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记者站建设是报社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传媒市场竞争规模不断升级的今天,记者站管理力度的大小,驻地记者业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报道产品的绩效,也影响着报纸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产业报的驻地记者站同其他单位一样,应该不断地加强其正规化建设。有一种观点认为,驻地记者站人员少,正规化建设“没搞头”,不搞正规化建设照样能干。这种认识是片面的,也是有害的。实践证明,正规化建设搞与不搞,搞得好与不好,效果确实大不一样。凡驻地记者站工作开展较好的,都与其重视并不断地加强正规化建设密不可分;凡驻地记者站工  相似文献   

3.
杨志勇 《今传媒》2007,(4):49-49
怎样搞好记者站工作一直是困扰各家报社管理的难题,也是许多报社驻地记者站工作始终在不断探索的常新课题.笔者以为,要搞好当前的记者站工作,关键是要明确自身角色,摆正"三个关系".  相似文献   

4.
刘晓庆 《新闻传播》2022,(5):102-103
记者站是新闻媒体在驻地的派出采访部门,其对驻地对外宣传发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彰显驻地新闻媒体影响力、围绕重大主题,发展对驻地新闻宣传、对突发性新闻事件的及时报道、求证网络新闻事件真相,塑造地方形象.为了进一步强化记者站对驻地对外宣传作用,需要从以下几点出发:坚持正确导向,主动做好重大主题宣传;强化新闻策划,做好深度宣传报...  相似文献   

5.
多少年来,报社驻地记者站的任务就是采写稿件。然而市场经济的实行,报纸变成一种特殊的商品,报业的竞争,把驻地记者站推向了前沿阵地。尤其实行自办发行的报纸,记者站既要采写稿件,又要搞征订,还要抓投送,从而使驻地记者站由单一功能向多功能转变。本文就市场经济条件下,驻地记者站如何发挥好“三  相似文献   

6.
党报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通过报道地方工作,即报道地方的先进经验、创新做法,指导全局,推动工作。反映地方工作是驻地记者一项重要职责,也是加快记者站发展的关键,而把地方工作“转化”为新闻,或者说在地方工作中挖掘新闻,又是新闻工作  相似文献   

7.
记者站是报社的派出机构,是编辑部的前沿观察哨,是编辑部联系干部、群众的纽带。每天,记者站将驻地的各种重要新信息、新人物事迹、新情况、新经验、新问题传回报社;记者站也经常接受编辑部的指令,采写新闻,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使编辑部及时了解基层的新动向,以便准确把握宣传的导向,有针对性地把驻地在两个文明建设中涌现出来的新人、新事、新经验及时见诸报端,鼓舞干部群众的斗志,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前进。同时,记者站的记者每天生活在群众中,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代表着报社的形象,关系到报社的声誉和威望…  相似文献   

8.
编者按本刊1992年曾经开出《地市县广播电视研究》栏目,并且刊有广电部地方司和广播学院联合发出的开展地市县广播电视研究的通知.开展这项研究主要考虑是:较小的媒介是世界性发展方向,而它们的传播又具有鲜明的特色.事业发展和业务工作都不能简单地套用大煤介的经验,因此地市县广播电视的学术研究就具有了不可代替的独立意义.媒介驻地方记者站也具有类似的特征,我们过去很少关注这个领域的研究,现在我们组织了一批这个领域的研究稿件,都是出自于驻地记者的手笔,以期引发进一步的有关研究.省电台驻地记者站目前处境一般不太好,…  相似文献   

9.
善于抓地方特色,是媒体驻地记者的一项基本功。尤其当我们配合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搞报道时,更要着力抓住地方特色。根据自己在宜兴记者站工作17年的体会,地方特色主要可抓三个方面:人文特色、自然特色和产业特色。  相似文献   

10.
卢雅 《东南传播》2012,(11):167-168
本文提出驻地记者站是新闻采编人才成长的重要基地的观点,阐述了记者开始新闻生涯最佳的起点,应该从记者站开始,这将为今后的新闻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提出要加强和完善记者站新闻人才培养的制度。  相似文献   

11.
作为媒体的领导,你是否正在为日益增加的记者站经济负担而大伤脑筋?作为媒体的驻地记者,你是否为独处一隅而感到有些单调?请读一读这篇文章吧,它会使你产生豁然开朗的感觉:记者站工作可以大有作为。各地情况不同,做法不可照搬。但有一点是相同的:记者站要生存、要发展,改革、创新是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党报记者站如今面临许多新情况、新要求,主功能除了传统的写报道、发内参、通联外,还扩展到参与报纸发行(有"发行生力军"之称)等领域。我感到,无论情况如何变化,作为省级党报驻地级市的记者站,其第一位的功能始终都是采写报道。把采写报道定位为记者站的第一位功能,是相关方面的共同需要。就省级、地县级党报、党委而言,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用先进典型经验指导面上的工作,认识都是一致的;同样,省报用力抓发行,市县委积极完成党报发行基数,保证党报覆盖面,着力点也是同向的;驻地记者站作为党报与所在地党委、政府的纽…  相似文献   

13.
作为频道驻地记者站,往往容易把视线囿于本地发生的新闻事件,而对于一些没有发生在当地,但是与当地息息相关,并且十分重要的新闻事件反而容易忽视。浙江之声温州记者站不仅仅将目光投在温州本地,更将触角延伸至国外。近期,记者站全程策划报道了法国巴黎华人“反暴力、要安全”大游行事件。  相似文献   

14.
不久前看到一则报道,说一个地市级的党委对驻地记者站的工作进行评比,结果有两个记者站、8名记者、8篇新闻作品荣获“宣传贡献奖”,并分别给予3万元、6000元和5000元至3000元不等的奖励。那个地方还是个贫困地区。 这一报道是从地方党委如何重视宣传报道工作的角度来写的,既然成了新闻,大概也就有了普遍推广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4月12日,周口地委书记朱法勤邀请河南日报、河南广播电视新闻中心、中国农金报等新闻单位驻地记者,就如何为驻地新闻记者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加强舆论监督等问题进行了座谈。朱法勤说,各新闻单位驻周口地区记者站,既是有关单位的派出机构,也是地委、行署的一个不能外待的部门。地委、行署要确定专人负责与各记者站联系,驻地记者在工作、生活上有什么困难,要随时帮助解决。今后,地委、行署召开的会议,事前地委、行署办公室要把会议内容通报记者站,由记者根据工作需要决定是否参加,但不允许不通知。一些研究重大案件的会议也  相似文献   

16.
《新闻实践》2009,(2):65-65
2009年1月1日起,湖北日报在一版开辟了新的栏目“记者手机快报”,由来自全省17个市(州)记者站的驻地记者,以手机短信的方式发来报道。同时,栏目上醒目地标明:详见荆楚网,并给出网址。  相似文献   

17.
驻地记者与编辑部记者相比,离新闻发生源近,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人缘优势,往往能在第一时间拼抢地方新闻。但近年来,随着交通条件和信息渠道的极大改善,驻地记者"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有所弱化,不少当地发生的重大新闻,往往编辑部的记者也能做到"早知道",他们"一竿子插到底",获得抢发新闻的先机;有的重大题材,也由编辑部派出记者采访,驻地记者仅为配角而己。那么,在新的形势下,驻地记者怎样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笔者在浙江日报台州记者站当了4年驻地记者,我的体会是,驻地记者要有所作为,搞好报道,关键是要适应新的形势,切实做好"足"和"腰"两字文章。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加强驻地记者的管理工作。 管理是人的活动,要做好管理工作,就必须考虑人的综合因素,如人的数量、素质、精神状态等。 驻地记者是新闻单位的一支生力军,担负着党、政府和人民交给的“喉舌”(公开报道)、“耳目”(内参报道)双重任务,以及大量的通联工作,加强管理尤其重要。 人数适度,是做好驻地记者管理工作的必要条件 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新闻媒介这个特殊的“市场”同经济市场一样,也要追求本部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力求在收入既定的情况下成本(各项费用)最小,或者在成本既定的情况下收入最大。因为新闻单位总想少支付一点费用,却又能推出更新、更好、更多的报道。 在一定时期内,一家新闻机构的工作范围是较固定的。 在工作范围没有扩大时,一个记者站的记者人数应控制,使之适度,道理很简单:增加一个记者就须多开支一笔“人头费”,使新闻成本增加,而工作效益不见得能增加多少。据笔者多年观察,省级新闻单位驻地(市)记者站,多则二人,少则一人,足矣。  相似文献   

19.
《新闻实践》2003,(8):5-7
《"小事"牵动市委书记心》刊发后,在浙江日报采编人员中引发了关于工作性报道如何"三贴近"的再讨论。现将浙江日报驻地记者站同志的体会摘登如下:  相似文献   

20.
《声屏世界》2013,(10):71-76
新闻大事件,舍我其谁新闻是中央电视台立台之本。2013年,《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王牌新闻节目创新超越,收视稳步提升,由节目引发的社会热点、焦点话题持续不断;新闻频道收视高位稳定运行,特别是每次"大事件"的直播报道,更是形成了收视最高点。目前央视已建成覆盖全国及全球的新闻采编网络,拥有31个国内记者站,71个海外记者站,2个海外分台以及3000人的海外报道团队,在第一时间深入新闻现场,不断提升新闻报道的影响力、冲击力和感染力,同时在国际重大新闻报道上也越来越显示其独有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