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桂芳 《课外阅读》2011,(1):177-177,175
“意象”一词很早就出现在我国古代典籍中。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篇中就有“窥意象而运斤”一语。意象是诗歌形象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诗歌中融人了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客观的自然景物即“物象”,它原来是什么样子,就应当说成什么样子。但物象一旦进入诗人眼中,就会蒙上一层主观色彩,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登山则情满于山,  相似文献   

2.
著《文艺复兴论》的丕特(water parten)有过一句话:“一切艺术都是趋向着音乐的状态。”诗歌是一种艺术,当然也趋向着音乐的状态。诗歌和音乐被称为“姊妹艺术”,所以,诗歌之趋向于音乐状态的程度更在一切艺术之上。 从中古以来,诗歌的演进完全是以音乐为根据(即趋向着音乐的状态),使诗歌完全音乐化,达到所谓“音乐的文学”。中国的词和曲就是与音乐融和的诗歌。最初的词,都是配合音乐来歌唱的,有的按词制调,有的依调填词,因此词称得上是真正的“音乐文学”。关于词之形成,元稹《乐府古题序》中说:“在音声者,因声以度词,审词以  相似文献   

3.
<正>小说中的物象,一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火、钥匙、酒葫芦、花枪、解腕尖刀、大石头等物象,《老人与海(节选)》中的渔叉、船桨、刀子、舵柄、手柄、鲨鱼、风等,可谓丰富多元,恰如白居易《金针诗格》评述诗歌中的意象“象,谓物象之象。日月、山河、虫鱼、草木之类是也”一样,物象不仅是推动小说情节发展的“符号特征”,也是解读小说和教学时不应忽视的一把金钥匙——不论是传统小说,还是现代小说。细品陈叶老师这堂课,对小说教学有以下启示:  相似文献   

4.
张敏 《现代语文》2013,(9):138-139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许多物象,比如春华秋实、日月星辰等,本是无情无知的客观物象,经过历代诗人的反复运用和发展,积淀了丰厚的象征意蕴,成为符号化了的“客观物象”和“象征意蕴”的有机结合体,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和“断肠人在天涯”。诗歌创作除了继承古典诗歌中的传统意象,还可以独创现代意象。很多文本中也出现了新颖独创的意象,诗人以生动、典型的艺术形象,集中地反映生活的本质,给人以美的享受,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已有文本的积累,本“模块”指导的重点就是“生成诗歌的意象”,诗意地写作。  相似文献   

5.
古典诗歌纳入高考试题,始于1993年,隶属“文学鉴赏”的考查。关于古典诗歌的考查点,2003年《考试说明》明确地提出了两点要求:1.能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2.能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鉴赏诗歌的“形象”,主要是就诗歌的“意象”而言,就是要分析、判断“物象”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社会意义。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目的在于把握诗歌运用语言的艺术,领会其语言的优美、生动、传神、精练、隽  相似文献   

6.
晚唐诗人李商隐,对诗歌的最大贡献在于开拓了“心象融铸物象”的范围。分析这种开拓,有助 于对《锦瑟》诗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入选的现代作品,语言要合乎规范,在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等方面具有典范性。”但是,初中语文一、二册在这些方面却存在着一些疏虞。首先,注解不准确。如: “词是古典诗歌的一种形式,……” (初中一册第一课《浣溪沙》注释①) 词是古典韵文的一种形式,而绝不是“古典诗歌的一种形式”,它是诗和民间歌  相似文献   

8.
张志和《渔歌子》一词,全篇仅二十七字,可谓短矣。可是,此词却是“道尽渔家事”的绝唱。刘熙载称它为“风清千古”。这首词是如何赢得这些美誉的呢?前人之述颇多。本文拟另辟蹊径,从境的角度来略加论述。一诗词之中皆有“境”。“境”又有三:一曰“物境”,二日“情境”,三日“意境”。《渔歌子》二十七字中,有十七字名物:“西塞山”、“白鹭”、“桃花”、“清水”、“鳜鱼”、“箬笠”、“蓑衣”、“风”、“雨”。物象达九种之多。可见物在此词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知识储备】《秋天》是学生进入七年级后接触到的第三首新诗。和前两首相比,这一首,更加注重意象的选择和意境的渲染。1.诗歌大都借助“意象”表达情思,意象”是我们鉴赏诗歌的一把钥匙。“意”即作者的思想感情“,象”即具体的物象。“意象”就是寓“意”之“象”,是寄托着作者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意象”即为作者思想感情与具体物象的融合。这首诗中没有社会性意象,选取的多是静态的自然与生活意象:露珠、幽谷、稻香、冷雾、芦篷、笛声等,又配以动态的伐木、挥镰、撒网等,营造了一个典型的秋的意境。2.诗贵有“意境”之美。意境,是文艺…  相似文献   

10.
诗歌意象分类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是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在我国古典诗歌漫长的历程中,形成了很多传统的意象,它们蕴含的意义基本是固定的。如果我们熟悉这些意象,会给鉴赏诗歌带来很大帮助。一、送别类意象(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1.杨柳。它源于《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以至许多文人用它来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如柳永《雨霖铃》词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  相似文献   

11.
《毛诗序》曾言“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这一诗歌特性决定了日常诗歌教学不能抛开“诗境”空谈“诗情”。本课通过“聚焦物象,置身诗境”的诗歌阅读方法,整体感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展开“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活动,品味组成诗境的场景,以期可以使学生发挥想象,体味诗歌的象外之意和意境之美,获得更为深刻的诗歌体验,促进诗歌鉴赏思维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唐末诗歌偏于内心情思的抒发,诗风纤弱清丽,缠绵婉曲,和唐五代的婉约词风有极其相似之处。清田同之说:“诗词风气正自相循。贞观开元之诗尚淡远;大历元和后,温李杜韦渐入香奁,遂启词端。”(《西圃词说》)在唐末诗歌中,我们可以发现词的影子,清楚地看到由诗向词发展的痕迹。尤其是韩僵的《香奁诗》,无论是内容,还是表现方法,都可以置之“词”的领  相似文献   

13.
张硕 《现代语文》2010,(1):135-136
“物象”和“意境”是诗歌的两大组成部分,也是读者进行赏析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对诗歌“物象”和“意境”的鉴赏需要读者在进行自主阅读和主动探究的基础上,运用自身的文化底蕴和知识积累来对诗歌进行品味欣赏。  相似文献   

14.
中国诗歌从古至今传承着一个优良的美学传统,这就是讲究意象美。所谓意象,就是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物象是客观的,不依人的存在而存在,也不因人的喜恶而发生变化。但物象一旦进入诗人的构思,就带上了诗人美学理想和美学趣味。 从中国诗歌的美学特征看,讲究意象美不仅是古典诗词曲的一大特点,而且是现当代诗人从事新诗创作的一种自觉追求。我们以现行高中教材第三册为例,从意象美角度来审视现当代诗歌名作。 《再别康桥》中,徐志摩把“河畔的金柳”比成“夕阳中的新娘”,还有那“软…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古典诗歌中,由于“可怜”一词用得准确传神,确实使诗歌增色不少。如白居易《卖炭翁》:“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诗中的“可怜”,不但写了卖炭老人孤苦穷困,无衣御寒的悲惨情况,而且揉进了诗人对劳苦人民的同情之心,读后令人潸然泪下。陈陶《陇西行》:“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一边是枯骨抛野,一边是妻子日夜想念,“可怜”一词的感情分量,就格外撼人心肺了。杜甫《燕子来自舟  相似文献   

16.
关于古典诗歌的考查点 ,2 0 0 3年《考试说明》明确地提出了两点要求 :1.能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2 .能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鉴赏诗歌的“形象” ,主要是就诗歌的“意象”而言 ,就是要分析、判断“物象”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社会意义。鉴赏诗歌的“语言” ,主要目的在于把握诗歌运用语言的艺术 ,领会其语言的优美、生动、传神、精练、隽永的特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就是要分析作品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 ,品味这些表达技巧在作品中起什么作用 ,表达了什么内容 ,达到了什么效果。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 ,就是分…  相似文献   

17.
古老而文明的中国,可以说是一个诗、词的国度。从上古诗歌《弹歌》,到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从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到位居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高峰的李白和杜甫的诗作;从中国第一部文人词总集《花间集》,到分属婉约和豪放词风的柳永和苏  相似文献   

18.
《诗经》有不少联绵词,其用韵特点比较复杂.《诗经》中的联绵词与诗歌的韵律密不可分.韵律语境下的《诗经》联绵词押韵情况,可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联绵词与诗歌押韵无关的情况;二是联绵词与诗歌押韵有关的情况;三是联绵词作为韵脚对诗歌韵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以下简称《春行》)是他对杭州、对西湖的“爱”的结晶。很多人在评析此诗时,说“行”或“春行”是它的线索。从手法上看,也可以这么说。但是,我们知道,诗歌是情感的产物,是诗人面对客观物象而唤起  相似文献   

20.
《马氏文通》对助字研究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助词,在古代汉语里很早就出现了,自有文章著作以来,就有助词的用例。《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里面就用到了很多助词,东汉时期问世的《说文解字》,把凡是表示语气的字都解作“词”。例如:《白(育自)部》:“者,别事词也。”《j\部》:“尔,词之必然也。”《八部》:“余,语之舒也。”段玉裁注:“语,《匡谬正俗》引作词。”《兮部》:“乎,语之余也。”《关部》:“矣,语已词也。”《口部》:“哉,言之间也。”按,“言之间”和“语之间”或“词之间”意思相同,也就是表示句与句之间的间歇的词。通过上举各例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