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2.
翻开《女神》,扑入眼帘的都是些模空出世、奇伟瑰丽的艺术形象:这里有炼石补天,再造新阳的女神,有行吟泽畔,悲天撼地的屈原,有积木自焚,涅磐更生的凤凰,有吞吃日月,剥食自我的无拘,有万象森罗,翻波涌浪的大海,有仁慈宽厚、胸怀博大的地母,还有金字塔、巴拿马、华盛顿、马克思、惠特曼、达尔文……以及那个异常活跃、无处不在的“我”的形象,真是人物荟萃,群星灿烂,为《女神》凭添了多少豪情与浪漫!但有趣的是,出现于《女神》中的这些艺术形象,尽管千姿百态、丰富多彩,但却有一点是共同的,这就是他(它)们都与太阳有着…  相似文献   

3.
4.
孕体雕像与女神崇拜王晓丽在欧亚许多地区出土了极度夸张孕育特征的原始社会早期的雕像。如,著名的意大利格里玛狄(Grimadi)雕像,沙威格诺(Savignano)雕像;法国洛赛尔(Laussel)洞穴发现《持角杯的女像》;奥地利维林多夫(Willend...  相似文献   

5.
郭沫若的《女神》中有许多关于太阳和月亮的意象,太阳意象体现了一种“壮美”,接近西方诗歌风格,是诗人对中国传统诗歌美学的突破;月亮意象则体现出诗人对于传统诗歌“静关”的继承性。《女神》之中“太阳”与“月亮”同辉,“壮美”与“静美”同在,这跟郭沫若重视“诗意诗情诗性”,不斤斤计较诗歌形式的诗学观念有关。  相似文献   

6.
蒲松龄的作品《聊斋志异》中作者刻画了众多的女性形象。作者一方面站在男权的立场上,持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来书写女性。另一方面,作品中又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作者对女性的崇拜与敬畏之情。这使作品在对待女性的问题上形成悖论,反映出作者的矛盾心态。究根结底,是儒家封建思想的显在影响与远古女性崇拜的集体无意识相互结合、相互冲击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在菩提树、法轮、佛塔三种圣物中,菩提树是最常见的艺术品刻画形象。以菩提树为中心,依托宽展的枝叶,心形叶子形成的树篷,遮蔽背阴的人们,似乎形成一方宗教圣地。因此,佛教又常常把菩提树象征为佛祖释迦牟尼。另外,由于菩提树的基部象征丰产,早期印度人还将生殖崇拜作为信仰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泰山女神崇拜之沿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9.
神话是人类社会童年时期的产物,它是古代先民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和反映.所以,神话虽是先民“用想象和借助想象”创造的,但和现实却有密切的关系.泰山神文化是泰山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弄清泰山女神崇拜沿革,对于全面认识泰山文化之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太阳崇拜(solar worshiP)是远古文明的共性特征,潜在地影响了人类哲学、宗教、民俗等观念的形成和演变.作为时代的“活化石”,语言客观地反映了太阳崇拜对人类文化的影响并外化为语言现象,从更深层次决定着人类的言语行为.本文主要探讨三个问题:由太阳崇拜而产生的大量词族系统及其基本特征;该类词族系统的发展规律.此种词族系统产生的文化心理结构.希望能对汉语词族研究,特别是词的理据的研究起到一些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1.
萨满教中的鸟麦女神在新疆众多民族早期信仰中占有重要地位,文章试从这种女神崇拜的现象阐释其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2.
郭沫若的第一部新诗集《女神》,以其狂飙突进的民主革命精神、雄浑粗犷的诗歌风格和自由奔放的诗歌形体,开中国一代诗歌之风气。《女神》是在“五四”思想解放运动的催促下应运而生的,同时它也由于受到了美国现代诗人瓦尔特·惠特曼及其诗集《草叶集》的影响。郭沫若后来回顾说:“当我接近惠特曼的《草叶集》的时候,正是‘五四’运动发动的那一年,个人的郁积,民族的郁积,在这时找出了喷火口,也找出了喷火的方式,我在那时  相似文献   

13.
14.
论《女神》     
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早就肯定了“五四”运动以来无产阶级领导下的文化新军的成绩:“二十年来,这个文化新军的锋芒所向,从思想到形式(文字等),无不起了极大的革命。其声势之浩大,威力之猛烈,简直是所向无敌的。其动员之广大,超过中国任何历史时代。”毛主席还特别强调了这支新军在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成就:  相似文献   

15.
50年代末发现大汶口文化以来,“大汶口”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引起专家学者注意.大汶口文化分早中晚三期,社会已由母系氏族社会完成向父系社会的过渡,并“发展到青铜时代的早期,跨入文明的门槛”.在此变化莫测的时期,人们对女神崇拜的宗教意识,由萌芽转至成熟,最终产生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海岱地区,曾发现过中国史前时代女神崇拜的遗存.在前人所编写的泰山志书中,曾多处见到泰山地区有圈石的记载.有的说在岱顶的后石坞磨山附近有“五女圈石”,“相传夜有呼号相力之声,话朝见石垒成圈,疑是五仙女为之”.这当然是荒诞无稽之谈,不过泰山有石圈分布,应该说是可靠的.有记载称在岱阴西部有“羊拦坡石”.《述记》说:“在笔架山北,<岱史>谓‘仙人牧地’,巨石环列,秀丽异他处”.很明显,这种石圈是远古时的一处文化遗存.无独有偶,东北西辽河流域,考古发掘中也曾有过类似的发现.  相似文献   

16.
三星堆遗址的两个器物坑中出土的器物数量众多、形制各异,但其几乎所有的艺术造型都与太阳崇拜有着或多或少、或明或暗的联系.以类归之,主要有四种:根据太阳的自然形态,直接以圆形符号象征太阳;根据自然的关系,以树和花果折射太阳;脱离太阳的自然形态,用"鸟"象征太阳;摆脱自然形态的痕迹,以与人相关的部位和器官来象征太阳.这说明太阳崇拜是三星堆文化丰富复杂崇拜的总根源.古蜀人对太阳的崇拜源自他们的心理需求、现实需要以及自身需要的满足,于自然的尺度之中包含了人的尺度.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的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思想下,妈祖作为一个女神,她的崇拜不但有没被遏制反而得到历代朝廷的褒封,一度超越其他众神成为我国至高无上的海神,是具有多方面的原因。本文主要从古代福建社会的特性、古代福建人的母亲崇拜心理、闽人崇拜女巫的潜意识三大点来阐述。  相似文献   

18.
19.
本文从郭沫若《女神》中的太阳意象研究入手,从古典考据、人文环境、自然山水、家庭影响等各个方面,深刻揭示了郭沫若“恋楚情结”的遗传密码,即对楚文化与生俱来、融之血脉的感情取向,开拓了郭沫若研究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20.
在百年新诗史上,郭沫若《女神》的浪漫主义特征是很突出的,不过客观地说,《女神》并没有完全反映西方浪漫主义的艺术精髓,它在人文理想、题材选择、情感底蕴等方面都体现着对西方浪漫主义艺术主张的误解与曲解.《女神》艺术表达上的不尽成功,提醒我们,要想在新诗中真正实现浪漫主义中国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