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案例描述:一个数除以分数 问题情境:小明2/3小时走了2千米,小红5/12小时走了5/6千米。谁走得快些?  相似文献   

2.
一、生活为本,创设情境,顺道解意 师:孩子们,咱们每天都要上学、放学,对不对?小红上学每天都走同一条线,可能没有过多思考,呆会儿我们看看,这一去一回有着怎样的规律。(播放小红上学幻灯片)  相似文献   

3.
…… 师:小明和小东进行400米跑步比赛。小明1分钟跑完全程的 ,小东1分钟跑完全程的 ,怎样知道小明和小东谁跑得快? 生1:看谁跑在前面。 生2:看谁先到终点。 生3:看谁跑到终点时,用的时间少。 师:同学们讲的方法都可以。但是如果我们不在现场看比赛,只知道上面的条件,该怎么办? 生:比较 和 的大小,就知道谁跑得快。 师:对,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 (出示例3,比较 和 的大小) 师:我们学过分母相同或分子相同的两个分数大小比较,上面这两个分数,分子和分母都不相同,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该怎样…  相似文献   

4.
有些整数应用题,用整数应用题的思路解比较难,看成分数应用题反而很简便。例1小明从家里步行去学校。如果每分钟走60米,可以提前2分钟到校;如果每分钟走40米,则迟到3分钟。小明家离学校多少米?[分析与解]每分钟走60米,也就是每走1米需160分钟;每分钟走40米,也就是每走1米需140分钟。前后两种走法,每走1米相差(140-160=)1120分钟。由相差(2+3=)5分钟,可以求出走的米数是:5÷1120=600(米)。综合算式是:(2+3)÷(140-160)=600(米)答:小明家离学校60…  相似文献   

5.
一、创设情境,探究新知1.两队人数相同,比总个数。(1)出示情境图(图略),图中小朋友在玩套圈游戏。师:小明和小红都套了10次,小明套中了7个,小红套中了5个,谁套得准一些?(生:小明)如果不是他们俩比赛,而是男生队和女生队在比赛,这时候能说是男生队套得准吗?生:不能,一个人的成绩不能代表全部。师:一个人的水平不能代表整个队伍的水平。那我们来看一看整个队伍套圈的情况。  相似文献   

6.
这是汉语水平六级考试(HSK)的一道经典题目:“小明和小强正在谈论小红,这时小红走了过来,小明对小强说:‘说曹操曹操就到。’问:谁到了?A.小明B.小强C.小红D.曹操。”知其然者会心一笑,不明事理者一头雾水,其实,成语不单是外国留学生学习的难点,对于中国的高中生亦然。  相似文献   

7.
星期天,爸爸让我思考这样一个题目:小明和小红同时从甲地出发到乙地,小明每分钟行50米,小红每分钟走70米,小红到达乙地后立即返回,途中与小明相遇。这时一共用了10分钟。甲、乙两地相距多少米?  相似文献   

8.
数学教学为什么要实施开放教学?如何由“封闭”走向“开放”?笔者试图根据时下同时并存的具有鲜明“封闭性”和“开放性”特征的两种不同教学现象加以剖析,以期探得个中缘由,不妥之处,恳请指教。请先来看下面这个教学案例:相遇求路程(时间)应用题(新授部分)1.出示课题:相遇求路程(时间)问题应用题。2.出示例题:小明和小红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走来,小明每分走60米,小红每分走55米,经过4分相遇。甲、乙两地的路程是多少米?3.师:这道题与我们前面所学的行程问题有什么不相同的地方?(学生说出几个不相同之处)…  相似文献   

9.
学习例2,弄清道理,掌握先乘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买东西,看小明买了什么? 师按顺序出示(投影出示) 师:谁能完整地说出这幅图的意思? 生:小明买苹果花了3角钱,又买了3个梨,每个梨2角钱,一共花了多少钱? 师:要求一共花了多少钱?你是怎样算的?怎么列式? 生:先把小明买苹果的3角钱和买3个梨的6角钱合起来。列式为3+2+2+2=9(角) (师将图中的“?”角改为9角。) 师:谁还有不同的算法? 生:买3个梨,每个梨是2角,就是求3个2角,用乘法,列式为2×3=6(角),再把3角…  相似文献   

10.
李颖 《黑河教育》2009,(6):46-46
一、复习旧知,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看!李老师带来的是谁?(出示姚明图片)他有个外号——小巨人。 师:姚明有多高?(生:2米26厘米)我们学过哪两个长度单位?(生:米、厘米) 师:1米有多长?1厘米有多长?用手比划一下。 生:(每个人都用小手在比划)有这么长。 师:米用字母表示什么表示?厘米用字母什么表示?  相似文献   

11.
教学片断 师:小朋友们,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新朋友(师拿出刚采来的荷叶)。比比谁的眼睛最亮,看得最仔细。(师拿着荷叶在教室里走了一圈)这时,你想说点什么?  相似文献   

12.
(先引导学生完成复习题,为新课学习做好准备)师:刚才我们复习了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整十数加一位数以及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同学们掌握得很好。下面请同学们看一下黑板上这道题,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生:读题。师:题里说的是一件什么事?生:说的是小红家养兔子,爸爸卖兔子的事。师:小红家养了23只兔子,爸爸卖了2只,还剩多少只?怎样列式?生:(纷纷举手)23-2=21师:你是怎样想的?生:从23只里面拿出去2只,得数就是还剩的只数。师:23-2=?应该怎样计算呢?生:用个位上的3-2=1,再用20+1=2…  相似文献   

13.
例1“高高兴兴上学来,开开心心回家去”,小明某天放学后。17时从学校出发,回家途中离家的路程s(百米)与所走时间t(分钟)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1所示,那么这天小明到家的时间为( ).[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有两位老师同教浙教版第八册数学第31页“行程问题应用题”:小明和小红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走来,小明每分钟走60米,小红每分钟走55米,经过4分钟相遇,甲乙两地的路程是多少? 讲授新课时,A、B两位老师均采用了课件、学生表演、画线段图等多种方法分析数量关系,运用两种  相似文献   

15.
陈晓萍 《江西教育》2002,(23):30-30
师:(出示“土”字卡片)这个偏旁叫什么?生:提土旁。师:(出示“里”字卡片)谁来认一认这个字?生:(读)里。(把两张卡拼在一起,出示拼音)师:谁再来认一认这个字呢?生:(读)埋。师:读得很好,请一组开火车读这个字。(生读)师:谁能根据这个字的构成,编个顺口溜来记一记这个字呢?生:东西土里埋。师:编得真好。一想起这个顺口溜就知道怎么写“埋”字了,全班齐念三遍。(生齐读)师:小朋友再仔细观察一下这个字,左边的提土旁和“土”字有什么不同呢?生:最后一笔是提不是横。师:这个小朋友观察得很仔细,“埋”字是…  相似文献   

16.
龚萍 《教学随笔》2007,(6):14-14
【课堂回放】(《春雨》苏教版小语第四册) 师:谁来读读第二句诗?(随风潜入夜)(指名读)  相似文献   

17.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参加动物的森林运动会好吗? [多媒体屏幕显示:森林运动会画面,其中小兔、小鸡小狗在进行跳远比赛。] 师:小兔、小鸡、小狗谁跳得远呢?老牛大叔邀请小朋友当裁判,现在小朋友就学点裁判规则。 教师出示表示小兔和小鸡跳的距离的纸条,分别横着、竖着贴在小黑板上。 师:怎样才能知道究竟是谁跳得远呢? 教师拿出米尺,告诉学生要知道谁跳得远,可以用米尺去量一量。然后直观演示用米尺量纸条的过程。 师:哪根纸条长?谁跳得远?(生:横放的纸条长,即小兔跳得远。) 师:要想…  相似文献   

18.
(新大纲要求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本教学片断的设计就是从此出发的。) 师:你家住房是多大的? 生:86平方米、102平方米、58平方米…… 师:这些数据是指什么说的? 生:指住房的面积。 师:这节课我们就学习新的知识──“面积”。 (板书课题:面积) 师:(指黑板和投影屏幕)黑板和投影屏幕比,谁大谁小? 生:黑板大,投影屏幕小。 师:黑板大投影屏幕小是指黑板和投影屏幕什么说的? 生…  相似文献   

19.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73、74页。【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初步认识“十”1.唤醒经验师:(出示“数”)同学们,今天顾老师带了一个字你认识吗?生:数(shù)。师:这是一个多音字,还可以怎么读?生:shǔ。师:连起来可以怎样读?生:数数(shǔshù)。师:是啊,数着数着,数就来了。2.认识10个一是1个十师:小明和小芳打算摆同样多的小棒。小明是怎么摆的呢?跟着他一起,他来摆,我们来数。  相似文献   

20.
一、分一分 师:(神秘地)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件礼物,猜猜是什么?生:可能是洋娃娃.生:一定是玩具.师:谁来揭开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