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体育教学是按一定计划和课程标准进行的有目的和有组织的教育过程。这个过程是以提高学生体能为目的,旨在全面提高学生体质。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体能呈现下降趋势,因此优化体育教学迫在眉睫。而体育教育最重要的是体能的锻炼,体能包括基本活动能力和身体素质两方面。基本活动能力是指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时过表现出来的运动能力,例如:走、跑、跳等。身体素质是指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各个器官所表现出来的各种机动性能力,例如:速度、力  相似文献   

2.
<正>幼儿期是儿童身体发展的关键时期,培养良好的体能和身体素质对幼儿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足球作为一项全面发展儿童身心的运动项目,越来越受到幼儿和家长的关注。体能游戏是一种结合游戏和体能训练的方式,不仅能够增加幼儿的运动量,提高其心肺功能,还能培养幼儿的平衡、协调、柔韧性等身体素质,将体能游戏应用于幼儿足球活动,可以有效提升幼儿的身体素质,为幼儿未来的足球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以体能游戏对幼儿足球活动的意义和应用的原则为研究理论依据,提出有效应用路径,为幼儿的体能训练和足球技能的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刘珍 《成才之路》2014,(16):70-71
幼儿园的晨间锻炼,是指幼儿入园后在户外开展的以体能发展为目标的体育锻炼活动,是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动作发展的个别差异,制定具体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的户外锻炼活动,是一日活动的重要环节,是幼儿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晨间锻炼和其他体育活动一样有着明确的目标和任务,即培养幼儿走、跑、跳、投掷等运动技能,以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包括力量、速度、灵敏、协调、平衡、耐力、柔韧等。而实践中,教师往往重视提供多样的器械,关注孩子玩器械,  相似文献   

4.
幼儿体能的发展是促进其身体各系统正常发育的基础。幼儿的体能包括力量、速度、耐力、敏捷性、协调性、柔韧性等,这些能力的形成需要对幼儿进行大肌肉群的技能训练,包括:走、跑、跳跃、投掷、平衡、钻、爬。从这期开始,我们将为您介绍不同年龄阶段幼儿技能训练的亲子游戏。  相似文献   

5.
孙菁 《山东教育》2012,(18):48-49
体能主要是指人体器官具备的能力,在身体素质方面包括运动力量、速度、敏捷性、协调性、柔韧性、耐力等,还包括走、跑、跳、投掷、攀爬等运动的技能。幼儿体能发展状况是衡量幼儿身体发展和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的全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显示,我国青少年学生的力量、速度、灵敏度、耐力等基本身体素质连年下降。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当前的小学体育教学"重技能""轻体能"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还广泛存在,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因此,体育教学亟须更新观念,从"技能体育"向"体能体育"转型;需要优化课堂,从"技能教学"向"体能教学"转型;需要发展评价,从"技能评价"向"体能评价"转型。  相似文献   

7.
汪毅 《时代教育》2010,(5):42-42
时运动员体能能力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体育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进一步加强对运动员体能概念、构成要素的研究,对运动训练理论和实践研究都有着积极的意义.体能受先天遗传和后天训练的影响,体能与心理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体能包括身体形态、机体机能身体素质三大要素,其中机体机能又分为:神经系统机能、肌肉系统机能和能量代谢系统机能,身体素质包括健康素质和运动素质,运动素质又分为:力量素质、速度素质、耐力素质、柔韧素质和灵敏素质.  相似文献   

8.
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能和技能的训练是其重要的两个方面。教师只有在体育教学中注重体能和技能的协同发展,才能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综合提高。本文从体育技能和体能的内涵入手,从遵循学生体能与技能的发展规律合理安排体能与技能训练;注重学生体能和技能的后续发展锻炼;注重精讲精练,促进技能和体能的均衡发展三个方面论述了中学生体育教学中体能、技能协同发展的途径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王文兵 《广西教育》2013,(26):96-96
与传统体育教学相比,新课程体育教学更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持续发展。高中体育教师应该重视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使学生在掌握运动技能的同时,提高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等体能素质,实现技能与体能的同步发展。一、注重理念引领,强调体能与技能的自我解读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技能发展与体能发展的规律是不同的。体能是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身体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包括心肺耐力、柔韧性、肌肉力量、肌肉耐力、身体成分等,以及从事运动  相似文献   

10.
博采     
中小学素质培养目标的基本要素是: 1.身体素质。包括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浓厚的体育活动爱好、正常的发育、良好的体能及健康的体质等。这是适应和改造环境  相似文献   

11.
中小学生体能素质下降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能是指人体器官系统的机能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它包括耐力、力量、速度、柔韧、灵敏等身体素质。体能素质的提高需要一定量的体育运动来实现。最近一次的体质监测数据表明,尽管中小学生的营养水平和形态发育水平不断提高,但中小学生的部分体能素质指标近20年来却持续下降:超肥胖学生的比例迅速增加,城市超重与肥胖的男生已接近了1/4;  相似文献   

12.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桌椅是幼儿园各班级必备的基本设施,是幼儿一日活动中最亲密的伙伴。幼儿园充分挖掘桌椅的体育活动资源,把桌椅的材料特点和幼儿基本动作走、跑、跳、爬、钻、滚、攀登、平衡等不同要求结合起来,设计不同的游戏,开展与健康领域目标相匹配、层层推进的桌椅体育活动,促进了幼儿的体能、运动技能以及运动智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陈业红 《新职教》2000,(3):40-41
开展体育活动课,能使理论知识的传授、实践技能的培养和体能的发展更加紧密结合,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体育活动课与体育课有各自独特的功能。但体育课是活动课的基础,体育活动课是体育课的延伸和发展。体育活动课实践内容不需要教师进行系统教学或在教学时间不长的情况下学生也能掌握的内  相似文献   

14.
根据近几十年体育体能测试,当代中学生身体素质呈下降趋势,学生的意志力、拼搏劲等非体能因素的观念不强,德育教育需要加强。文章从德育教育对初中体育教教师参与工作任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入手,从体育教师培训上更新教师教育理念到体育初中大课间体育活动两个方面讨论了如何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具体的初中体育教学活动中,以期提高学生体育技能的同时,加强德育。  相似文献   

15.
在新的体育课程标准中,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素质、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这五个学习领域里,运动参与是学生发展体能,获得运动技能,提高健康水平,形成乐观开朗的学习态度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而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关键是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丰富多彩的活  相似文献   

16.
身怀素质指一个人的体能.协凋能力、平衡能力及对肌肉的控制能力等。参加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和参导任何一项社会实践活动都必须依赖良好的身体素质。在"应试教育"模式下,重智育.轻体育,许多中、小学的活动场地成了学生的停车场,活动空间狭小,便得学生锻炼的场所不足...  相似文献   

17.
为了克服幼儿园体能教学存在重视体能而缺少乐趣、教学内容单一、师幼无法相互促进等问题,本着达成"乐"与"能"平衡的活动原则,本文聚焦问题开展研究,构建了幼儿园情境体能活动基本操作体系:依据情境理论,构建幼儿园体能活动的情境形式;依据运动生理学原理和生本理念,构建幼儿园体能活动的基本流程;依据"乐"与"能"平衡理念,构建幼儿园情境体能活动的双线融合模式。构建了幼儿园"五·五时光"一日情境体能活动内容体系:基础型内容、探索型内容、延伸型内容。梳理了幼儿园"五·五时光"一日情境体能活动的实施方式:"五·五时光"的情境方式与"五·五时光"的活动形式,这种实践探索提升了幼儿的健康水平,同时,也促进了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并在一定范围内得到推广。  相似文献   

18.
黄亚卉 《山东教育》2021,(12):54-54
幼儿户外体能循环活动能够让幼儿身体素质得到提升,提高幼儿抵抗力,对幼儿成长有着很大帮助。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园利用一系列户外设备对幼儿体能进行锻炼,通过组织跑、跳、足球、篮球以及搬运东西等活动,增强幼儿体能.  相似文献   

19.
朱钟群 《考试周刊》2010,(12):154-155
作为小学体育课的主要教学内容的游戏,是一项综合性的体育活动。它包括跑、跳、投等多种活动技能,对提高学生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全面发展身体素质,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对游戏的选择和应用合理化,会提高小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同时游戏也会成为小学生非常喜爱的体育活动。  相似文献   

20.
常一新 《考试周刊》2009,(34):25-25
体育活动课是当今学校体育发展的必然方向。也是我国课程研究和改革的成果。体育活动课开展良好.能使理论知识的传授、实践技能的培养和体能的发展更加紧密地结合,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全面的发展。那么如何开展好体育活动课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