是因为交战的两个家族约克家族和兰开斯特家族的盾形  相似文献   

18.
徐威 《世界文化》2013,(8):28-28,29
一V·S·奈保尔,著名英籍印度裔作家,1932年8月17日出生于特立尼达岛的一个印度家庭,1950年进入牛津大学,毕业后定居英国,与拉什迪、石黑一雄并称为"英国移民文学三雄"。奈保尔的作品多为描写印度、非洲等第三世界的人的生存状况,表现后殖民时代的世态人心。多元复合的文化背景,使其在东西方两大文化间徘徊,作品  相似文献   

19.
邹斯彧 《世界文化》2008,(12):13-15
弗吉尼亚·伍尔夫于1882年1月25日出生于英国伦敦一个知识贵族家庭。父亲莱斯利·斯蒂芬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毕业于剑桥的著名文学评论家和传记作家。他在担任慷希尔杂劫主编期间曾慧眼支持过哈代、斯蒂文生、亨利·詹姆斯等作家的创作,还主编过《国家名人传记大辞典》的前26卷,撰写过18世纪的英国思想史和文学史,被英国政府授予爵士称号。  相似文献   

20.
英国和美国曾被认为是使用同一种语言的两个国家。那么,在两国使用的口语之间又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1607年和1620年分别到达美国弗吉尼亚州和马萨诸塞州定居的英国人,是操十七世纪初的英语,即莎士比亚和弥尔顿时代的英语的。他们大部分来自英格兰南部和东南部,尽管他们当中有些人曾离乡背井在荷兰居住多年,但他们说话时,仍带有本国南方的口音。在很大程度上,他们保持了原来的说话方式,但不久就学会了赋予旧词以新义。同时,他们也从当地印第安语中吸取了许多对他们来说也是陌生的有关植物和动物的词汇。到1776年美国宣布独立时,在美国的移民有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