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象一:断章取义 [案例](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11课《去年的树》)教师在学生通读课文之后提出学习要求:边读课文边思考,在自己感兴趣或印象深刻的内容旁边批注感受。接着,学生自主读书、思考、批注。让教师没有想到的是,有学生在“可是,树不见了,只剩下树根留在那里”旁边批注道:乱砍滥伐的行为真要不得。  相似文献   

2.
<正>名著类课文,即节选于古典名著或由古典名著改编的课文。它是学生通往语言经典的重要桥梁。由于种种原因,编者不得不将一些古典名著类的语言进行改编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不可避免的违背了古典语言的原汁原味,若就课文教课文,将大大折损中国古典名著类课文的价值。2011年版新课标总目标中就强调了,要"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要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就要在名著类课文的教学中采用寻根、累积,最后达到运用,  相似文献   

3.
《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古典名著《红楼梦》,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然而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并没有多少兴趣。有的同学说,小说离我们的生活毕竟太远,很难引起我们情感的共鸣;有的年轻教师也感慨,课文不好教,也没有多少讲头。  相似文献   

4.
<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四大古典名著犹如中国古典文化的一份宝藏,熠熠生辉。统编语文教材五下第二单元以"走进中国古典名著"为主题,共安排四篇课文。结合本单元语文要素,教师以学定教,在多角度多层次的对话中带领学生走进中国古典名著,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为学生构建美好丰富的精神家园。在引导学生学习《草船借箭》时,教师依着学情,循着学路,引导学生逐层深入,与文本、与他人对话,在对话中进一步走进人物,感悟  相似文献   

5.
<正>一、目标雅正,内容简约,教得有效简雅语文教得有效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指向语言建构与运用,就是教师在备课时明确设计意图,关注语文要素,把握精读课文课后问题或略读课文的连接语,制定精准的教学目标,选取简约的教学内容。《红楼春趣》作为“走进中国古典名著”单元的最后一篇略读课文,其教学承载着练习使用从前三篇课文学到的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教科书在连接语中给出了学习《红楼春趣》的两个任务:1.读读课文,能大致读懂就可以。2.读后和同学交流:  相似文献   

6.
<正>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以“走近中国古典名著”为主题,编排了《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红楼春趣》四篇课文。编者意在通过这几篇课文带领学生走近中国古典名著,初步学会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产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这是小学阶段第一次集中安排古典名著的学习,除《草船借箭》是根据原著相关内容改写外,其余几篇均是原著节选,其中有些语句对五年级学生来说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  相似文献   

7.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是小学阶段唯一的古典名著单元。这一单元以“走近中国古典名著”为主题,四篇课文的编排由易到难,旨在揭开古典名著的神秘面纱,引导学生走近名著,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初步感受古典名著语言的特点、精彩的故事情节、生动的人物形象,进而产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教师应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解读文本,选择与学生心理发展和语文能力发展相适应的教学策略,因文定教,以学施教。  相似文献   

8.
不少语文教师怕教长课文。其中的原因是:长文教学的课堂很难驾驭,多教可能冗长无效,少教又怕拣了芝麻丢了西瓜;深入钻研课文怕陷入泥潭不能自拔,不深入又怕教学是蜻蜓点水。我们的教学常常处于长不得,短不得,深不  相似文献   

9.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古典名著的知识融入,是构建小学知识体系成长的重要环节,因此,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以及课文传授之中融合古典名著的鉴赏等多方面的技能培养,对于提升小学生综合能力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将围绕小学高年级古典名著教学在教学中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概述存在的教学问题,进而从多方面探讨小学高年级古典名著教学的教学策略,全面提升整体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传统语文教学中,课文被视为“圣经”,必须原原本本地被师生接受,不得越雷池半步,所谓的“以本为本”即是此理。而新课程则把课文视为教学的“材  相似文献   

11.
<正>教材在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编排了中国古典名著单元,本单元四篇课文均改编或节选于“四大名著”,在此基础上,“快乐读书吧”进行阅读延伸,引导学生走进中国古典名著。编者意图以课文做引线,引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学会阅读原著的方法,感受中国古典名著的魅力。教材将名著的整本书阅读课程化,如何上好名著导读课,  相似文献   

12.
目前,小学语文教材中编入大量古典名著中的节选课文,尤其是高年级(五、六年级)的语文课程更是融入了古典名著章节,学生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同时,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而且小学语文教育作为学生成长的启蒙学科,对学生的发展和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且古典名著教学,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历史文化,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内涵。本文将围绕古典名著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分析古典名著发展现状,进而探究小学语文高段中古典名著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3.
小学生阅读历史课文,往往是只对有关故事的段落和课文中的插图感兴趣,而对课文内容不能整体感知、理解和掌握,也就是说,学生不能从课文中获取知识,阅读课文的能力不强,所以有的教师上历史课只是教师讲,学生听,但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能读课文,掌握简单的历史常识,是小学历史教  相似文献   

14.
《林冲棒打洪教头》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收录的一篇课文,节选自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水浒传》第九回,内容也只占其中的三分之一,而《水浒传》全书共有120回。由此可见,仅从这篇节选的课文中,是无法全面解读林冲这个人物形象的。笔者认为,教材之所以选录这篇文章,主要是想由此将学生领进浩瀚的古典著作中,感受其博大精深的文化价值,激发起阅读经典著作的兴趣。对于五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无论经典作品有多高的价值,他们对课文真正感兴趣的只有这几个方面:这里边的人  相似文献   

15.
统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选编了《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红楼春趣》等四篇关于中国古典名著中的精彩选文。这单元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古典名著,单元语文要素有两个,分别指向阅读和习作。指向阅读的语文要素是"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红楼春趣》作为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自然承担着迁移运用前面学习的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这一任务。笔者认为,教师应立足文本特点,紧扣学生实际,从"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关注《红楼春趣》‘趣’在何处,聚焦宝玉人物特点"展开教学,可通过灵活运用"猜读,跳读,多重阅读"等阅读方法实现对课文理解由粗放到基本到精准的目标,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从而更好地落实单元语文要素。  相似文献   

16.
<正>古典名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珍宝,是学生理解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媒介。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以走进古典名著为主题组织编排,为学生走进名著、走向整本书的阅读提供了条件。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本单元编排的四篇课文分别是由我国“四大名著”改编或节选而成的,文中人物形象鲜明,故事情节生动,充分展现了古典名著小说的魅力。那么,在古典名著阅读单元教学中,怎样才能让学生爱上阅读呢?  相似文献   

17.
IAO 本课是小学语文第九册的一篇选学课文。尹思珍老师教学这篇课文安排了“揭题———探究———拓展”三个教学环节,使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板书课题),看到题目,你会想到什么?生:我想这篇课文可能与旅行有关。生:我想它是写一种树。师:他们说得对吗?请同学们自读一遍课文,找出课文中你最感兴趣的地方。(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然后举手回答问题。)生:我对树的样子很感兴趣。(教师板书:样子)生:我对树生长的地方很感兴趣。(教师板书:环境)生:我想它的名字很特别,为什么叫它“旅行家树?”(…  相似文献   

18.
<正>《草船借箭》是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的课文。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它和《将相和》《景阳冈》《猴王出世》编排在同一个单元,旨在使学生明白任何事情的发生、发展都有它的前因后果。因此,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时,应特别注意文本内容的逻辑,理清文章前后的联系,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相似文献   

19.
<正>【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的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喇”。2.用学到的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读懂课文,了解故事情节。3.感受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教学流程】一、说一说1.本单元以“走近中国古典名著”为主题,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三篇课文,初步了解了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今天,我们用学到的方法一起来学习《红楼梦》中的一个故事。(板书课题“红楼春趣”,学生齐读课题,读题后让学生说一说:看到这个题目后,你认为课文主要写什么?)预设:从题目“趣”字上可以看出这篇课文主要是讲红楼的生活很有趣。  相似文献   

20.
古典名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珍宝,是儿童理解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媒介。在教学古典名著单元时,教师应充分领会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编排意图,在单元整体背景下,认识课文个体的教学价值,把握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合理搭建学习支架,创新优化施教方法,多维落实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对古典名著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