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寅恪学贯中西,通晓三十多种文字,但他不屑于考"证书",连一张文凭都没有。梁启超知道他是匹"千里马",便极力向清华大学校长曹云祥举荐陈寅恪。最终,清华大学破格聘用这名"高中生"为大学教授。按理说,陈寅恪从此应该对梁启超感恩戴德才对,但让人感到意外的是陈寅恪和梁启超两人在相处中,丝毫看不出陈寅  相似文献   

2.
1949年冬,毛泽东第一次去苏联为斯大林庆祝70大寿,斯大林忽然向他问起一个人,说读过这个人的历史著作,毛泽东却不知其人是谁。毛泽东回国后专门查访,方知此人乃是陈寅恪,已南下岭南执教。与和他同时代的梁启超、胡适、鲁迅等大家熟悉的名字相比,陈寅恪是让人陌生的、非主流的;但在学术领域,他却是中国现代最富盛名的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他在36岁时即被清华国学研究院聘为导师。据说当年梁启超为能让清华大学聘请到既无学位又无著述的陈寅恪做导师,曾这样力荐道:我梁启超虽然是著作等身,但是我的著作加到一起,也不如陈先生三百字有价值。陈寅恪的学生如季羡林、冯友兰、周一良  相似文献   

3.
清华大学历史上流传着梁启超向校长曹云祥举荐陈寅恪的佳话,曹问:"陈寅恪是哪国博士?"梁答:"他不是博士,也不是硕士."曹又问:"他有没有著作?"梁答:"也没有."曹说:"既不是博士,又没有著作,这就难了!"  相似文献   

4.
<正>一、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要求作文20世纪20年代,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创办时,梁启超向清华大学校长曹云祥推荐陈寅恪,曹问:"他是哪一国博士?"梁答:"他不是学士,也不是博士。"曹又问:"他有没有著作?"梁答:"也没有著作。"曹说:"既不是博士,也没有著作,这就难了!"梁生气地说:"我梁某也没有博士学位,著作算是等身了,但总共还不如陈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值。"陈寅恪  相似文献   

5.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是一所以理、工科为主,兼有多学科的综合大学。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学校发展初期,以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以及李济为代表的清华学者,  相似文献   

6.
人名联撷趣     
据说,陈寅恪任教清华大学时,有一次考试出了这么一道小题目:为"孙行者"作对联。他自己的答案是胡适之,结果有位学生对"祖冲之",陈寅恪觉得学生比自己对得更好,赞许有加。十多年前,中央电视台曾以"碧野田间牛得草"为上联征对,联中的碧野是散  相似文献   

7.
冷学宝 《高中生》2013,(27):56-57
1925年初,清华大学开始筹建"国学研究院"。受聘的讲师、教授,荟萃了国学各领域的精英。其中,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因为以教授身份各负责一个研究室,被誉为"清华四导师"。王国维因为在金文(金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考释上的突出贡献,受到了其他导师的一致赞誉。梁启超说"一铭等于一篇《尚书》",将其合起来可以与"新发现一部《尚书》"  相似文献   

8.
192 5年清华大学国学研究所成立 ,聘请导师 ,所聘的是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陈寅恪与学生闲谈时 ,送他们一副对联 ,道是 :南海圣人再传弟子 ,大清皇帝同学少年。梁启超是康有为 (康籍贯广东南海 ,人称康南海 )的弟子 ,王国维做过清朝废帝溥仪的老师 ,所以对联说 :你们称得上是康有为弟子的弟子 ,是皇帝的同学。这虽是开玩笑 ,却也见出导师们的地位有多么高。四人中赵最年轻 ,这时才三十三岁。他是江苏阳湖人 ,十八岁以第二名考取留学美国资格 ,几年后获得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他在学术上 ,与王国维、陈寅恪志趣相投 ,都喜欢研…  相似文献   

9.
1932年,清华大学举行新生入学考试,国文一科由陈寅恪教授命题.其中有一题对对联,出句为"孙行者".陈寅恪教授的参考答案是"祖冲之",可谓对仗工整,饶有趣味.有一考生对以"胡适之",亦有异曲同工之妙.但不少考生是新式中学毕业,没学过对联课,只好乱对一通.有人对以"猪八戒"、"牛魔王",有人一气之下对以"王八蛋",结果都得了零蛋.  相似文献   

10.
梁启超从1922年起就常到清华授课。他上课前的开场白:启超没有什么学问,但是也有一点儿。给当时听过他的讲座的清华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1925年2月22日,吴宓持当时清华大学校长曹云祥聘书赴天津将聘书送达梁启超处。梁启超欣然同意就任清华国学院导师。清华终于聘到梁启超这一学术文化、政治界的著名人物。梁启超成为清华四大导师中的第一位导师。其他三位导师分别是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梁启超  相似文献   

11.
“万卷唯凭胸了了”这句诗 ,是我国著名词学专家夏承焘先生由衷钦佩史学大师陈寅恪的肺腑之言 ,其意是说陈寅恪先生“读书破万卷” ,且能融会贯通 ,了然于心。紧接着还有一句“九州共惜视茫茫” ,说的是陈寅恪五十五岁时双目失明 ,令人感到万分惋惜。陈寅恪这个名字 ,现在的青年人恐怕都比较陌生了 ,但在2 0世纪 70年代以前 ,陈寅恪的名字却如雷贯耳 ,其人其文 ,都使人油然而生敬意。想当年 ,陈寅恪是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的四大导师之一 ,其他三位是 :梁启超、王国维、赵元任。四位导师都是学贯中西的国学大师 ,都是莘莘学子心中的偶像。我国…  相似文献   

12.
我的老师     
西南联大常委、清华大学梅贻琦校长有一句名言,大意是说:大学不是有大楼而是有大师的学府。谈到大师,清华国学研究院有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四位。梁启超在1929年已经去世。我读过他1922年5月21日在清华文学社讲的《情圣杜甫》。演讲中说:杜甫写...  相似文献   

13.
陈寅恪从来不乏幽默.研究院导师梁启超、王国维曾是帝师,他便送学生们一副对联:"南海圣人再传弟子,大清皇帝同学少年."罗家伦出任清华校长时,送陈寅恪一本他编的<科学与玄学>,陈寅恪回赠一副对联:"不通家法科学玄学,语无伦次中文西文."横批是"儒将风流".  相似文献   

14.
陈寅恪讲课     
燕子 《学习之友》2006,(4):18-18
清华大学前身清华国学研究院有四大导师,即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这四位都是学贯中西的大学者。他们对清华校风学风的形成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为学与做人     
梁启超 《教师博览》2013,(12):48-50
本文系梁启超1922年12月在清华大学演讲的演讲词。为便于当代读者阅读,本刊对个别文字和标点作了修改,如将状语后的结构助词"的"改为"地",将指代物的"他"该为"它",将疑问代词"那"改为"哪"等。  相似文献   

16.
大师之大     
朱晖 《教师博览》2009,(11):17-17
最早发现并引荐陈寅恪这匹“千里马”的,是梁启超。上世纪20年代,清华国学院刚刚成立,梁启超向校长曹云祥力荐陈寅恪。曹问:“陈寅恪是哪国博士?”梁答:“他不是学士,也不是博士。”曹又问:“他有没有著作?”梁答:“也没有。”曹拒绝:“既不是博士,又没有著作,这就难了!”梁大怒:“我梁某算是著作等身了,但总共还不如陈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值!”曹一听,十分震惊,这才同意聘请陈寅恪。  相似文献   

17.
王竞,字啸苏,以字行,湖南长沙人。年五十始游京师,1925年考入清华大学研究院国学门首届研究生,师从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文章为王国维、梁启超答王啸苏论学书两通,由收藏者加以整理,并对其经过、价值与意义略加考评。  相似文献   

18.
<正>陈寅恪先生将书分为三类:最低限度的读物、进一步学习的读物、深入研究的读物。三类书中他尤其强调第一类。陈寅恪认为第一类是必读书,从中可以得到最低限度的知识。譬如,他认为,无论一个人的爱憎好恶如何,《诗经》《尚书》乃人人必读之书。因为它们是我们先民智慧的结晶。陈寅恪读书,注重原典和最基础的书,这可以说是他读书的一个诀窍。为什么要读"老书"?因为"老书"有"原创性"和"基础性",而且"老书"往往是一门学科的入门书。读"老书",  相似文献   

19.
结合梁启超向时任清华大学校长的曹云祥举荐陈寅恪的案例,对学校管理者如何科学评价教师教科研中“教”与“研”的关系,如何正确评价优秀教师的教科研内涵,如何倡导教师教科研实践价值的追求等问题进行追问。  相似文献   

20.
<正>国学大师陈寅恪,博览群书,被誉为是"盖世奇才"、"教授的教授"、"全中国最博学之人",素有"活字典"、"活辞书"之誉。早在柏林大学读书期间,陈寅恪就被人们称为是"读书的种子"。陈寅恪在日本留学时,与鲁迅是同学,二人曾有交往。但从陈留下的诗文中,几乎看不到他与鲁迅的交往经历,倒是鲁迅的日记中对此有记载。陈说,因为鲁迅的名气越来越大,最后以"民族魂"的大旗覆棺盖椁,继而成为"先知先觉"和"全知全觉"的圣人,他怕言及此事,会被国人误认为自己是鲁迅所说的无聊之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