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科生态是影响学科成长的重要因素。我国比较教育学在多年的不断探索与完善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依然面临着学科生态困境的阻隔。比较教育学的生态困境主要表现在其学术公信力缺少认同、研究方法缺乏创新和人才培养缺乏特色等方面。化解比较教育学科所面临的困境,一是要在比较教育学研究中立学科潮头,发教育先声;二是要勤于思考,寻比较教育之道;三是要具备学科自信和理论自信,做到居高声自远;四是要彰显学科魅力,培育特色人才。  相似文献   

2.
比较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困境与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的比较教育学科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也面临着一些困境:一是在学科建设中,我们往往采用“比附”而不是“比较”的方法;二是我们缺乏真正的“他者”眼光,或是以自己的误读研判“他者”,或是贬低“他者”,或是贬抑自己的立场与思想;三是在研究中我们往往缺少比较教育学的学科意识。为了摆脱这些困境,比较教育学必须立足现象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的立场.重新思考与定位学科建设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3.
自20世纪初,比较教育学便在我国进入萌芽期,并先后经历了创立、初步发展、停滞、复苏、重建与成型等诸多阶段([1])。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变革,比较教育学的讨论已经由初期的学科问题演变为具体问题的探讨,预示着比较教育学学科建设将面临诸多困境,包括身份危机、生态缺失及方法失当等。因此,为突破比较教育学面临的发展困境,提升其实践定位,更好地探索未来发展方向,本文从学科定位、学科功能等方面提出了未来比较教育学学科建设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意大利比较教育学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之前以“教育旅行”起家的比较教育、20世纪60-90年代多措并举下的比较教育学黄金期以及21世纪以来重回国际舞台、复兴比较教育学时期。在此过程中,涌现了一批较有代表性的人物,依其特点可分为比较教育学的奠基者、国际化推广者以及传统的反思与捍卫者。意大利在比较教育学学科基础建设方面较为完善,主要包括学会、期刊、出版机构以及高校四个部分。意大利比较教育学体现出延续“教育旅行”的传统、重视翻译国外比较教育学著作以及积极加强同欧洲比较教育学会的联系与合作三个特点。未来意大利比较教育学需在高校重视度、期刊建设以及语言交流三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建设。  相似文献   

5.
比较教育学的学科同一性危机及其超越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探讨了比较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何以可能这样一个理论问题,作者认为:比较教育历来就是一个异质的领域,并一直存在着学科同一性危机;造成这种危机的原因主要是它缺乏独特的概念体系和理论基础,且存在着严重的比较教育学者的“文化自我迷失”;走出困境的根本出路就是确立比较教育学的文化视野。  相似文献   

6.
学科知识谱系化、促进分支学科发展是比较教育学在相对意义上获得“同质性”,从而走出“身份危机”的重要思路.在我国比较教育学分支学科已经获得发展的背景下,建设一门比较课程与教学论分支学科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探讨比较教育学科发展所遭遇的“身份危机”的基础上,梳理了比较教育视野下中外学者对课程与教学论的比较研究概况,最后对比较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学科定位、学科性质和学科功能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库恩的范式理论对自然科学的性质及发展的解释,深刻地影响了比较教育学的研究和发展。以库恩的范式理论审视比较教育学的学科发展正是其研究范式的发展史。但范式理论不能很好地解释比较教育学学科发展的特殊规律。这是库恩范式理论在比较教育学科中遭遇的困境。  相似文献   

8.
德国比较教育学的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二战”后到20世纪80年代末,其研究主题以东西方国家教育比较及第三世界国家教育研究为主;第二阶段为20世纪90年代至今,其研究主题主要为跨文化教育和国际教育。德国比较教育学学科制度化程度较低,有十余所高校设有比较教育学讲席,其中汉堡大学是比较教育研究的重镇;德国共有3种重要的比较教育学期刊,“国际与跨文化比较教育分会”是学科交流的最重要平台。德国有较多国际知名的比较教育学者。整体来看,德国比较教育学目前处于“失意”和“复兴”之间。  相似文献   

9.
1978年至今,国内比较教育学为教育学界以及其它各学科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然而随着学科的发展壮大,外界的质疑加上比较教育学者本身自觉的探究,国内的比较教育学呈现出了“学科危机”。从概念的梳理反思出国内比较教育学学科危机的原因,并从明晰研究领域、完善理论基础、宏观与微观相协调这三方面为国内比较教育学的发展找到出路。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比较教育学的困境是其"现实存在方式的困境"而不是"学科本身存在价值的危机",其核心表现在于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乏力以及自身理论体系建设的滞后,但并不意味着社会已经丧失了对比较教育的需求。我国比较教育研究要走出困境,实现自我超越,必须树立应有的"身份自信",牢记自身的时代使命,不断提高服务国家教育战略需求的能力并致力于自身理论体系的建设与完善,这是比较教育学科安身立命的基点与焕发蓬勃生机的内在源泉。  相似文献   

11.
王勇 《外国教育研究》2005,32(10):7-10,62
比较教育学是想象的产物。受本质主义和现代性思维模式的诱导,比较教育学一直在方法论上纠缠不休,忽视了其想象和人为建构的学科性质。其中,民族认同、文化认同的历史生成过程和文化教育间存在着的权力逻辑则促成了比较教育学想象的可能。它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比较教育学不仅仅是一个学科知识体系,更重要的是一套拥有权力关系的话语系统。这种学科的“他者”想象和自我想象让我们认清比较教育学长期以来的虚假形象的同时,也为其学科觉醒和自我意识的形成找到一条新的突围之路。  相似文献   

12.
比较教育学与比较文学握握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教育学与比较文学在近两百年成长中,有着惊人相似的学科发展历程、学术品格特质和现实问题困境.这说明它们存在着共同的命运、共同的需要、共同的利益,应走到一起同舟共济.所以本文建议两门学科结成合作伙伴,引入"比较学科"和"比较科学"研究平台,成立比较科学研究中心,推动跨学科的联合与合作.  相似文献   

13.
比较研究进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学术版图后,在找寻自我、发现自我、建构自我和发展自我的历程中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张力和实践活力,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重要研究领域。经过30多年的发展,学界研究和建构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自觉不断提升,逐渐达成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作为分支学科的共识,并且围绕学科研究对象、问题意识和研究方法进行了有意义的探讨。面向新时代新征程“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时代任务,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建设要从学科自觉迈向话语自觉,以问题意识和本土意识为指引,在“两个结合”和全人类视角的辩证统一中实现学科价值。  相似文献   

14.
比较教育学作为教育科学系统的一个分支学科,已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时至今日比较教育学对我国许多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第一线教师来说。仍然那么陌生,以致不知它为何物。这在今天我国加大改革开放力度的新形势下显得反差太大。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外部的,也有内部的。外因在于长期以来要么外国封锁我们,要么我们自我封闭。内因则在于比较教育学这门学科的自身建设尚不完善,加之传播、出版渠道有限,致使其影响面和影响力未能达到应有水平。诚然,最近十多年来,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在教育要“四个面向”的指导下,比较教育工作者立了头功,即初步打开了窗  相似文献   

15.
在全球化成为主导语境的今天。本土很容易被忽视和掩盖。中国的教育理论在西方话语中也丧失了本土性。表现出“本土失语”。在此情况下,主张比较教育学走本土研究和自主发展的道路是很有必要的。论文首先分析了比较教育学的学科性质,然后从比较教育学本土研究和自主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两方面展开对比较教育学“本土失语”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对比较教育学研究方法展开讨论有利于比较教育学学科研究方法理论的建设,促使比较教育学学科方法论走向成熟。文章从比较教育学的史前期、奠基期、形成期、发展及繁荣期的研究方法的应用与演进进行探讨,从而得到启示为比较教育学的学科研究方法理论的建设略出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7.
祝刚  王语婷 《比较教育研究》2022,44(5):13-24,55
后殖民主义转向是国际上比较教育学最近几十年重要的研究与发展趋势。作为批判文化学的三大重要理论基础,新东方主义、“亚洲作为方法”与南方理论为比较教育学的后殖民主义转向提供了重要理论资源。它们从知识社会学的视野批判了目前“西方作为方法”的全球学术等级结构,促进了国际知识生产的“去西方化”和民主化。比较教育学的后殖民主义转向可丰富比较教育学多元的“参考体系”,打破全球化背景下“东方—西方”与“南方—北方”之间的知识等级秩序;讲好中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故事,向世界传播中国教育改革经验;丰富比较教育学的理论研究视角,促进学科研究范式的更新;加快构建以“亚洲作为方法”和以“中国作为方法”的比较教育学知识生产体系。  相似文献   

18.
比较教育学在这个越来越全球化的世界里遭遇了新的挑战,因此,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比较教育学的概念建构对于比较教育学的学科发展具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比较教育学的概念建构涉及比较教育学的本体论、方法论和目的论等关键性问题,对这些关键性问题的阐释,有助于界定比较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具体的知识领域,有助于明确比较教育学的方法论原则及其具体的研究视角,有助于揭示比较教育学的发展方向及其具体的研究目的。因此,比较教育学的概念建构对于比较教育学的学术规范、话语体系、研究范式和知识内容具有非常重要的导向性作用。  相似文献   

19.
比较教育学是教育学科的一个分支学科,其理论价值和实践贡献决定了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存在的必要性。不可否认的是比较教育学仍然很不成熟,表现之一是作为学科基础的概念尚未厘清。借助分析哲学的方法,澄清比较教育学科中的核心概念,如准确界定“比较教育”的内涵和外延、确定研究范围和对象等,使比较教育学者在同一个框架、范畴内进行学术交流、对话,且有利于研究者对比较教育学科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达成一致理解和共识,旨在推动学科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20.
对1979~2010年比较教育学教材的梳理、分析看出,比较教育学经历了起步、发展、深入三个阶段,其学科属性逐渐明晰,即由"比较方法"的工具性转为"比较视域"的本体性,研究目的由借鉴转变为借鉴、理解双目的共存,研究对象则从发达国家转为多中心文化圈等。并据此提出建议:应加大学科内与学科外的联系;应注意方法理论与研究实践的结合;应增强"本土关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