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芃 《天津教育》2008,(8):48-48
我在近两年的高中政治学科教学实践中构建和发展了以“激、创、导、探”(激发主体、创设情景、导引点拨、探究拓展)为核心的四步教学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自读质疑-合作解疑-点拨释疑-探究查疑-拓展迁移”五个环节,使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帮助下,较好地掌握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基本操作环节如下。  相似文献   

2.
教与学是教学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南。一方面,教师是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只有通过教师在教学中的组织、调节和指导活动,学生才能掌握科学知识的体系;另一方面,学生既是受影响的客体,又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只有通过主体内在的感知和思维作用,教学内容才会为学生所接受。也就是说,只有在学习者自身积极参与活动时,教师的指导和调节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因此,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原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指出:“教学方法的本质就在于其是教…  相似文献   

3.
宣纪英 《教师》2008,(8):68-69
与传统教学相比,对话教学在理论上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善了师生关系,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但实践中仍存在不足。教师要确立对话意识,尊重学生主体,尊重教师作为教学组织者和导引者的角色,实施有效的对话教学。  相似文献   

4.
实施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学科教师必须高度重视教学过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培养和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此,笔在《思想政治》法律常识教学中,进行了“师生共享,彼止相间”导引新课的尝试,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5.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否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往往取决于教师能否进行深度导引。所谓“深度”导引.就是教师在对文本和学生的充分了解下对课堂的一种机智应变。这种应变是在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之后产生的,它贵在有诚恳机智的学情探索和心心相印的平等意识。  相似文献   

6.
《学周刊C版》2016,(26):83-84
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实施创新教学,这样才能适应今天的教育发展。我的具体做法是大胆“解放”学生,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加强导引监督,提高育人效果;改革评价机制,为发展正确导向。  相似文献   

7.
王德阳 《河南教育》2005,(10):35-35
课堂教学是一个由教师和学生、教与学双边活动构成的系统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只有摆正教与学的关系,并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注意开发学生的潜能,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8.
要想推动新课标下的教育教学刨新,应重视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语文教师只有充分调动学生主体参与积极性,使他们乐于在语文活动中主动参与、尽情发挥、充分表达,更多更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才能确保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新课标应用与实践过程中,我进行了一些探索,有了一点思考,浅论如下:  相似文献   

9.
马劢 《宣武教育》2006,(4):28-30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领会文章中的美始终是个难题。我们的初中语文教材中选取了许多美文,既有杨柳岸晓风残月般的婉约柔美,又有大江东去的壮阔豪放;既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慷慨悲壮,又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奇飘逸。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往往是教师口吐莲花,忘情于文字之中,学生却一头雾水、无动于衷,丝毫感受不到美,完全没有审美体验,在我的古文教学过程中也出现过这种情况。于是,在讲授《答谢中书书》这篇写“美”同时写得也美的文章之前,我进行了认真的反思。我意识到,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确应当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学会审美,但更应当意识到审美经验完全是个体的体验,是旁人甚至是美学大师也代替不了的。在审美活动中,学生是完完全全的主体,是主人,也只有使学生真正具有了主体地位,发挥主体的能动性,才能使得他们切实感受美、体验美甚至创造美。  相似文献   

10.
学生本来就应该是学习的主体,但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教师的引导。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为此提供了理论指导,新教材的设计为此提供了极大的客观依据。但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还需要讲求方法。我觉得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研究怎样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堂教学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关系到能不能在教学中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教学环节好,就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君子之教,喻也。导而弗牵,开而弗达,强而弗抑;导而弗牵则和;开而弗达则思;强而弗抑则易;和、思、易,则可谓善喻也.”《学记》上的这段话给我的启示很大.这说明在我们教学的互动过程中.应当始终把学生当作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最佳的角色是一个导引。作为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诱导学生,打开思路,让学生主动去感悟学作品中的美。在学作品的不同体教学中,我想.诗歌的教学就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例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刘玉华 《教育革新》2009,(11):55-56
创新和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新世纪教师刻不容缓的责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怎样做才能使教有所新,学有所得,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怎样才能促进学生主体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呢?我的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4.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要较为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通常可采用以“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发现新问题——问题解决”为主线,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体的方式,教师在教学中只起点拨作用,才能达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强化自学能力的目的,在教学中通常可以采用如下几个环节加以实施。  相似文献   

15.
主体性教学是研究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在教学活动中“教”与“学”的互动对学生数学能力促进作用的教学模式。下面的教学片段是我为实验老师备的一节主体性教学的课.在教学中实验教师出色地发挥,较成功地上了一节主体性教学的研究课。现在我把教学片段写出来让大家借鉴。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好比是一台戏,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只有演好自己的角色,充分调动处于主体地位的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演出中,才能提高这台戏的质量。然而有许多教师在教学中越俎代庖代替学生思考,这些都不是语文教师所扮演的角色,那么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下面谈谈自己的粗浅体会,并以此就教于广大同仁。  相似文献   

17.
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型教学就是彰显教师与学生双主体运作的理念,以激发学生内在需求为主线,以教师研究为导引,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在多媒体教学、问题式教学、情境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合作教学、案例教学、实践教学中,坚持知识传递与价值引导相结合、理论思维与实践感悟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创新精神,促进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18.
在政治课教学中,导引式的讨论是个好办法。导引式的讨论,既注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导引式的讨论、“导”是核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理论,发展智力,形成能力。其目的是使学生成为讨论中的实践主体,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当然,“导”的方法需要灵活多样,如果导引的不得法,讨论就很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9.
文学理论教学的根本问题是加强教学主体——教师的自身建设。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是课程内容的阐释者和传播者,在整个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只有教师对理论有了深刻的理解,才能做有效的阐释。因此,文学理论教学,需要教师有学科意识、整合意识、教学方法和创作实践,优化课程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一、科学探究过程中要明确教师.学生间的分工与合作 通过教学实践,我发现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有着明确的分工与合作,学生与学生之间也需要有明确的分工与合作。我认为教师和学生在科学探究中都应该有很强的主体意识,并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才能使教学工作达到满意的效果。在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是组织、引导的主体,学生是探究、学习的主体。作为教师,必须明确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不同角色,不能越俎代庖,也不能什么都不管。课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