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引言 我国古代,以干支纪日。自甲子至癸亥,六十日一循环,周而复始,几千年不曾错乱。“五月辛丑,太叔出奔共。”“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夏至三庚便数伏。”史书、文学著作、民间谚语、都有干支纪日的反映。由此可见,干支纪日的影响面是很大的。我们读中国古代文史,研究出土文物,遇到了干支纪日,通常是查考新会陈垣编的《二十史朔闰表》。但是,这个《表》(以下简称《表》)不是一般读者都能具备。本文目的,是想根据易得的资料,例如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的《现代汉语小词典》书后附录《我国历史纪元表》(以下简称《纪元表》),来计算公历某年月日的干支;反过来,知道夏历〔注一〕  相似文献   

2.
干支纪年,是我国古代文史资料纪(记)事的一大特点。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总称,把十天干与十二地支(见附表)按顺序配合起来如甲子、乙丑……正好60为一周,即民间所说的六十甲子,用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最初,干支仅用于纪日,商代后期出土的文物中,就发现有刻在甲骨上的干支表如同今天使用的日历牌;屈原《离骚》中有“摄提贞于孟兮,唯庚寅吾以降。”的诗句,其“庚寅”只能是记日干支,意指屈原乃出生在庚寅日,陈国庆先生认为“中国确切纪年是从公元前841年开始的,这时是用天干地支法纪年。”此说恐属谬误,古代史书纪事,必称举帝号或年号,大概从汉代开始,为了补救帝王纪年难于记忆的缺点,才在帝王年代的后面标上干支,如汉武帝元狩六年为甲子,第二年改元元鼎元年为乙丑,二年丙寅,三年丁卯……。汉末黄巾起义,首倡“岁在甲子”,文人也多舍  相似文献   

3.
干支     
《辅导员》2010,(5):12-12
我国古代用于干支计算日子,干支十天干地支的总称。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叫天干(也称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戊、亥叫地支(也称十二地支)。把干支相配正好60为一周,这就是人们平时所说的六十甲子,用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  相似文献   

4.
干支纪年法     
我国历史上习惯用干支纪年,例如1894年是甲午年,在这一年发生的中日战争,史称“甲午战争”;又如1898年是戊戌年,这一年的资产阶级改良派的维新变法活动,史称“戊戌变法”。干支纪年法,就是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纪年的方法。天干、地支互相配合,配成六十组为一周(详见排列顺序表),称为六十甲子,或“花甲”。一周完了以后,再回头依次连续排列下去。所谓天干,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所谓地支,就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干支纪年法源于干支纪日法。应用干支纪日,早在上古就开始了。历史学家从甲骨文字研究中,发现并证实了在春秋以后,至少在鲁隐公三年(公元前722年)起直至于今,连续无误,共计已有2600  相似文献   

5.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这是东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黄巾起义提出的政治口号。据《后汉书·皇甫嵩传》,这次起义原先“约以三月五日内外俱起”,后因叛徒告密提前于二月间发动。所谓“岁在甲子”,就是说这一年是甲子年,这是古代用干支纪年的一个实  相似文献   

6.
新编高中课本第五册《孔雀东南飞》一课有“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一句,课本注:“古时候迷信的人,结婚要选好日子,要年、月、日的干支(年、月、日的干支合起来共六个字,例如甲子年,乙丑月,丙寅日)都相适合,这叫‘六合’。”按,“六合”有时也指天地四方(如《过秦论》“履至尊而制六合”),此义项当然不适用于此,但课本注解的说法也是不当的。以下试述之。一、甲子年是决无乙丑月的。  相似文献   

7.
干支纪年是我国纪年的一种古法。它是以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依次组合成六十个单位,即“六十甲子一轮回”来纪年的方法。这种纪年法,我国至少在公元前五世纪时就已经很普遍了。有人说干支纪年始于东汉,这是不对的。周考王十四年(即公元前427年)创制并已施行的“四分历”(即保存在史迁《史记》中的《历术甲子篇》)通篇纪年(从太初元年至77年)全是用的干支别名。“天正  相似文献   

8.
《孔雀东南飞》中有这样一段:“视历复开书,便利内,六合正相应。良吉三十日”,其中注释和断句欠妥,提出商榷。一、六合高中语文教材第三册注为:[六合]古时候迷信的人,结婚要选好日子,要年、月、日的干支(干,天干,甲、乙、丙、丁……;支,地支,子、丑,寅,卯……年、月,日的干支合超来共六个字,例如甲子年,乙丑月,丙寅日)都相适合,这叫“六合。”书中对“六合”一词的解释是错误的。“六合”一词在古代虽有其它解释,但于本文中  相似文献   

9.
高中语文传统课文《孔雀东南飞》一诗中有“六合正相应”一句,其中“六合”一词书后注:“古时候迷信的人,结婚要选好日子,要年、月、日的干支(干,天干,甲、乙、丙、丁……;支,地支,子、丑、寅、卯……。年、月、日的干支合起来共六个字,例如甲子年,乙丑月,丙寅日)都相适合,这叫“六合”,对于书上的注释笔者不敢苟同。中国古代算命之术的重要依据乃是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  相似文献   

10.
古时暮春三月上旬的巳日,称上巳节。每年这一天,人们就要会合宾朋来到水边嬉戏采兰,或薰香洗濯,以驱除不祥,叫修禊事。古人用干支纪日,“六十甲子”中有四个巳日,依次是己巳、辛巳、癸巳、乙巳,由于它们递差十二天或十四天,实际上有些年份三月的上旬会没有一个巳日,“自魏以后但用三日,不以巳也”。即魏晋以后每逢三月初三修禊事,仍称上巳节。纵观历史两千年,修禊事活动方式有二:一是禊饮,临水设酒,宴饮行乐;二是禊祭,秉兰薰香,洗涤沐浴。  相似文献   

11.
阎会才 《语文知识》2001,(11):28-29
天干,共十位,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共十二位,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古代干支两字相配,用以纪年,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林觉民《与妻书》)。还可用以纪日,如“元丰七年六月丁丑”(苏轼《石钟山记》)。另  相似文献   

12.
古人纪年月日,除了用阴阳日历等方法外,还有一种方法是用干支纪年月日。何谓干支?干支是“干”和“支”的合称,亦写为()枝。刘恕《通鉴外纪》说:“甲乙谓之(),子丑谓之枝。()枝相配以名日”。干,是指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干,也叫天干;支,是指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支,也叫地支。古人用干支纪年月日,是以天干的十干和地支的十二支相配合,组成六十种不同的单位,称为甲子一周,或叫青龙一周,俗称六十花甲子。但干和支相配合时,只能用干支的单数和单数相配合,双数和双数相配合,干的单数和支的双数不能相配。如天干的“甲”和地  相似文献   

13.
苏轼《石钟山记》中有“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的话,课本注:“六月丁丑,夏历六月初九日。”为什么丁丑是初九日?这和我国古代用干支记日有关。天干地支简称干支,就是树干,枝叶的意思,据说是上古轩辕时期  相似文献   

14.
干支纪年法一般认为兴自东汉,六十甲子周而复始,到现在没有中断。由此可以向上逆推,知道上古某年是什么干支。传统的推算方法是预知某年的干支,按六十甲子表:  相似文献   

15.
干支纪日是中国先人发明的一种循环记数法,应用于历法中,具备特有的计数性质,已形成了三千多年的历史。文中追溯干支纪日的起源,从计数、排列和同余理论出发,分析干支纪日的数学性质,提出"年朔序"即一年各月朔日干支序列的概念,探讨汉代历谱简考释的若干问题,成为科技考古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也谈从公元年代求干支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教学》1996年10期刊载了吕炳丽《求公元年干支纪年的一个方法》一文。该文短小精悍,很有创见。但作者所谈方法只能推算公元后年代的干支,而公元前年代的干支则无从推算。有鉴于此,本文试解决从公元前、后年代求干支年这一难题。 众所皆知,我国历法始于夏朝,故称夏历,亦称阴历、旧历。遗憾的是,迄今尚未发现夏朝文字。人们从商人甲骨文中发现了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组合排列成的六十甲子表,该表可用来纪年,这就是干支纪年法。然而,商朝历法大体上是沿用夏朝的,因此,干支纪年法当出于夏代。探其渊源,则可上溯到更早。  相似文献   

17.
一、《公元干支互查尺》《公元、干支互查尺》是换算古代干支和公历日期的一种可供试用的工具。《互查尺》由三部分构成:定尺、滑尺和附表。定尺分上、下两栏,都标有干支名称和相应的代号,供换算日期之用(用法见例四、例五)。上栏从左端“C”处(辛酉58)起,每十年画一道粗横线在上方,供换算纪年之用(用法见例一、例二)。滑尺最上端一横行(D行)标出公元纪年的千、百位数。滑尺中间各行方格内标记着公历12月16日至下一年3月10日的日期;其间的黑体数字表示公历月份,并代表该月的第一日,其余日期五天一标。滑尺左端第一竖列是农历月份,若某年有闰月(见所附《两千年闰月  相似文献   

18.
杨向阳 《高中生》2009,(9):20-21
推算干支纪年是一个比较麻烦的问题.原因是六十甲子顺序表难以记住。这里看两道题的解析:例1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攻占北京,根据干支纪年,该事件被称为“庚子之变”。那么,英法联军侵华攻占北京,根据干支纪年,应该被称为  相似文献   

19.
干支纪时是我国古代纪录时间的一种独特的方法,现在虽然较少运用,但在浩翰的历史典籍和丰富的古代文化遗产中却留下了它十分频繁的足迹。任意翻阅一部史书,或展玩一幅书画、一件文物,都会发现有用干支标记的时间记载。对史学和古代文献研究者或爱好者来说,了解干支纪时及其演绎方法,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干支纪时用天干、地支来标记时序。天干有十、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十二,即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戍、亥。天干、地支可单独用于纪时,亦可配合纪时,而以配合纪时运用最多。干支配合纪时简称干支纪时,其法按干支之序,每用一对干支表示一个时间单位,即甲子、乙丑、丙寅……癸亥,周六十个单位,干支每每相遇一次,其后复从甲子开始,如此循环往复。  相似文献   

20.
一干支和干支纪年我国农历使用干支纪年由来已久,古代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为十天干,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为十二地支,合称干支。由于取义于树木的幹、枝,所以又称幹枝。干支起于何时?古来说法不一:有的说相传为天皇氏所创。有的说:“太昊伏羲作甲历,定岁时起于甲寅,支干相配为十二辰,六甲而天道周矣干。”有的说:“黄帝命大挠探五行之情,占斗纲所建,于是始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幹,作子丑以名日谓之枝,幹枝相配以成六旬。”还有的说:“天气始于甲,地气始于子,甲子相合,命曰岁立。”虽然都无信史可征,却可以说明干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